我爱清华图书馆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一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SHAOKUN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许多学校上过学,最爱的是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里,最爱清华图书馆。
  1932年春季,我借读清华大学。我的中学旧友蒋恩钿不无卖弄地对我说:“我带你去看看我们的图书馆!墙是大理石的!地是软木的!楼上书库的地是厚玻璃!透亮!望得见楼下的光!”她带我出了古月堂,曲曲弯弯走到图书馆。她说:“看见了吗?这是意大利的大理石。”我点头赞赏。她拉开沉重的铜门,我跟她走入图书馆。地,是木头铺的,没有漆,因为是软木吧?我真想摸摸软木有多软,可是怕人笑话;捺下心伺得机会,乘人不见,蹲下去摸摸地板,轻轻用指甲掐掐,原来是掐不动的木头,不是做瓶塞的软木。
  据说,用软木铺地,人来人往,没有脚步声。我跟她上楼,楼梯是什么样儿,我全忘了,只记得我上楼只敢轻轻走,因为走在玻璃上。后来一想,一排排的书架子该多沉呀,我光着脚走也无妨。我放心跟她转了几个来回。下楼临走,她说:“还带你去看个厕所。”厕所是不登大雅的,可是清华图书馆的女厕所却不同一般。我们走进一间屋子,四壁是大理石,隔出两个小间的矮墙是整块的大理石,洗手池前壁上,横悬一面椭圆形的大镜子,镶着一圈精致而简单的边,忘了什么颜色,什么质料,镜子里可照见全身。室内洁净明亮,无垢无尘无臭,高贵朴质,不显豪华,称得上一个雅字。不过那是将近70年前的事了。
  一年以后,1933年秋季,我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所。清华图书馆扩大了。一年前,我只是个借读生,也能自由出入书库。我做研究生时,规矩不同了,一般学生不准入书库,教师和研究生可以进书库,不过得经过一间有人看守的屋子,我们只许空手进,空手出。
  解放后,我们夫妇(钱钟书和我)重返清华园,图书馆大大改样了。图书不易记忆,因为图书馆不是人,不是事,只是书库和阅览室;到阅览室阅读,只是找个空座,坐下悄悄阅读,只留心别惊动人;即使有伴,也是各自读书。我做研究生时,一人住一间房,读书何必到阅览室去呢?想一想,记起来了。清华的阅览室四壁都是工具书:各国的大字典、辞典、人物志、地方志等等,要什么有什么,可以自由翻阅;如要解决什么问题,查看什么典故,非常方便。这也可见当时的学风好,很名贵的工具书任人翻看,并没人私下带走。
  人问我钱钟书在清华图书馆读书学习的情况。我却是不知道。因为我做借读生时,从未在图书馆看见他。我做研究生时,他不在清华。
  我们同返清华,他就借调到城里去工作,每周末回清华,我经常为他借书还书——大叠的书。说不定偶尔也曾同到图书馆。“三校合并”后,我们曾一同出入新北大 (即旧燕京)图书馆。那个图书馆的编目特好,有双套编目:一套作品编目,一套作者编目。查编目往往会有意外收获。可是我们不准入书库。我曾把读书比作“串门儿”,借书看,只是要求到某某家去“串门儿”,而站在图书馆书库的书架前任意翻阅,就好比家家户户都可任意出入,这是唯有身经者才知道的乐趣。我敢肯定,钱钟书最爱的也是清华图书馆。
其他文献
还有比鲨鱼更恐怖的吗?它们是荧幕上boss级的野兽,生活在深海中,具有可怕的外形、尖利的牙齿,充满敌意,似乎可以吞下一切!  然而,作为《鲨鱼黑帮》里那个唯一吃素、友好又善良的大白鲨,兰尼说:“这是一个误会!”  真的吗?不如我们来会会超酷的鲨鱼们,了解它们的酷生活。  大白鲨是海洋生物链中级别最高的猎食者,能吃下大量的海洋生物,如鱼类、海龟、鲸、海狮和海豹等,偶尔也会捕食人类,但次数极少,这是因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自幼对自然界充滿好奇,被各种动物所吸引。  法布尔出身贫寒,7岁时进入村里一所极其简陋的小学读书。学校只有一位教师,他身兼数职,根本没有多少精力研究教学工作。在这样的学校读书,法布尔感到索然无味,只对一些小动物感兴趣。  随着时间推移,法布尔的年龄不断增长,学习上的收获却微乎其微。虽然乘法口诀表勉强能背下来,但课本上的字母他老是辨认不出,甚至连第一页
“不雅视频”成了贪官落马的序幕。 图 /cfp  “他用12年爬到今天的位置;他用12个月给她买礼物帮她安排工作;他用12天养精蓄锐调养身体;他用12个小时安排好工作抽出时间开好房间静静等她;他用12分钟脱衣洗澡。而这一切,只是为了和她在一起的12秒。”这是网友为雷政富性爱视频编的段子。  雷政富,1958年7月生,原重庆市北碚区区委书记。11月20日16时41分,号称北京民间反腐人的朱瑞峰在某网
进入2013年,社会上关于中国下一步走向及改革前景的争论,似有越来越多之势。是继续前行,还是退后一步,是疾步快走,还是放慢步伐,都未见达成共识。中国,又处在一个微妙而关键的路口。  置于绵延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社会的进与退,发展的快与慢,不应简单以“对”与“错”、“先进”与“落后”来衡量,但对一个国家而言,在一个具体的发展阶段,对进与退的战略判断和快与慢的现实把握,却是至关重要的。  忘记过去意味着
一  “喜欢,是乍见之欢;爱,是久处不厌。”  这是某本畅销书中的两句话。细细品咂,意味深长。  不厌两个字,最动人心。  尘世间,究竟是什么,能让我们与之久处,却在我们眼中历久弥新,而不为我们所厌呢?  唯有我们所爱吧。  二  从能够咀嚼食物开始至今,米饭(北方为面食)是经年不变的口中主食。日日月月,岁岁年年,久吃,却不厌。  怎能轻易厌之呢?它,源源不断地供给着身体所需的能量啊。若可能厌弃,
一群孩子唱起歌,天使的声音飘(piāo)过来。这就去看看世界著名的童声合唱团吧。    维也纳(wéi yě nà)童声合唱团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yōu jiǔ)的合唱团之一,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与维也纳爱乐乐团一同被视为奥地利的两大国宝。莫扎特、海顿、舒伯特等音乐奇才都曾是团员。合唱团由10~14 岁的男孩组成,从幼儿园起,他们就要接受严格的音乐训练(xùn liàn)。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已连续五年
翻篇儿进入11月,广大学子们开始进入焦虑期了:四六级正在有序推进,托福雅思也大军逼近,学校的大小测试可能也蓄势待发,可是哪一样都没复习,心里没底生怕被红灯该怎么破?于是墙角边、网页上小小的代考广告被无限放大,无声地动摇着学子们“自学成才”的决心。  而随着诸多代考企业的“做大做强”,业务从国内考场一路拓展至海外市场,于是各大“考神”枪手开始活跃于国际舞台,力图展现中国学生的英语考试天赋。但是,代考
周末包机的实施,应该讲是在实现两岸直航过程中又向前走了一大步。    7月4日上午8时50分,浦东国际机场,一阵呼啸之后,上海航空公司执飞的FM801航班腾空而起,穿过云层,飞往台湾松山机场。  这是上航航点两岸周末包机第一个飞往台湾的航班,它实现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零的突破。上航周末包机首航机组是2005年两岸春节包机首飞机组,上航副总经理丁兴国担任机长,丁兴国机长是一级飞行员,飞行教员,安全飞行
水仙花栽在水里也能開花
粗心的司机下了车,却将孩子丢在车上,后果很严重,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爱动脑筋的胡皓博发明了双向传感语音提示装置,并在第十五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评比中获得小学组金奖,这是本届比赛湖南省小学组唯一的金奖。  有温度的创新  赛后一个月,记者在枫树山小学的创客室见到了胡皓博和他的作品。令人好奇的是,在双向传感语音提示装置旁边还摆放着一个白色的大“鼠标”,这是什么呢?  胡皓博把“鼠标”立在桌上,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