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治疗的进展与争议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癌是全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仍是胃癌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且多数病人确诊时已发展为局部进展期。传统根治性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治疗模式在改善病人预后方面陷入瓶颈期。近年来,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新辅助治疗模式在局部进展期胃癌中的探索和应用不断取得进展。然而,有关新辅助治疗的获益人群、方案选择及疗效评估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笔者回溯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治疗的进展与争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解压双膝垫在危重患者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4月浙江省台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15)与试验组(n=320)。在常规卧位的基础上,对照组将R型垫放置在背后的肩膀到骨盆上方,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患者下肢稍微弯曲并放置在自行设计的解压双膝垫上。评价两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骶尾部及足跟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疗法对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IgE表达水平及表皮通透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组和子午流注择时针刺组,每组30例。两组选穴均按照子午流注纳甲法选择申时相应穴位进行开穴,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组进行皮肤针叩刺疗法,子午流注择时针刺组则进行常规针刺疗法。两组每天治疗1次,1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3个疗程治疗后的血清IgE水平的变化及皮肤表皮角质层含水量、经皮水分流失、表皮皮脂含量、皮肤弹性(R2值)。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内炎症反应和牙槽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山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牙周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术等常规治疗)和NGF组(40例,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术等常规治疗的同时,每天在牙龈周围涂抹鼠NGF),另选取牙周组织正常的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3+ T细胞、CD4+
由于胰腺解剖位置特殊、分泌功能复杂、病理学类型多样,胰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纷繁复杂。胰腺常见肿瘤主要包括胰腺导管腺癌、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胰腺浆液性囊性肿瘤和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不典型影像学表现是导致误诊的重要原因,笔者结合相关临床经验,对以上6种胰腺常见肿瘤的不典型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影像学和临床医师对胰腺肿瘤的全面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