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强收购TVB的可能性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enshe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世界主要华语电视台TVB的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百岁的邵逸夫控制着TVB母公司邵氏兄弟3/4的股份。而不久前传出TVB最大股东邵氏兄弟计划出售TVB股权的消息甚嚣尘上
  
  
  到截稿为止,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通过收购邵氏控股TVB股份的事仍无正式公布,而邵氏兄弟与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于5月28日午间先后发布澄清公告,称邵氏目前并无任何对可能收购其所持有的TVB股份表示兴趣而达成任何协议,并称传媒发布有关“出售本公司26%权益”之若干报道仅属揣测,并不真确。在港上市的电视广播(即TVB)、邵氏兄弟和碧桂园本身其股价也无出现大波动。
  前两者更无因为涉及股权变动而需停牌——按一般常识,杨氏要购买邵氏兄弟股份还未进入实质阶段。而邵氏当局后来也表示,邵氏股份洽商尚未有任何进展。与此同时,碧桂园也表示,碧桂园并无意收购邵氏股份,但对董事或其他高层人士的行为则不予置评;而与杨国强既是顺德同乡并私交甚笃的香港三大地产商之一的恒基兆业董事局主席李兆基坦承,为助杨国强收购邵氏,私人借了30亿港元给对方——这些都留给人们不小的想象空间。
  过百公顷土地的原邵氏片场,面海在缓缓起伏的山丘上,清水湾道就在大门前经过。TVB早就从这里搬到将军澳(新界一处地名,位于香港的东北面)去了,现在这里就剩下多个旧影棚和一些附设性建筑,而邵逸夫个人用作小休或接待客人的别墅仍矗立在邵氏片场最高处——这别墅很大,设一私人影院,可坐数十人。在地狭人稠的香港,这样一大块地皮的确相当诱人。
  就算是李嘉诚、李兆基或最近兄弟内讧而传出不利消息的新鸿基郭氏家族这三大地产商,又或是其他地产商,要是他们要动邵逸夫这块地的脑筋,不是不可以,问题是邵逸夫可能谁也不想得罪。
  卖给一个与香港并无甚深渊源的人,则完全无任何人情上的问题。然而,邵逸夫要人家付给他超过100亿港元的代价,也意味着由他间接控股的TVB也需交给此人,这就有些费脑筋了。最主要的是,邵翁已是百岁高龄,不可能但任TVB掌门人太久了,而其后辈又不想接棒,那么,他就得在有生之年将它交出去。所得的100亿便可以做更多他想做的善事。
  但,卖给谁?这是一个问题。
  邵逸夫要退休的消息一传出,马上就引来不少买家,其中包括一些著名的外国私人基金。但是邵逸夫并不想将他的王国交给外国人,因TVB是中国人的企业,是中国人的传播机构,是许许多多海内外中国人一直都很喜欢的电视台。卖给外国人,不放心。
  这时候,杨国强出现了。
  这可能是个最理想的选择——杨国强,一个白手起家的广东地产商。他的碧桂园在TVB可投了不少广告,这10多年来“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的广告在香港家喻户晓(碧桂园有许多香港买家),若要认真算下来,杨国强投给TVB的广告费往少里说也过亿了。换言之,这杨姓商人是一个有实力的商人。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杨是广东顺德人,80年代起广东地区就被默许收看TVB和同是香港的亚视ATV,直到2004年正式落地。TVB本身是以粤语广播为主的电子传媒,岭南文化与香港文化零距离;而TVB更希望能够借一个有实力的内地粤籍商人操起这个大盘。文化——甚至会是考虑因素中最重要的。
  据悉也有上海某著名财团极希望能接手TVB,但是,追寻邵氏当年为什么要退出电影圈的原因,或许能了解邵逸夫对接棒者的文化要求。邵氏以拍国语影片为主、身在香港却心不在香港,它无法融入这个以讲粤语为主的社会。当新一代香港人出现,而电影界里的新人在电影中寻求文化身份时,邵氏就与之显得格格不入了。当1986年最后一部国语影片在香港出现后,邵氏也就引身而退,由此在香港电影的“黄金十年”,它错过了捧红周润发、成龙、洪金宝、张曼玉、钟楚红、王祖贤、梁家辉、刘德华、梁朝伟、张国荣的机会。反而,TVB让后来变得伟大的肥肥沈殿霞红得发紫,就是因为她说的那口带上海口音的广东话——是广东话。语言,也许是文化上最大也最微妙的窍门。
  在广东被允许正式落地的还有其他境外电视台,连同TVB在内,收视排名是TVB、ATV、华娱卫视、星空卫视、凤凰卫视、MTV和澳门的澳亚卫视。排名前两位的均为粤语广播,其余则为国语广播。换言之,粤语广播的收视占了压倒性优势。尤其TVB的收视率一直最高。连同广东、广州本地电视台在内,除了广东电视珠江频道(粤语频道)的情景喜剧《外来媳妇本地郎》表现较佳外,其余经常性收视排名在前10名的多为TVB节目。
  有人分析说,以100亿港元求一个只在粤语人口的市场有作为的电子传媒,是否值得?但是,需要提醒的是,TVB仍是全球最大的中文商业电子传媒。遍布海内外粤语人群是TVB的重要收视人群,其分布广度和经济实力都不同一般。
  有消息指,TVB正与南方广电传媒集团洽谈合组合资公司,谋求在粤语地区能拥有更丰富节目,占有更大市场。如是,杨国强显然又是一个很恰当的人。
  内地曾有“可怕的顺德人”之说。驰名全国的美的、科龙、格兰士、容声等家电均出自顺德民营企业家,著名食肆顺峰山庄虽然店数不多,营业额却成内地排名列十大食店;香港恒基兆业主席李兆基、新世界集团/周大福主席郑裕彤、全球闻名的李小龙……均为顺德人。而这次顺德人是否带来了新的爆发点还拭目以待。
  70年代初,曾传过这样的逸闻:在九龙清水湾邵氏片场邵氏兄弟公司办公大楼门前的一大块草坪上,出现了一个暗红色大理石石碑,像是墓园中会见到的安放了逝者头像雕塑那样的墓碑座基那样,只是这个座基上并无头像。传闻说,那是为邵逸夫准备的。那一年,邵逸夫突患重病,并传出病危消息,于是,邵氏家人和邵氏高层马上就建好这个石碑,准备一旦噩耗传来,就安放邵逸夫的头像雕像,将其遗体安葬在此。当然,坏消息并没有传出,反而,出生于1908年的邵逸夫还精神奕奕地活到今天。
  只是,这块偌大的邵氏片场是否会如近日的传闻那样,邵氏兄弟股份被广东地产大亨杨国强买下,其目的就是为了这大块地皮?如果这是真的,那个为邵逸夫准备的石碑又是否还能安在?
其他文献
金大中和卢武铉都完成了历史使命。韩国政治现在选择的是更加现实的方式    韩国时间8月18日下午1点42分,韩国前总统金大中在首尔Severance医院病逝,享年85岁。  “没有感到太突然,因为他患病的时间很长。而且,一个多月前就住院了,病情不断恶化,媒体都做了报道。”在韩国驻华使馆新闻处工作的李承敏(化名)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使馆明天准备设灵堂,安排吊唁。”   今年对韩国而言似乎是不幸的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曾是一个时代的主张,今天,企业社会责任的浪潮中,中国式商业伦理又显示出独特的价值。2009年,在应对全球挑战的责任追求下,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开始了一次完美的握手    中国式责任渐成气候    刘北宪:金融危机刚刚过去一周年,气候变化的挑战又摆在人类面前。  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这种全球共识经历理念启蒙、行动探索、社会共识等阶段,现在,一种东方化的“中国式责任”理念正在激荡成
每一次社会的良性变化,包括利他的、利公的道德行为的增多,都以刚健质朴之气的恢复为前提。比如,中国历史上每一次良性变化,都始于士人群体——当然最初肯定是其中少数人——的道德自觉    为救两名落水少年,武汉长江大学十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三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随后,各种消息也证明,冬泳者与渔夫也曾经积极救助学生。  他们是这个时代罕见的道德英雄。这些普
林毅夫出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的17个月后,中行副行长朱民有望担任IMF副总裁。如果说林毅夫代表了“中国民间”,朱民则代表了“中国官方”      中国银行(以下简称中行)常务副行长朱民赴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为IMF)高层的传闻,终于在10月19日晚间获得官方的初步证实。  当天晚间,中行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告称,“于2009年10月16日收到现任副行长朱民先生的辞呈。朱先生因
今年的中日关系有两大隐患:在靖国神社问题上,安倍存在铤而走险的可能;“日本因素”首次公开介入台海,表现出中日间潜在的战略冲突    时间进入2007年,中日关系在继续升温的同时,已经出现一系列可能导致变数的端倪。  日前,温家宝总理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菲律宾会晤,双方确认温家宝将于4月访日。去年10月安倍访华后,中日关系持续升温:除了最高领导人多次见面,军方对话也已展开,国防部长曹刚川定于今年访日
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  阿里的帕金森病的特征是脸部肌肉僵硬,此后被诸多崇拜者追捧为坚毅    1996年7月19日夜,美国亚特兰大中央奥林匹克体育馆。  美国游泳名将Janet Evans跑上3层楼高的主火炬台点火处,将火种传递给最后一位火炬手,穆罕默德·阿里。  拳王阿里将燃烧的火炬缓缓举起,向台下观众示意。10余年帕金森症的困扰,让他的手、身体不停地剧烈抖动。阿里的帕金森病的特征是脸
在《收获》2007年第四期,其50周年的纪念特刊上,生于70年代的安妮宝贝追忆着她的故乡。《世纪之约》是特别为她量身定做的栏目,在此之前,她的作品《莲花》曾因为在《收获》上发表而遭遇冷眼,人们花了很长的时间才适应《收获》发表这样的文字  50岁的《收获》摊在手中,沉了几分,封面是雍容的中国红,镶嵌着烫金的“50”字样,昨日和今日在厚实的页码中缓缓流过。  一直以来,《收获》统领的几乎是中国文坛的“
1987年,徐小平留学到美国,在美国的天空上,他声称见到了“唐朝的月亮”。10年后,有出国热忱的中国人都知道,要出国找徐小平。2009年,徐的儿子徐超到美国念大学,他已经不需要来自父亲的留学教育了    当徐小平1996年年初从加拿大回国踏上新东方创业路途的时候,也许他没有想到他会在轰轰烈烈的“留学潮”中影响数以十万计的人。10多年过去了,他回首与无数留学生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怒的跌宕日子,感慨道,“
企业家和组织部的美好愿景,教育培训机构的培训方式,能否达成预想?他们所提供的教育方式,是否就是行之有效的精英教育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家们并不相信这一点。他们期待他们的孩子成为继往开来的接班人,寄望的是企业决策试炼、政府培训和社会教育。  以此,阅历尚浅的“富二代”,在名牌学校毕业之后,同龄人刚刚涉世起步之时,就迅速进入家族企业决策层,或获资创业。江苏省委组
商务部助推“中国制造”在全球投放形象广告,其背后的中国政府思维之变值得关注    一名晨练者俯身系鞋带,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  一个人正在吃早餐,身边的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融合法国风尚”;  两名时尚少女行走街头,身上的MP3上写着:“中国制造,配合硅谷的软件”;  法国顶级模特的时装上印着“中国制造,法国名师设计”;  一名商务人士向飞机窗外望去,机身上写着“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