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带岭林区红松阔叶林景观多样性与稳定性研究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hin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带岭林业局东方红林场为研究对象,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现行森林经营措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林场景观分类、景观变化动态分析的结果和成因,并应用马尔可夫转移模型进行景观模拟预测.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东方红林场一级分类和二级分类的景观多样性指数较低,有林地面积占整个研究区域的91%以上,构成了景观的基质;1985~1993年间,有林地优势地位加强,优势度从0.611增加到0.692,顶极群落优势度增加70%;在以择伐为主伐更新措施条件下,红松阔叶林在2041~2049年
其他文献
从3226份东北春大豆总体中选择283份春大豆种质,用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进行检测,对总体的代表性为80%.利用筛选出61对SSR核心引物对具代表性的东北春大豆样本进行分析,共检测
采用大流域径流测定与小流域对比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利用35年的径流和森林资源变化资料,对小兴安岭林区森林采伐后河川径流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森
柚树(Citrus grandis)幼树生长在砂和磋石的生长介质,每周供给0.05mmol P(正常P,P)和0.1mmol P(高磷,2P)的营养液.植株分别生长在空气CO2分压(约39Pa)和倍增CO2分压(81±5Pa)
在室内28±1℃条件下,应用叶盘法研究了中单2号、农大108、赤单202和巴丹3号4个不同玉米品种对截形叶螨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玉米上,截形叶螨卵期、若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