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皆语文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ys75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105-01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所以,語文教学绝不仅仅是识记一定量的字词,教几篇课文,背几篇诗文,写几篇作文了事,只有真正回归生活的语文才是真正有效的语文。所以,语文教学应走向生活,贴近生活,把语文和现实世界结合起来,用时尚鲜活的生活来补充相对滞后呆板的语文教材,才能真正达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理想境界。
  一、有意安排,合理引导,体现生活中存在语文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时时处处有学问,关键看我们能否很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鉴于此我要求学生每天在上语文课课前三分钟时回顾自己的见闻感受,从而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存在语文。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存在语文,如优秀的广告词中,大街小巷上的标语中,与人的交往中……然而这些在课本之外的语文资源如果老师不加以合理引导的话,学生很容易就会视而不见。相反如果老师适当的点拨一下,学生就会有意识的去发现,就能在无形之中学到语文知识。总之生活的广阔天地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学习的资源,可以说生活处处皆语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让我们的语文学习植根于生活这块深厚肥沃的土壤里,使其永远生机勃勃,活力无限。
  二、将生活引入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细心观察教材我们会发现:教材中的很多课文直接来自于生活,有的课文内容还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事物,只是他们常常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如能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就能帮助他们迅速把握课文,同时帮助他们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比如在第四册教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时,正值荔枝上市之时,我先布置学生星期天去水果摊调查,了解荔枝的产地,并实地观察荔枝的外形、颜色,并把观察结果形成书面材料。在上课的时候,我特地买了几斤鲜荔枝,还特意准备了几颗干荔枝。鲜荔枝班上每个同学发一颗,先触摸其外壳,仔细观察其颜色、形状,然后再剥开壳,观察果肉的颜色,品尝果肉的味道。还提醒他们,不要忽略壳内的花纹和紧贴壳壁的薄膜。又请几个同学剥开干荔枝,让大家观察、比较、品尝,了解二者的区别。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再引导他们自读课文,由于有了实际生活的体验,学生们很快地理解了课文,抓住了课文的中心,还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设想,不仅增加了知识,更在无形中提升了学习的能力。
  三、营造情境,再现生活,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
  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中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使学生学习起来觉得很抽象,不易把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面临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办了?我认为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引起高度注意,从而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记得有一次听了这样一堂课,课题是一首古诗《观沧海》的欣赏。该诗选《乐府诗集》,作者是曹操,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该诗的篇幅不长,容量也不大,但这节课的课堂内容却很丰富,学生参与积极,兴致很高,气氛非常活跃。原因就在于这位老师善于营造生活化的情境:他一开始不是急于讲解诗的内容,而是让学生看了一些有关沧海的图片,这些图片主要是沧海波澜壮阔,气势澎湃的画面,接着老师又介绍了曹操到沧海时他自己的状况,然后再借助诗歌的伴乐朗诵,将学生一步步引入诗歌的美妙境界,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更可贵的是,他没有停留在诗歌本身,而是在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意境后再次拓展,让学生从自身生活体验去领会曹操那博大的胸襟,并对照反省,看看自己的胸襟如何,该如何达到曹操的那种境界。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欣赏诗歌的能力,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修养。
  四、抓住契机,及时引导,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
  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基础学科,语文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和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认为语文教学除了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外,还应引导学生做一件事:学做一个大写的“人”。“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做个人”,从学生的人格发展来说,“学做人”比“学知识”更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应用课内外的有效资源对学生进行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生活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遇事斤斤计较,经常为了一件小事而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前不久我班上一位男同学因为书被别人弄在地上了,就大动干戈,纠集一帮人在操场里大干了一场。针对这种情况,在一次语文课上,我给学生读了《知音》上一篇这样的文章:一位姓陈的民营企业家,妹妹因车祸不幸身亡,在追究事故责任、为妹妹讨回公道的过程中,发现两位肇事者(也在事故中身故)的家庭十分困难,不但原分不动地归还了其中一位肇事者已付的4万元经济补偿,还以德报怨,出钱资助另一位肇事者的家庭。读完后我组织学生讨论,并联系自己及周围的实际生活谈体会。大部分学生对这位企业家的宽容大度表示敬佩,都认为应该向这位大企业家学习,以前打架的同学自觉地站了起来对自己以往的行为作了反省,在此基础上,我趁热打铁,教育学生要以宽容之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要和班上的同学和睦相处。这种以身边切实的事例来开导学生的方法,让学生很容易接受,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不仅可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而且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平等、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理论,针对服装设计专业传统教学模式在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将项目教学法引入服装设计教学模式当中,以期能够有效促进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  【关键词】服装设计专业;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
期刊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数学教学;游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51-01  我认为: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的众多形式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而在
期刊
【摘要】历史教学需要教师积极思考,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本文重点从因材施教、问题导向、教学反思、知识巩固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实现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有效性提升。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61-01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初中历史的教学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应
期刊
【摘要】文章在梳理当下幼小衔接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家园合作在协助幼小衔接平稳过渡中的必要性及可能性,最后提出了基于家园合作的促进幼小衔接的策略。  【关键词】幼小衔接;家园合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64-02  近年来,幼小衔接问题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期刊
【摘要】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内在动机主要是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只要通过内动力才能激发外在的动因,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怎样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多思、深思,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
期刊
PTFE微孔膜是一类新型膜材料,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出色的防水、透湿等特性,在化工、电子、医学等众多领域都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纯PTFE膜力学强度及亲水性等性能较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因此,PTFE微孔膜的改性引起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兴趣。
   本研究以PTFE乳液树脂为原料,ZrO2微纳米粉体为增强体,采用机械拉伸法制备出ZrO2/PTFE复合微孔膜,系统研究了各工艺条件对于复合微孔膜孔隙率、结晶度和拉伸强度等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对复合微
【摘要】在培智学校语文教学过程中,只使用语言调动学生的听觉进行教学所收到的效果毕竟是有限的。教师想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积极使用体态语,提升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本文在对培智学校语文教学课堂中使用体态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归纳了培智学校语文教学课堂体态语的使用策略,为提升语文教学课堂教学效果提供建议。  【关键词】语文教学;体态语;路径  【中图分类号】G764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中图分类号】G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88-01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得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感到缺乏专业指导,完全靠课程改革学者、专家来指导是不可能也是不实现的。把学校全部教师送出去培训学习、参观考察,在一些小学校财力又是难以承受的。尤其在一些办学规模小的学校,这些学校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少,得不到信息的交流。大
期刊
【摘要】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科知识教学,更应当重视引导学生健全的人格与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我们的学生应该成长为心系国家、胸怀天下,又脚踏实地、勤恳上进,有着正确的价值观念,能够在人生道路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一代有为青年。  【关键词】变化;备考;人格;情怀;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94-01  
期刊
【摘要】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紧扣心弦,但扎实的课堂才是根本。教师必须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直到放手。“三尺讲台”是师生互动交流的主要阵地,学生才是课堂的活力源泉,主人翁。唯有教师的“爱和责任”,才能唤起、激活学生的内在潜能,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  【关键词】课堂;学生;爱  【课题项目】本文中的内容节选于河南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的重点课题《贫困山区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研究发展》。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