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的实践探索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用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自主寻求发展的深刻见解。因此在普通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紧紧围绕“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高中语文,如何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主创新精神”这一教学目标。下面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粗浅体会。
  一、构建新课堂,大胆进行实践
  经过探索,我初步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和组织意识。
  1.弱化课堂交流的外在形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直接发言,只要有想法,可以坐于位置上发言,免去举手、起立环节,形式上显得自由些,那么学生心理上也就放松些,思维上也就活跃些。不轻易否定学生各种想法,即使有些是匪夷所思的,但至少学生也提供了一种思维角度。当然作为课堂的掌舵者,“不否定”也并不意味着无原则地支持,不能陷进似乎不支持就会打击学生思考和发言积极性的漩涡,因为这是作茧自缚的自杀式行为,绝对要遏止。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发言欲望并保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而同时又不能偏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的主航线?我是如此操作的:一方面对于任何一个学生提出任何一个思考的行为本身,我定会第一时间给予肯定、表扬,极力营造相对宽松的思考氛围,鼓励学生大声说出各种“奇思妙想”。但另一方面有时学生的“奇思妙想”并不一定是“妙”,很有可能是“怪”,对于这种情况,我会克制自己,绝不能直接驳斥,以免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但又不能对三观不正的言论坐视不理,所以我就会将问题显得不漏痕迹实则刻意为之地抛向课堂,扔给全班学生,那么一定会有“不同的声音”发出,而一旦课堂上有“不同”就会有激烈的争论,而争论的越为激烈,想法的“是非”也就会明确,三观也会走向正轨。因此,弱化课堂交流形式,虽似零散,实则有条不紊,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扩大了学生思考的宽度,更锻炼了学生自主分析与思辨的能力,明确正确的是非观。
  2.问题讲解要与学生面对面,从学生的思路出发,最后由学生归纳总结,一切顺着学生的思维进行。主要途径有①自改:要求先独立自查,尽量尝试自行订正。学生自己纠正前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如:应得分与实得分;错因分析;以后的目标等),并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做标记,因为这是后面小组内交流的重点。②互改:在小组内重点交流做标记题目,由学生提出问题,由会做的同学进行讲解,展示思路。在这个阶段由学生给学生讲解会有种新鲜感,而讲解的同学更会有种成就感,从而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生达到学会的目的。最后组内都不能解决或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就由组长记录并反馈给老师,由老师再进行思维上的点拨。
  3.教师要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教学总结交流,不仅要帮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更要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使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给予他们重点指导。这是讲评课的发展部分,重在解题方法的强化、规律的总结、认知结构的完善等。内容包括:①学生已经掌握大部分题目的解题方法,但只是就题论题,此时教师应就学生暴露的问题“借题发挥”,进行重点指导;在分析学生解题思路展示的基础上,找出学生在理解语文知识上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法上存在的缺陷等,发挥好教师的支架作用。②针对学生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方法指导。如从何处分析,为什么这样分析,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如何挖掘隐含意思等。还要指导如何快速切题,如何才算完整的叙述规范的表达等。③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树立学生学好高中语文的信心,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和肯定他们最近取得的成绩。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技艺,要做到引课新颖别致,方法指导恰当,点拨启发性强,精心营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氛围。
  二、要保持激情,注意学习的延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知,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所以教师要在教授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自己要明确每节课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然后通过教学环节的有效设计将这些知识点变成学生需要寻找的“猎物”,激起学生的战胜欲,那么课堂气氛必定会活跃,而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也就能决定这堂课必定会成功,从而定能让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
  为什么要费尽心机地强调学习兴趣的保持?因为“兴趣”它具有转瞬即逝性。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时,要从学生的情感需求角度出发,既能满足学生攀登学习高峰的喜悦,更能促发他们捕获“知识点猎物”的刺激感,从而保证学生的兴趣每次都有新的增长点,以至达到“环环相扣,生生不息”的效果。
  那么如何保持这样的激情呢?教师要机智的对待学生犯的错误,不能急于纠正却打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相反对于犯错的学生更要肯定追逐真理的行为,只是要与学生一起就知识理解错误本身进行辩论和推理,从而做出正确分析。因为语文学习本来就是复杂而繁琐的,它需要经年累月的思维坚持,而在学习中出现各类问题都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过多的被常态化地批评与否定,势必会让学习者忧心忡忡,信心动摇,甚至放弃语文学习。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宽容学生的知识错误,不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要减少学生的焦虑情绪,保护他们的参与激情。
  三、注重學生个性发展
  学生个性发展与创新精神有着密切联系。高中语文教育因其学科性质,更不能把学生囿于呆板的框中,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个性教育,就是要照顾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他的个性优势,把课堂变成一个丰富多彩的具有多元结构的辩论现场或师生思想碰撞的研讨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地创造。”在这种课堂模式中,学生课堂交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我们要努力展现课堂交流的真实性,要鼓励学生亮出观点,激励学生独树一帜;允许师生间争论,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表达,也允许学生保留看法。正确引导和鼓励那些平时会“耍小聪明”、能使出“雕虫小技”和敢于“吃螃蟹”的学生,从而使每个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和完善。
  四、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语文教学
  以往高中语文自读课文形同虚设,老师不问,学生不读。所谓“自读课文的研究性学习”就是遵循语文教学内在规律,努力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探究、积极实践,掌握学习技能和研究技巧的学习过程。具体地讲,就是通过增加课外阅读量,扩展学习手段,巩固和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获取、体味和整合能力,进而强化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具体操作:在保证必读课文正常教学的前提下,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教材中的自读课文,并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后,整理文学常识,挖掘文本思想内涵,领略作家作品风格,再组织学生以读书笔记或报告形式展示学习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部分学生能写出质量高的读书札记或读后感,充分展示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成效。
  总之,我们的目标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在学好语文的同时,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能够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既能轻松自如的学好新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并能将这种精神运用到工作、学习中去。
  作者通联:江苏张家港市乐余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日本三井·诺林株式会社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水产饲料中添加3%—5%的松针叶粉,可以提高鱼肉的香味和
福建省沿海大弹涂鱼养殖面积已达5万亩,但目前苗种仍依赖天然苗,不能满足养殖发展的需求,而且严重破坏了大弹涂鱼自然资源;成鱼养殖缺乏科学管理,年产量低。为了大弹涂鱼养殖业的
日本从10月份起开始对地中海蓄养的金枪鱼实行特许进口货单制度。目的是禁止交易未经大西洋金枪鱼类保护委员会(ICCAT)登记的养殖场蓄养的金枪鱼.防止蓄养金枪鱼生产过剩及对
%在北极苔原繁殖的白颊黑雁,为了躲避狐狸等捕食者的威胁,通常会选择在极高的悬崖顶端筑巢,孵化幼鸟。但是,由于崖顶寸草不生,大鸟也不会衔来草叶喂养幼鸟,因此,刚出生的小白
期刊
目的:建立肠溃宁生物黏附结肠定位微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乌梅、吴茱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总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检出乌梅、吴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积累古诗词,不仅让我们积累了优秀的语言材料,同时也让我们受到文化和审美的熏陶。下面我就谈谈在诵读古诗词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营造氛围。身心投入“读”诗词  古诗词的学习关键在于诵读,首先要读出韵味,读出诗情画意。我们学校的早读,一周安排两到三次读语文,每天半个小时。我就利用好这三十分钟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诵读兴趣。首先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然后再有感情地朗诵。我用一些名家
期刊
用中草药代替抗生素防治疾病,不易产生抗药性和毒副作用,也不会污染水环境,对发展无公害养殖,提供质量安全的水产食品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介绍了中草药防治水产动物疾病的
严格采用现行的国家标准测定了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和野生大黄鱼肌肉一般营养成分(水分、灰分、蛋白质、粗脂肪),对三组大黄鱼肌肉的脂肪含量进行了比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