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学会、勤练、常赛的初中羽毛球高远球教学策略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cj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远球技术是羽毛球后场技术的基础,也是后场进攻的主要手段,对于初学者来说,能够把高远球稳定控制在后场底线附近或者准确打到自己想要的位置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羽毛球高远球技术,笔者围绕学会、勤练、常赛进行教学设计,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学会有方法
  (一)先玩再学,在游戏中探索
  在教学之初,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其掌握技能。如,“楚河汉界”游戏,学生分成2个大组隔网而立,每人手持1只羽毛球。教师发令后,2组学生同时将羽毛球掷向对方场地,然后迅速捡起落在本方场地中的羽毛球继续投掷。1分钟后,本方场地上羽毛球少的组为胜。在游戏中发现,学生为了快速把球扔到对方场区,往往忽略引臂发力的连贯动作,此时教师可以增大“楚河汉界”的宽度,以场地的发球线为投掷线,学生不可越过发球线,投掷到发球线内的球不计入个数。通过限制距离,引导学生探索如何才能扔得更高、更远。在此过程中,学生下意识地做出更大幅度的引臂、更快的挥臂,而引臂、挥臂、抖腕正是羽毛球高远球的整体发力动作。此游戲有助于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更好地体会高远球整体发力,在玩中学会高远球的挥拍技术动作。
  (二)先看再学,在思考中内化
  教师通过多媒体投影设备剪辑羽毛球比赛中各种高远球的精彩视频,利用理论课或组织学生课前观看。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适时介绍羽毛球高远球的技术动作要点、合理运用的时机等,有助于学生在后续学习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加深对羽毛球高远球的理解。此时,学生对于高远球的认识还比较抽象,教师可以安排“师生对决”,选出1名羽毛球水平稍高的学生与教师进行对决,围观学生的热情瞬间被点燃,一边观战一边助威。教师在对决中有意使用或调动对手使用高远球战术,并适时讲解,引导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对知识内化。
  (三)先练再学,在练习中理解
  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带着问题自主练习,在练习中思考探索、加深理解。如,为什么打高远球要侧身?为什么要在最高点击球?为什么击球时小臂要内旋?利用一连串由易到难的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的运动认知,初步形成完整的运动表象,加深对羽毛球基本动作结构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自主练习之后,可以安排学生互相监督合作练习。如,学生2人1组,一人进行动作练习,另一人监督查看动作的规范性,这既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也能让学生对动作有更深层的理解。随着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单一的技术动作练习难以维持练习的兴趣,此时需要提升难度,尝试“多拍”回合的练习,体验“流畅回合”的酣畅,激发好胜心和练习兴趣。如,在指定范围内进行高远球练习;在固定点位进行高远球练习;在不断移动中进行高远球练习等。教师还可以从战术角度引导学生学习高远球的线路和落点,增强对高远球不同线路的控制能力。如,后场一点控两点,提升学生主动控制球的能力,观察对手,学会兼顾;后场两点控一点,让学生在移动中能够准确将球打到固定点位,学会聚焦;全场四点控一点,让学生面对任何点位的球都能打到想要的位置,学会应变。
  二、勤练有途径
  (一)一球一练,提高练习频率
  1.打固定球
  练习目的: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不断的鞭打击球,体会高远球的发力,巩固技术动作。
  练习方法:在场地上空拉一根绳,把多个羽毛球悬挂于绳上,高度以练习者站在球下方持拍时,拍面可以击到球为宜。学生每人对准1球,侧身架拍。通过简单的设计,让学生体会鞭打羽毛球的动作和快感,有利于技术动作的形成和巩固(图1)。
  注意事项:关注动作的连贯协调,根据击球鞭打的声音大小确定练习者发力的力度。
  2.打固定线路球
  练习目的:通过连续不断的供球,强化动作稳定性。
  练习方法:教师请技术动作掌握较好的学生A站在固定位置供球,学生B根据供球的频率进行击球(见图2),每个球都练习固定的技术和线路,可以是高远球,也可以是吊球或其他击球技术。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对击球质量予以及时反馈。
  注意事项:保证在最高点击球。根据学生的能力,选择合适的组数,做到高强度间歇性练习。
  (二)一球多练,增加回合次数
  1.两点打一点
  练习目的:通过1个球连续的回合练习,有效提高学生的线路稳定性和脚步移动的能力。
  练习方法:学生B在底线2个点进行移动击球,打对方A的底线固定一点(橘色线路);学生B在网前和底线2个点间移动,打对方A的前场或者后场固定1个点(红字线路);学生B在前场网前2个点移动,打对方A的后场固定1个点(黄色线路)。
  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练习中高度集中注意力。
  2.四点打两点
  练习目的:以“流畅回合”激发学生兴趣和内驱动力,提升学生在处理球时的应变能力。
  练习方法:供球学生随机把球“喂”到球场的前场2个点或后场底线2个点任意点位,练习者根据球的路线位置,把球击回指定的2个点位上,可以是2个底线,也可以是2个前场,还可以是前后任意2个点位。
  注意事项:供球的学生要回球准确,能够主动精准地“喂”球。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努力让球不落地,尽可能多地进行回合练习。
  (三)多球多练,加强连续回击
  1.防守反击
  练习目的:通过练习,提升学生在被动情况下打出高远球的能力。
  练习方法:供球者A在场地一侧进行下压进攻,学生B防守回球到对方后场,学生A平高球突袭后场,学生B强制被动高远球过渡到后场,最后学生A供半高球到中场,学生B杀球进攻边线(图4)。
  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尽量增加击球回合。
  2.无规律四方球
  练习目的:提升高远球能力,打乱对手连续进攻节奏。
  练习方法:供球者A对全场各个点位进行随机供球,练习者B根据来球的速度、线路迅速移动并回球到指定位置(图5)。
  注意事项:在供后场球时,球要平、球速要快,迫使练习者失去重心,强制进行高远球过渡。
  三、常赛有机制
  (一)班级比赛常态化
  在单打场地左区的端线至双打后发球线后沿向前1m处作为落点区域并划分为4个分值区域。学生站在指定位置进行10次高远球击球,根据每个球的落点进行积分(图6)。
  也可以让学生2人1组,进行连续高远球的比赛,看哪组在两两配合的情况下完成最多的回合。或进行羽毛球比赛,要求双方必须进行3个回合以上的高远球之后才可以组织进攻。在比赛情境下,一定回合数的高远球可以促进高远球技术的巩固和提高,培养学生主动组织进攻的能力。
  (二)年级比赛多样化
  在年级比赛中,通过制订规则,建立多种多样的高远球组合练习库,如,吊球+高远球、高远球+高远球、高远球+高远球+杀球、高远球+吊球、搓球+高远球、高远球+吊球+高远球等。在比赛中让学生完成规定的组合技术,从而完成任务,增加比赛的趣味性。如,在一场21分制的羽毛球比赛中,通过高远球+高远球+杀球这一组合得分的计3分,完成高远球+吊球得分的计2分,没有完成任何组合的按正常计分。通过多样的高远球组合设计,在比赛中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高远球技术,不断提升战术意识。
  (三)校级比赛联赛化
  在什么情境下选择高远球,在何种时机下选择高远球,需要学生在比赛中不断领会。故应通过正式比赛,培养学生综合比赛的能力。每个年级建立羽毛球年级联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赛,比赛设置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5场比赛,采取5场3胜制。联赛采取组循环和淘汰赛结合的比赛方式,最后决出冠亚季军。此外,还将评选出最佳个人、最佳搭档等。每个年级还可以组织一支最强战队,进行年级之间的比拼。由于比赛场次较多,因此需要合理安排比赛进度。在学期初制订好比赛日期,将启动、准备、比赛、总结颁奖等一一规划,在学期日程表上相应的周次进行标注。比赛期间要求比赛班级的学生到场,参与啦啦队、赛事通讯、场地安全等工作。通过联赛,学生可以进一步提升高远球等羽毛球技术、战术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等品质。
其他文献
2011年12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为适应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称《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卫生部启动了职业病目录修订编制工作.为更好地推动修订工作,本文对我国职业病目录的制定过程进行了历史回顾,对各次修订的职业病名单进行了分析比较,探讨了现行职业病目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订建议,以供参考。
期刊
目的 评价制造业工人对工作场所安全氛围的认知、安全生产态度、安全生产行为与职业性非故意伤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和自陈式问卷对广东地区46家制造业企业的10585名一线生产工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对工作场所安全氛围的认知、安全生产态度、安全生产行为和过去一年间职业性非故意伤害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评价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结构方程模型假设的24条路径中,除“对安全政策的
目的 研究母体哺乳期染毒氰戊菊酯对子代青春期雌鼠感觉运动行为和生活习性的影响.方法 将12只雌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7.5和30.0 mg/kg氰戊菊酯染毒组(每组4只母鼠,每窝10只仔鼠,每组20只雌性仔鼠).于仔鼠出生后第1~21天(PND1~PND21)每天给予染毒组母鼠氰戊菊酯(7.5和30.0 mg/kg)灌胃染毒1次,对照组母鼠给予等容积玉米油.观察出生后第35天(PND 35 d)子代
目的 探讨图像后处理参数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胸片用于尘肺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83例某煤矿接尘工人,同时拍摄高仟伏X线胸片和DR胸片.在Philips Essenta DR机上对密度和对比度等图像后处理参数进行设置,研究合适的图像后处理参数.比较高仟伏X线胸片和DR胸片的质量.结果 通过调节图像后处理参数,DR胸片在上中肺野最高密度、膈下和直接曝
目的 了解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的流行状况及发病特点并提出尘肺结核的防治策略.方法 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淮北矿业集团1963年1月-2009年12月确诊的1019例尘肺合并肺结核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的发病率为17.93%;(2)煤工尘肺合并结核与尘肺期别呈正相关,随着尘肺期别增加,结核合并率亦增加;(3)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后使尘肺晋期率显著升高,平均晋期时间显著缩短,
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有助于帮助教师更深刻地理解教材,更好地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笔者经过多次实践,总结了“备”“磨”“融”“创”4个螺旋环节,即“备”是指以同课异构资源为基础的备课,备出多节与其他教师相对应的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磨”是指在“备”的基础上进行磨课;“融”是指结合教师对“备”和“磨”的实践及其在磨课过程中完善问题的措施,融入自己的教学设想和构思;“创”是指创新,是对
镉及其化合物作为常用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中,接触人群较多,中毒病例时有发生,尤其是近年镉中毒群发事件频繁,如广东惠州超霸电池工人镉中毒事件、河南环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工人镉中毒事件等.自GBZ 17-2002《职业性镉中毒诊断标准》颁布、实施以来,推动和规范了我国职业性镉中毒的诊断和处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该标准作为诊断处理职业性镉中毒的主要技术标准使用已近10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
期刊
为奖励在我国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科学研究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卫生科技人员,吴执中职业医学奖励基金管理委员会于2012年7月开展了第六次吴执中职业医学奖励基金征文评选活动,参评文章以“第十二次全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会议”征文为基础。
期刊
急性百草枯中毒是当前常见的中毒性疾病,具有很高的病死率,临床上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百草枯中毒可产生多种严重的并发症,晚期患者往往死于呼吸衰竭[1].食管黏膜表层剥脱症是一种罕见疾病.百草枯中毒导致食管黏膜表层剥脱症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诊治过2例百草枯中毒导致食管黏膜表层剥脱症患者,经积极治疗,1例治愈,1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期刊
第三届海峡两岸职业卫生学术交流会成功地于2012年4月26-28日在台湾高雄市举办。本次会议由台湾职业卫生学会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共同主办。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王生教授与台湾职业卫生学会的陈志杰教授共同主持了这次会议。参加大会的大陆和台湾代表共计160多人,其中大陆代表90多名,来自职业卫生、安全监察等研究和防治单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