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是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因此语言是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口语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形式。而且,学英语是为了更好地交际和运用。然而英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少,在教育水平落后的农村地区尤其如此。
初中生英语口语相当薄弱,他们几乎是为了考试或者学习过程不得已而为之。少部分学生能开口说简单的日常用语,比如:Hello; Good morning! Thank you! 等。更多的学生开口说不出英语或者不敢说,这些现象对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制约着农村初中英语口语的发展。
因此,农村初中英语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英语的交际性,加强英语口语实践,努力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目前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反思
长期以来,说的重要性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初中英语教材编写非常突出说的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注重对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但是农村中学生英语能力较弱,口语发展缓慢,普遍存在着“只会做题不会讲话”的哑巴英语倾向,这些现状不得不令人反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在农村地区,农村学生的英語口语环境非常单一,除了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很少有机会接触英语,课内学生学的一点听、说、训练也难以在课外得到复习与巩固。这些现实问题在客观上制约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
2、环境制约
有人曾指出:知识之水,要从教师的心渠流进学生干涸的心田,必须有一条畅通的渠道。这条渠道就是口语,而这条长渠的源头就是教师之口。这一比喻生动形象的说明了教师良好的素质和口语能力的重要性。然而,我国绝大部分英语教师都是在国内土生土长的,所讲的英语不够地道,很少甚至没有机会与母语为英语者对话。这些都无法使他们胜任课堂交际活动中充当的角色,以致无法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
3、学生的原因
很多学生认为,口语课堂上表现不佳的原因在于焦虑和紧张。他们害怕出现语音、语法等方面的错误。有一部分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同他人沟通、交流思想。自信心不足,不敢大胆表现自己,更不用提在英语课堂上开口说英语了。二、提高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性 从目前农村地区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可以看出口语教学受到种种因素的束缚,其地位和意义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要使学生成为说的主体,必须提高农村地区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性。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如何来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开口习惯入手。开口习惯的养成,既需要学生有想说的主观愿望,又需要为学生创造多说多练的外部条件和语言环境。客观地说,教师很难改变英语学习的大环境,但我们可以在课堂内外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口语活动为学生创造说的条件和环境。
1、课堂是英语口语训练的主要战场
口语训练应遵循阶段侧重、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内容上看,七年级训练局限于以句子为单位,八、九年级则以语段和篇章为主;从要求上看,初级阶段注重表达的准确性,允许有准备和模仿。而中、高级阶段逐步向无准备性和创造性过渡。
(1)坚持用英语上课
英语课堂需要一个活跃的学习气氛,教师就要尽量用英语上课,开始可以用简单的、能为学生理解和接受的课堂交际用语来组织各种实践活动,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可以逐步要求他们用简单句来回答老师的问题或者向老师提出问题,还能与老师进行思想交流。这样会增加学生英语口语实践的量和面,培养语感和表达思想的能力。
(2)课前热身活动(Warming-up)
这样有利于从上课一开始,学生就形成了一种说英语的氛围。在这种活动中我主要采用“Daily Report”的形式。对七年级学生只要求说出一两句就可以多则不限。到了八、九年级,要求学生讲故事,唱英语歌曲章等总之内容多种多样。
(3)小组活动(Group-work)
这项活动主要是利用新目标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的”Group-work“部分开展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口语活动。因为这部分内容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学生在讨论时可以畅所欲言,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4)角色扮演(Role-Play)
角色扮演是英语口语教学的主要活动。因为在这个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做。老师只是帮手、导演、组织者,而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角色扮演应尽量使学生处于真实场景中,应把课堂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场所。
2、课外是口语训练的实战场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我们应该用实际的语言交际能力来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那么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便为学生提供了口语训练的机会。
(1)开设英语角(English-corner)
在初级阶段要以班为单位,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每周一次的英语角活动。主要是口语能力较好的学生组织活动,每次活动主题自选,班级开展好了再扩展到年级和学校,从而真正提高学生运用口语交际的能力。
(2)利用课余时间创办英语兴趣小组,创办英语报刊、英语黑板报。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电视节目。这样视听结合,语言和情景结合,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亲切感、现实感和逼真感。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口语就有了实践的机会,学生的口语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此外,教师的个性也非常重要。教师的良好品质和个性,如:耐心、幽默、富于想象、富于人情味等都能促进教学中的合作与师生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亦师亦友是比较好的发展方式,也会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因此,我们今后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英语口语的教学力度,努力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全方位发展,尤其是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从而真正实现英语新课标所要求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进业,花清亮.中国当代外语教学法.[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8).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外语教学育研究出版社,2002(5).
初中生英语口语相当薄弱,他们几乎是为了考试或者学习过程不得已而为之。少部分学生能开口说简单的日常用语,比如:Hello; Good morning! Thank you! 等。更多的学生开口说不出英语或者不敢说,这些现象对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制约着农村初中英语口语的发展。
因此,农村初中英语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英语的交际性,加强英语口语实践,努力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目前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反思
长期以来,说的重要性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初中英语教材编写非常突出说的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注重对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但是农村中学生英语能力较弱,口语发展缓慢,普遍存在着“只会做题不会讲话”的哑巴英语倾向,这些现状不得不令人反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在农村地区,农村学生的英語口语环境非常单一,除了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很少有机会接触英语,课内学生学的一点听、说、训练也难以在课外得到复习与巩固。这些现实问题在客观上制约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
2、环境制约
有人曾指出:知识之水,要从教师的心渠流进学生干涸的心田,必须有一条畅通的渠道。这条渠道就是口语,而这条长渠的源头就是教师之口。这一比喻生动形象的说明了教师良好的素质和口语能力的重要性。然而,我国绝大部分英语教师都是在国内土生土长的,所讲的英语不够地道,很少甚至没有机会与母语为英语者对话。这些都无法使他们胜任课堂交际活动中充当的角色,以致无法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
3、学生的原因
很多学生认为,口语课堂上表现不佳的原因在于焦虑和紧张。他们害怕出现语音、语法等方面的错误。有一部分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同他人沟通、交流思想。自信心不足,不敢大胆表现自己,更不用提在英语课堂上开口说英语了。二、提高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性 从目前农村地区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可以看出口语教学受到种种因素的束缚,其地位和意义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要使学生成为说的主体,必须提高农村地区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性。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如何来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开口习惯入手。开口习惯的养成,既需要学生有想说的主观愿望,又需要为学生创造多说多练的外部条件和语言环境。客观地说,教师很难改变英语学习的大环境,但我们可以在课堂内外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口语活动为学生创造说的条件和环境。
1、课堂是英语口语训练的主要战场
口语训练应遵循阶段侧重、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内容上看,七年级训练局限于以句子为单位,八、九年级则以语段和篇章为主;从要求上看,初级阶段注重表达的准确性,允许有准备和模仿。而中、高级阶段逐步向无准备性和创造性过渡。
(1)坚持用英语上课
英语课堂需要一个活跃的学习气氛,教师就要尽量用英语上课,开始可以用简单的、能为学生理解和接受的课堂交际用语来组织各种实践活动,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可以逐步要求他们用简单句来回答老师的问题或者向老师提出问题,还能与老师进行思想交流。这样会增加学生英语口语实践的量和面,培养语感和表达思想的能力。
(2)课前热身活动(Warming-up)
这样有利于从上课一开始,学生就形成了一种说英语的氛围。在这种活动中我主要采用“Daily Report”的形式。对七年级学生只要求说出一两句就可以多则不限。到了八、九年级,要求学生讲故事,唱英语歌曲章等总之内容多种多样。
(3)小组活动(Group-work)
这项活动主要是利用新目标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的”Group-work“部分开展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口语活动。因为这部分内容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学生在讨论时可以畅所欲言,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4)角色扮演(Role-Play)
角色扮演是英语口语教学的主要活动。因为在这个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做。老师只是帮手、导演、组织者,而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角色扮演应尽量使学生处于真实场景中,应把课堂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场所。
2、课外是口语训练的实战场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我们应该用实际的语言交际能力来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那么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便为学生提供了口语训练的机会。
(1)开设英语角(English-corner)
在初级阶段要以班为单位,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每周一次的英语角活动。主要是口语能力较好的学生组织活动,每次活动主题自选,班级开展好了再扩展到年级和学校,从而真正提高学生运用口语交际的能力。
(2)利用课余时间创办英语兴趣小组,创办英语报刊、英语黑板报。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电视节目。这样视听结合,语言和情景结合,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亲切感、现实感和逼真感。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口语就有了实践的机会,学生的口语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此外,教师的个性也非常重要。教师的良好品质和个性,如:耐心、幽默、富于想象、富于人情味等都能促进教学中的合作与师生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亦师亦友是比较好的发展方式,也会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因此,我们今后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英语口语的教学力度,努力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全方位发展,尤其是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从而真正实现英语新课标所要求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进业,花清亮.中国当代外语教学法.[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8).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外语教学育研究出版社,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