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术后妊娠期甲状腺素水平的调控过程,旨在降低母体甲状腺功能减退继发的胎儿异常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甲状腺癌术后妊娠妇女甲状腺激素水平的调控过程,通过每月监测其甲状腺功能,了解左旋甲状腺激素(优甲乐)增加剂量和目标TSH水平.结果 20例妊娠妇女孕21次,1例妊娠2次,第1次孕早期流产,20例优甲乐的基础剂量均为100 μg,以12.5 μg为调整增量,目标TSH水平设为0.
【机 构】
:
20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术后妊娠期甲状腺素水平的调控过程,旨在降低母体甲状腺功能减退继发的胎儿异常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甲状腺癌术后妊娠妇女甲状腺激素水平的调控过程,通过每月监测其甲状腺功能,了解左旋甲状腺激素(优甲乐)增加剂量和目标TSH水平.结果 20例妊娠妇女孕21次,1例妊娠2次,第1次孕早期流产,20例优甲乐的基础剂量均为100 μg,以12.5 μg为调整增量,目标TSH水平设为0.10~0.25 mU/ml.20例优甲乐剂量平均增加50μg,即增加了基础剂量的50%.在孕16周左右TSH水平达到平衡,直至分娩.所有胎儿均健康,发育良好;所有20位妇女产后均规律随访,时间平均5年(6个月~10年),无复发.结论 甲状腺癌术后妊娠,应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优甲乐以12.5 μg为调整剂量,将母体TSH水平控制在0.10 ~0.25 mU/ml,既保证胎儿健康发育,又抑制母体肿瘤生长。
其他文献
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和沿海城市,乳腺癌亦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随着早期检测技术及更有效的辅助治疗及靶向治疗的进步,许多国家乳腺癌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然而手术、化疗、放疗及生物免疫治疗等传统治疗方法,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乳腺癌复发、转移和治疗耐药等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乳腺癌中存在有干细胞特性的一组亚群,即乳腺癌干细胞。由于乳腺癌干细胞对传统治疗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alpha,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在糖尿病合并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12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Glut-1
由《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承办的2013年重庆肝胆外科新技术学习班将于2013年10月19日~20日召开。组委会欢迎普通外科、肝胆胰外科及微创外科同仁参会。本次会议授予重庆市I级继续教育学分10分(学分证书需付费)。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主要病因为甲状旁腺腺瘤、甲状旁腺增生和甲状旁腺癌等。常规甲状旁腺手术需探查双侧颈部所有的甲状旁腺,这样虽保证了手术的彻底性,但也有创伤较大和易引起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缺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病因80%为单个甲状旁腺病变引起,在手术前超声或同位素检查准确定位的前提下,采用较小手术切口切除病变的甲状旁腺是可行的,现报道如下。
2011年7月Karakas等[1]首次报道了2例经口腔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标志着这项新术式从过去的动物研究、尸体研究等基础阶段进入了临床实践.尽管首次报道中出现了1例舌下神经一过性损伤的并发症,但对该术式的研究趋势并未减弱.该手术从临床上完成第1例到目前不足1年的时间里,检索的相关文献已超过7篇.我国学者也做了相关的解剖学基础研究[2],并在2011年12月分别由广州华侨医院王存川教授等和厦门大学
闭合性甲状腺损伤临床少见,2006年2月至2012年6月兖矿集团公司第三医院收治5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及诊疗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平均年龄42.3(21 ~53)岁.右侧3例,左侧1例,双侧1例.因车祸小树干击伤1例,矿山事故断绳击伤4例.均未合并其他部位损伤.伤后平均入院时间3.5(3~7)h.伤后均无昏迷,于伤后平均2.3(2~3)h,口唇轻到中度紫绀,明显吸气性呼吸困
甲状腺海绵状血管瘤极其罕见,目前文献报道仅8例[1].现就解放军第二一○医院普通外科2012年6月28日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男,39岁,体检发现甲状腺肿物2周入院.既往颈部无不适感,无心慌、气短、易怒、发热、多汗、多食及消瘦等.饮食、睡眠及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平素体健.无颈部外伤、手术及穿刺活检等处置.关键词:甲状腺海绵状血管瘤;原发性
目的 探讨以泌尿系结石首发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 PHPT)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近10年来收治的26例以泌尿系结石首发的PHPT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双侧上尿路结石22例,单侧4例,术前均有泌尿系统症状。彩超、CT及放射性核素检查有助于定位诊断。24例行经皮肾镜或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2例输尿管结石
1临床资料病例1女,54岁,因"左乳胀痛2周"入院.体检:左乳头内陷.左乳4点钟方向扪及一约3 cm×2 cm包块,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无压痛.右乳12点扪及一约3 cm×2 cm包块,质中,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活动度较差,无压痛.左侧腋窝扪及一肿大淋巴结,约2 cm×1 cm,质中,活动,无压痛.乳腺彩超:双乳多发实性占位性病变,血流信号丰富,乳腺癌不能除外.左侧腋窝较大异常回声,转移性
泌乳素型垂体瘤(prolactin-secereting pituitary adenoma,PRL-PA)是垂体瘤常见的类型,占垂体瘤40%~ 60%,主要以泌乳素增高,雌激素减少所致闭经、溢乳、不育为特征,又称Forbis-ALbright综合征[1].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泌乳素瘤切除术在我国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已有多年的历史,以其更加微创、安全、有效的优势在临床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回顾性分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