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实践课是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及学生道德学习特点对传统主题班会加以改进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指班主任依据社会需要和本班学生实际的成长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学习活动的一种课程形式。下面我就对德育活动的实践进行初步探讨:
一、德育实践课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德育实践课注重弘扬人的主体性,挖掘和引发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从学生兴趣出发,从学生的情感需要、意志、理想出发,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进行独立思考和选择的道德实践的机会。这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体现了德育工作的人本化特征。
二、德育实践课有利于学生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德育实践课的内容是极为广泛、极为丰富的。就其内容的性质划分,可概括为:学习性的德育实践,人际交往的德育实践,社会公益性的德育实践,自立自理的德育实践等。实践性德育活动是促进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学生在道德形成过程中要完成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转变,其中道德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实践性德育课为学生的品德外化提供了实际锻炼的机会,同时,学生对一定道德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和深化也依赖于德育实践活动。
三、开展德育活动课的几个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德育活动课应贯彻主体性原则,一是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活动的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活动方式和具体要求由学生自己安排;活动的材料也由学生自己去搜集整理。二是看学生参与程度。一堂德育活动课是否成功,关键看学生参与的人数。应该给每一个同学机会,在活动中大胆尝试,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
2.实践性原则。德育应把以道德为基础的道德实践作为其终极目的,付诸于实践。实践是德育活动的根本特性。通过实践,学生可以认识人生,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进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因此,德育实践课应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入生活,走近大自然,去和周围的世界积极对话,广泛交流和沟通。
3.系统性原则。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内容和形式既要考(下转第158页)(上接第157页)虑其包容性和灵活性,更要考虑其德育的内在规律,只有掌握了德育的系统性,才能保证德育活动课做到“德育目标,一以贯之;德育内容,循序渐进。”
4.创新性原则。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实践活动创设中要不断研究和发现学生的特点和德育的规律,研究时代的特征。在活动的形式、方法到活动的内容方面不断有所突破和创新,以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5.层次性原则。第一,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生活习惯、自我控制力和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第二,在更广泛的人际和社会关系中,强调自我探求精神、性格发展和生活观念的教育培养。第三,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培养学生对待工作、学习、生活的正确、严肃的态度。
总之,德育工作者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改变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脱离实际、呆板生硬、成人化倾向,要充实和丰富德育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顺迈小学校
一、德育实践课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德育实践课注重弘扬人的主体性,挖掘和引发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从学生兴趣出发,从学生的情感需要、意志、理想出发,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进行独立思考和选择的道德实践的机会。这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体现了德育工作的人本化特征。
二、德育实践课有利于学生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德育实践课的内容是极为广泛、极为丰富的。就其内容的性质划分,可概括为:学习性的德育实践,人际交往的德育实践,社会公益性的德育实践,自立自理的德育实践等。实践性德育活动是促进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学生在道德形成过程中要完成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转变,其中道德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实践性德育课为学生的品德外化提供了实际锻炼的机会,同时,学生对一定道德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和深化也依赖于德育实践活动。
三、开展德育活动课的几个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德育活动课应贯彻主体性原则,一是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活动的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活动方式和具体要求由学生自己安排;活动的材料也由学生自己去搜集整理。二是看学生参与程度。一堂德育活动课是否成功,关键看学生参与的人数。应该给每一个同学机会,在活动中大胆尝试,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
2.实践性原则。德育应把以道德为基础的道德实践作为其终极目的,付诸于实践。实践是德育活动的根本特性。通过实践,学生可以认识人生,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进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因此,德育实践课应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入生活,走近大自然,去和周围的世界积极对话,广泛交流和沟通。
3.系统性原则。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内容和形式既要考(下转第158页)(上接第157页)虑其包容性和灵活性,更要考虑其德育的内在规律,只有掌握了德育的系统性,才能保证德育活动课做到“德育目标,一以贯之;德育内容,循序渐进。”
4.创新性原则。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实践活动创设中要不断研究和发现学生的特点和德育的规律,研究时代的特征。在活动的形式、方法到活动的内容方面不断有所突破和创新,以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5.层次性原则。第一,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生活习惯、自我控制力和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第二,在更广泛的人际和社会关系中,强调自我探求精神、性格发展和生活观念的教育培养。第三,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培养学生对待工作、学习、生活的正确、严肃的态度。
总之,德育工作者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改变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脱离实际、呆板生硬、成人化倾向,要充实和丰富德育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顺迈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