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c657924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诊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惊厥发作次数,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住院时间与退热时间均明显缩短,惊厥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随着综合治疗在头颈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和病人长期生存率的提高,需要对相关并发症的治疗及病人的生存质量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放射性龋齿是头颈部肿瘤放疗后最常见的远期损
目的研究穴位敷贴联合护理干预对使用盐酸吗啡的癌性疼痛患者痛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穴位敷贴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癌性疼痛,对照组仅使用硫酸吗啡治疗癌性疼痛。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吗啡副作用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
期刊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抑制剂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目益深入,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结构、信号传导途径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对肿瘤放射治疗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目的 评价纵折后牙粘接再植的长期疗效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接受纵折后牙粘接再植手术患者的折裂牙进行定期临床随访,对再植牙进行牙体、牙周、松动度和咀嚼功能等方
目的观察口服葡萄糖酸锌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儿童急性腹泻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口服葡萄糖酸锌。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10 例,无效3例,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15,P<0.05)。症状消失时间比较,治疗组为(
期刊
热休克蛋白27是小分子热休克蛋白亚家族的重要一员,在保护细胞免受各种应激损伤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HSP27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巾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由于其缓慢进行性发展,COPD是以上调炎症过程导致诸如上皮细胞凋亡、终末肺泡间隔及肺泡外基质蛋白水解事件发生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近来一些研究揭示,间充质干细胞对肺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有重要作用,所以外源性干细胞的治疗可能成为下一代治疗COPD的有力手段.本文就间充质干细胞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临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2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在患者临床急救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急救护理措施基础上进行优化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急救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急救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出院后半年生活质量(ADL)评分等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
期刊
目前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除了会出现特征性的肺部病理改变外,也可以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反应,即COPD的肺外效应(全
分子影像是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比剂是各种分子影像技术发展的重点和难点,综述了目前主要分子影像技术(核医学成像、磁共振成像、光学成像、超声分子成像)的对比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