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相机装个镜子反光型相机的由来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u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9月,松下公司发布了机身小巧、却可更换镜头的相机新品Lumix G1,这是世界上首款依靠电子取景,同时能更换镜头的数码相机(俗称单电、微单)。随后,奥林巴斯、三星、索尼、尼康、宾得、富士纷纷发布了自家的微单,这种崭新的机种以极快的速度扩大着自己的消费群体。日本的CIPA以及欧洲的TIPA近期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日本,中国的港、澳、台地区以及欧洲等地,微单相机的市场份额正在迅速扩大,已经或即将占据当地所有可换镜头数码相机的半壁江山。
  尽管中国的摄影爱好者现阶段还是更愿意为单反买单,而不是单电,但是单反相机终将会退缩到极小的摄影领域。依靠单镜头反光取景的相机诞生于1861年,但是直到百年之后,单反才将旁轴相机等竞争对手逼上末路。辉煌了半个世纪之后,单反又迎来了自己的掘墓人。在单反王国摇摇欲坠之时,我们邀请了旅居法国的摄影师吴钢先生和国内知名收藏家沈铭先生专门为“反光相机”撰文,他们从摄影术发展的角度分别阐释了“反光型相机的由来”以及“反光型相机的演变”。
  “暗箱”
  在摄影术发明之前的19世纪初,画家经常借助一种简单的木箱来进行描画。这个木箱前面装有简单的镜头,前面的景物通过镜头投射到木箱后面的毛玻璃上。画家在这块毛玻璃上观看和研究构图,了解立体景物在平面的毛玻璃上结像时的相互比例和透视关系。这种木箱后来又得到改进,里面被装置了45度角的反光镜,这块镜子把镜头投射进木箱的影像反射到木箱上方的毛玻璃上。画家在这块毛玻璃上铺上半透明的白纸,就可以在纸上描画出镜头前面的景物了。这个景物构图准确,透视清楚,因此许多画家使用这种工具进行绘画和制图。这个带镜头的木箱,又称为“暗箱”,或者称“黑盒子”。
  还有一种类似照相机镜头的铜制套筒,它也是用来绘图或者说是描画的。铜制套筒里面有一个45度角的反光棱镜,它可以把外部水平方向的景物垂直反射下来,折射到下面的台面上。而铜制套筒下面捆绑上黑布,人们坐在这个黑布围成的“帐篷”里面,就可以看到台面上的景物了。上下调节台面的高度,景物会逐渐清晰起来。这时候在台面上铺上纸张,就可以在上面描画了。
  “亮箱”
  下面介绍一种与暗箱作用相同,也是利用反光镜折射原理绘画的工具,流行于19世纪,称为“亮箱” 的“万能”描画器。所谓亮箱,是针对前面介绍过的暗箱,也就是黑盒子而来的。黑盒子是景物通过镜头进入机身(暗箱),然后在机身后部的磨砂玻璃上结像,画家在磨砂玻璃上铺上半透明纸,在纸上描画。而亮箱则完全没有机身,是在明亮的环境中操作。它是由一块小小的45度角折射棱镜组成,通过凸透镜,眼睛通过45度角折射棱镜和凸透镜观看到前方的物体,也看到下方的白纸。这种方式等于前方的物体与下方的白纸同时看到,或者说前方物体的影像轮廓已经在白纸上显现出来了。这个影像是极其准确的,此时用笔在白纸上描绘,就可以准确地画出前方的物体了。
  亮箱比起暗箱也就是黑盒子的优势,是它可以在普通白纸或者其他材质上直接描绘,而黑盒子是把纸张铺设在磨砂玻璃上描画的,所以一定要用半透明纸,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当年很多画家就是利用亮箱为顾客做肖像绘画来谋生的。他们把描画的肖像画精心装裱后卖给顾客。这种描画笔触细腻,形象逼真,很受顾客的欢迎。
  “双反”相机
  摄影术发明之后,最开始阶段的照相机以机身背后的毛玻璃取景为主。景物通过镜头,投射到机身后面的毛玻璃上,直接观看取景调焦,然后更换感光版后拍摄。这种拍摄方式的缺点是拍摄过程繁琐,不利于拍摄移动的物体。所以后来生产商在相机上增添了反光式取景器,又称为“运动”取景器。运动取景器由取景镜头、45度角反光镜和毛玻璃组成。取景镜头是专门用来取景构图用的,焦距与相机上的拍摄镜头相同。景物通过镜头,投射到镜头后面的毛玻璃上,再反射到上方的毛玻璃上,摄影师可以在毛玻璃上直接观看到构图效果,其原理与我们上面介绍过的暗箱是一样的。拍摄时,摄影师可以预先把感光版装在相机都后面,并直接在反光式取景器里观查景物,随时可以按动快门拍摄。这种方式为摄影师的“抓拍”创造了条件。
  法国生产的Kinegraphe相机,是典型的木制机身铜镜头箱式照相机,由E-Francais公司在1887年生产制作,拍摄片幅是9×12cm。这台相机的取景器,是在镜头的上方加装了一个取景镜头,取景镜头的后方是一个45度角的反光镜,同时机身的上方还安装了一片毛玻璃。这样,反光镜把透过取景镜头的光线反射到机身上方的毛玻璃上结像,拍摄者就可以在毛玻璃上看到镜头前的景物了。毛玻璃的上面还加上了一个真皮制作的遮光罩,平时可以翻转折叠起来,盖住毛玻璃;取景时打开,可以遮住周围的光线,使得观看毛玻璃的景物更加清晰。我们看到的这台相机,光学原理与后来风靡一时的双镜头反光式相机是一样的。
  “三反”相机
  上面介绍的这台Kinegraphe相机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它只能拍摄竖画幅的照片。如果把相机横过来,拍摄横画幅的照片,取景就很困难了。这也是双镜头反光式照相机的一个弱点。为了克服和纠正这个弱点,厂家又开发出一个姐妹机型,机身上安装了两个反光式取景器。这台Kinegraphe相机的体积稍大,可以拍摄12×15cm片幅的照片。相机镜头的上面和侧面加装了两个取景镜头,在取景镜头的后面安装了两个45度角反光镜,也在两个反光镜的上方,也就是机身的上面和侧面安放了两块磨砂玻璃,磨砂玻璃上也安装了真皮制作的遮光罩,可以翻上来遮住周围的光线,便于取景。两个反光式取景器的设置,使得这台相机无论是横置机身拍摄横构图的照片,还是竖置相机拍摄竖画幅的照片,都非常方便。如果套用我们现在常说的“单反”和“双反”的叫法,那么这台相机就应该叫做“三反”了。
  “单反”相机
  我们前面介绍的双镜头反光或者是三镜头反光相机,都是设有两个或者是三个镜头,其中只有一个镜头是真正拍摄的时候使用的。而单镜头反光式相机是在取景和拍摄时使用统一个镜头,而在镜头后面设置了一块45度角反光镜,可以把相机前方的景物通过反光镜反射到相机上方的磨砂玻璃上。拍摄时,反光镜向上方翻起来,景物通过镜头,直接在相机后方的感光版上曝光。   早期的单镜头反光相机机身用硬木制作,在木制机身的外面用真包皮裹。机身笨重,结构复杂。有些高档型号近似于现代120单反相机,可以更换镜头、取景器和后背。英国1900年生产的Ruby木制单镜头反光相机,堪称早期木制机身单反相机的精品,它的伸缩皮腔用折叠钢条加固,机械运转灵活准确。机身侧面有扳杆,搬动扳杆,机身内部的反光镜向上翻起,景物通过镜头投射到机身后部。机身后部有黑色绒布制作的幕帘式快门,快门打开,开始在后背片盒里的感光版上曝光。相机上的镜头、取景器和后背都可以拆卸更换,该机已经具备了现代中画幅单镜头反光相机的雏形。
  应该说,早期的木制相机,已经在取景和曝光上大量使用了反光镜装置。这些反光镜的运用,继承了摄影术发明之前,一些绘画和描画的辅助工具上的反光镜的装置和技术,也为后来的现代相机大量使用反光镜的反光式设计打下了基础。
  1891年在法国的嘎纳和尼斯地区制造的J. Buisson木制相机,其机身的前面有两个45度角的反光式取景器,分别为拍摄横幅和竖幅照片取景用。拆除掉机身前面的面板,可以清楚看到相机上的两个反光式取景器和两个取景镜头,而取景器上方的遮光挡板已经改为金属制作了。
  机身侧面的前下方是焦距调节旋钮,驱动机身前部的小皮腔前后移动调节焦距。镜头装在皮腔前面,也就是机身前方的上半部分。这部分的前面有可向下翻开的面板,翻下面板,露出镜头和反光取景器,我们可以看到包括镜头、反光取景和快门装置的金属部分—结构很复杂。左侧面有旋钮和拉杆,拉出后就是上紧快门,旋钮上方设有快门按钮。镜头的右侧是快门调节杆,左右拨动调节杆,可以调节三挡不同的快门时间。快门也是由带圆孔的圆盘旋转,露出或遮挡镜头控制曝光。此机可以拍摄12张9×12cm的平板感光片。
  这种相机的过片方式也很奇特。过片装置包括:木制机身的后部有带弹簧的压板,把片仓中的顺序排列的片盒压紧在片仓里。机身侧面有摇把,片仓里的最前面的一张片盒拍摄曝光后,转动摇把,机械换片装置使片盒的下部不动,上部向前下方移动,使片盒从垂直状态向前下方扑倒,成水平状态,从而掉到机身下面的接片仓里。这时第二张片盒又向前移动,准备第二次拍摄了。都拍摄完毕后,片盒全部掉到机身下面的接片仓里。拍摄完毕后,可以在暗房中,拉开机身底部的插板,露出拍摄完的片盒,取出冲洗。
其他文献
一多年后的一个午后,我重新走进这间灰旧的老屋,站在布满灰尘的课桌前,看着课桌上模糊的字迹,我仿佛又看见了旧时光的倒影。彼时用小刀在课桌上留下的划痕立刻呈现在我眼前,
目的评价并分析欣普贝生(药品名地诺前列酮栓)应用于足月胎膜早破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住院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孕妇321例,随机分成3组,其中A组(
加拿大的魁北克市有着一股欧洲小镇的气息,缘于它曾经是由法国探险家在1608年建立,成为法国殖民地新法兰西的首府。但位于北美地区的它的原住民则是神秘的印第安民族,他们在这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文化瑰宝。走在魁北克老城区的小街道里,还时不时会看到带有印第安特色的纪念品店,羽毛头饰、因努伊特石堆、弹弓、皮具及捕梦网,把你的思绪切实从欧洲拉回到了北美。  这神秘灵巧的捕梦网,起初是北美奥吉瓦布人文化中的手工制
公安交管部门积极建议,地方政府从善如流,黄石市李家坊立交桥的实际耗资从预算的5000-7000万元减至不足2000万元,通行能力提高一倍。 Public security departments have act
乘一叶扁舟逐清波而游,撷一抹彩云追落日而走,对古代的文人墨客而言,归于山水是一个虽遥不可及却苦苦追寻的梦。而今的我们一方面享受着物质文明带来的极大便利,一方面又为了
世上孤独和鳏寡,老伴儿一走便无家。鳏夫独处苦难言,衣食住行全抓瞎。正在徘徊无去处,女儿接我到她家。高楼汇景新世界,二十五楼来住下。给我一间小居室,室内设备齐刷刷。弹
做中国最好看的女性杂志2017年全新亮相,更多精彩敬请期待发现和传播生活中的爱、温暖和感动,做都市智慧女性的心灵鸡汤。微信+报刊订阅网,即时下单、轻松收刊本刊已全面接入
多年来,香油膏方用精湛的疗效,见证了一个又一个骨病患者,用博大的爱心赢得了许多患者的信任和赞誉。据悉:香油膏方是由著名骨科专家薛老院长潜心研制而成,该方不同于橡胶膏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20 0 3年 ,河南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仍保持较高的投资规模和较快的增长势头。全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总投资达 2 2 0亿元。高速公路建设继续发挥交通建设的“火车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