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亮相
请以“生命的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原作雏形
生命的光芒
一阵风吹过,那是大自然的呼吸;一阵雨洒过,那是大自然的乳汁;一阵香飘过,那是大自然的果实;一艘船划过,那是大自然酝酿的生命之舟。一种种的生命充满了神奇与色彩。①
看②,那一棵棵参天大树,几十年前,它们由一棵棵的小树,经过春雨的滋润,风雪的摧残③,茁壮成长。经过一年的寒冬,虽叶已落,干已枯,但它们却没有屈服,而是在那里默默地等待着第二年温暖的阳光。④绵绵的细雨,使它们重新焕发出生命的光彩。炎夏,它会为我们遮雨挡阳⑤,也可以为我们提供氧气,这使它们的生命不再单调,而是充满了色彩。⑥
听,一只嘴尖尖的,蓝黄相间的啄木鸟在一棵茁壮的大树上唱着悦耳的歌。它现在肚子鼓鼓的,而且有点疲惫的样子,应该是刚刚捕获了“食物”吧。尽管有点疲劳,但想着自己收获多多,不由自主地想高歌一曲,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⑦是啊,一只啄木鸟,一个小小的生命,但它却活得有声色,充满活力⑧。为树木治病,为大自然谱写出美的旋律,这不就是生命的意义吗?⑨
春天来了,各种花儿争相怒放,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阵风吹来,花香随着微风四处飘荡,引来了一群群蜜蜂与蝴蝶。它们在花间忙碌地穿梭着。生命就在它们的脚下延伸!微风吹拂,流水潺潺,各种生命为之散发自己生命的光辉,在大自然中留下它们自己的身影。
听,树间的虫子在鸣叫,森林有了它们的存在而鲜活;杂花朵朵绽放,大地因它们的点缀而更加美丽;微风拂过,林间的鸟儿放声高歌,大自然因它们的歌声而不再单调;流水潺潺,水中的鱼儿尽情畅游,河水因它们的跳动而不再平静……⑩
我们应该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把握住生命里的每一分钟,散发出自身的光芒,让生命充满活力充满激情!?
①“一种种”用语不恰当,不能很好地点明题意。从作文标题与内容来看,主题应确定为“热爱生命的光芒”之类,这里没有点题。
②“看”与下文中的“听”用得很好,从不同的角度写出学生对自然的感悟。
③“摧残”一词用得不恰当。
④“默默地等待”表达不出树生命的韧性,却给人以逆来顺受的感觉。
⑤本句应改成“当春风吹拂大地的时候,它又将重新焕发出生命的绿色……”这样写才能紧扣住主旨。
⑥本段的不足之处在于语句平淡,情感没有完全融入其中。
⑦人们对“啄木鸟”过于熟悉,那么,怎样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作文的主旨,就显得尤为重要。
⑧叙事过于直白、平铺。
⑨本段重点是写“听”,但“听”的内容写得太少,应该加大对“听”的描写,如可以写花、鸟、鱼、虫、草,同时适当进行句式的变换,并使用修辞手法增强作文的感染力。
⑩这一段关于“生命的光芒”的体现不足,主要叙写的是生命的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偏离主题、立意的问题。
结尾是对生命活力的歌颂,也没有扣住标题含义。
升格指导
一、审题
1.补题或自拟题目要力求出新。半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往往可以在补题上看出高下。考生可以用比喻、比拟、借代等修辞手法补题或自拟题目,同时进行创新性的表达,可以使标题醒目、新颖。
2.读懂、用好规定信息,构思立意别出心裁。对于半命题作文来说,补题后的标题是规定信息与自选信息的有机组合,是限制性与自主性的统一。考生要注意整体把握,抓准关键,辩证思考。
二、立意
立意深刻的作文,一般都要求“以小见大”,摒弃“小我膨胀”,要彰显一定的文化、生命、哲学意蕴。生命,是一个范围宽泛的话题,也是一个内容深刻而又严肃的话题。生命的意义何在?价值何在?面对自然的规律,我们应持什么态度?面对这些话题,古往今来,芸芸众生交上了不同的答卷。有的人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体验,在于进取,在于创造,在于给予……也有的人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享受,在于安逸,在于功名……有的人认为,生命是百花盛开的花园,是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也有的人认为,生命如一团乱麻,一片落叶,一首哀歌。这些观点,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话题。在选取话题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明辨是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关于生命的名言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当然,我们也不必局限于这些方面的内容,在高唱主旋律时,可以通过或赞颂,或抒写性情,或记叙某个故事的方式反映主题……
升格佳作
生命的光芒
伍恩媛
春夏秋冬,各种生命都充满了神奇,都散发着自身的光芒。
看,春天的嫩芽一日一日茁长。当我们的思绪仍停留在小小的嫩叶上时,那嫩叶却在我们不注意的空当儿,摇身长成了饱满的绿叶。我们惊讶自然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它一刻也不停地成长、改变着。一片绿叶中,似乎涌动着从地心迸发出的力量——在和风与阳光中,时时刻刻散发着生命的光芒。
于幽静的院落里,夏日的清风徐徐从耳畔拂过。碧绿的瓜叶也随之轻轻地摇曳着,隐约露出身下肥嫩水灵的黄瓜。如此肥硕的瓜果,何以悬于如此纤弱的藤蔓之上,还能如此茁壮地成长?走近了,我才看到瓜身上盘结着坚韧的青藤,还有一道道被青藤勒出的印痕。感叹瓜果如此亏待自己的同时,恻隐之心油然而生。我伸手一根根地拨开青藤,当最后一根青藤离开瓜身时,我听到的却是瓜坠入土中的一声闷响。我愣住了。原来以为青藤是瓜成长的束缚,却不知它才是生命的支柱。这坚韧的生命用自己的一点微光照亮成长路上的艰难。
秋月掠过大地时,我总喜欢趴在床上,听一段欢快的乐曲。窗外秋雨不断,夜空风急云低,但我的内心却没有染上半点愁绪。因为,此时此刻,我满怀希望——漫天薄云后隐约闪烁着星光。这一颗是司马迁,他忍辱负重,历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寻访古迹,搜集资料,忍受着世俗的冷嘲热讽,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那一颗是钟南山,面对“新冠病毒”的肆虐,依然沉着;后面的一群是勇往直前的白衣天使们,直面“新冠病毒”,仍牢记救死扶伤的大义。我更想到坚信必胜的希望,生命的光芒才会在黑暗中照亮前行之路。
冬雪慢慢飘落时,屋内外的灯光交织着飘落的雪花,像一曲飘扬的乐章,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让人浮想联翩。积雪再厚些,小孩们便会欢呼着堆雪人、打雪仗了吧。想想自己小时候的情景,一种欢乐莫名地涌上心头。要是遇上年节,这雪花便成了大自然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看着窗外的雪花,带着期待的幻想,雪的微光伴我到天明。
一片叶、一朵花、一只虫……它们的生命在自然界中是微乎其微的,但再渺小的生命也渴望绽放,渴望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因为只有这样,生命才不会白费,生命才有意义。
升格点评
升格文以排比式的描写亮明主旨——“散发着自身的光芒”,然后从“看”和“听”两个方面对大自然中的各种生命进行了赞颂。“看”是全文重心,这几段紧承开头,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从“春芽的茁长,青藤的缠绕,秋月的联想,冬雪的乐章”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全文时空跨越宽广、变幻无穷,句式灵活多变,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运用恰当。作文最后以饱满的热情升华了主题:当它们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时,生命才不会白费,生命才有意义。
【马家骐/供稿】
请以“生命的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原作雏形
生命的光芒
一阵风吹过,那是大自然的呼吸;一阵雨洒过,那是大自然的乳汁;一阵香飘过,那是大自然的果实;一艘船划过,那是大自然酝酿的生命之舟。一种种的生命充满了神奇与色彩。①
看②,那一棵棵参天大树,几十年前,它们由一棵棵的小树,经过春雨的滋润,风雪的摧残③,茁壮成长。经过一年的寒冬,虽叶已落,干已枯,但它们却没有屈服,而是在那里默默地等待着第二年温暖的阳光。④绵绵的细雨,使它们重新焕发出生命的光彩。炎夏,它会为我们遮雨挡阳⑤,也可以为我们提供氧气,这使它们的生命不再单调,而是充满了色彩。⑥
听,一只嘴尖尖的,蓝黄相间的啄木鸟在一棵茁壮的大树上唱着悦耳的歌。它现在肚子鼓鼓的,而且有点疲惫的样子,应该是刚刚捕获了“食物”吧。尽管有点疲劳,但想着自己收获多多,不由自主地想高歌一曲,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⑦是啊,一只啄木鸟,一个小小的生命,但它却活得有声色,充满活力⑧。为树木治病,为大自然谱写出美的旋律,这不就是生命的意义吗?⑨
春天来了,各种花儿争相怒放,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阵风吹来,花香随着微风四处飘荡,引来了一群群蜜蜂与蝴蝶。它们在花间忙碌地穿梭着。生命就在它们的脚下延伸!微风吹拂,流水潺潺,各种生命为之散发自己生命的光辉,在大自然中留下它们自己的身影。
听,树间的虫子在鸣叫,森林有了它们的存在而鲜活;杂花朵朵绽放,大地因它们的点缀而更加美丽;微风拂过,林间的鸟儿放声高歌,大自然因它们的歌声而不再单调;流水潺潺,水中的鱼儿尽情畅游,河水因它们的跳动而不再平静……⑩
我们应该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把握住生命里的每一分钟,散发出自身的光芒,让生命充满活力充满激情!?
①“一种种”用语不恰当,不能很好地点明题意。从作文标题与内容来看,主题应确定为“热爱生命的光芒”之类,这里没有点题。
②“看”与下文中的“听”用得很好,从不同的角度写出学生对自然的感悟。
③“摧残”一词用得不恰当。
④“默默地等待”表达不出树生命的韧性,却给人以逆来顺受的感觉。
⑤本句应改成“当春风吹拂大地的时候,它又将重新焕发出生命的绿色……”这样写才能紧扣住主旨。
⑥本段的不足之处在于语句平淡,情感没有完全融入其中。
⑦人们对“啄木鸟”过于熟悉,那么,怎样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作文的主旨,就显得尤为重要。
⑧叙事过于直白、平铺。
⑨本段重点是写“听”,但“听”的内容写得太少,应该加大对“听”的描写,如可以写花、鸟、鱼、虫、草,同时适当进行句式的变换,并使用修辞手法增强作文的感染力。
⑩这一段关于“生命的光芒”的体现不足,主要叙写的是生命的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偏离主题、立意的问题。
结尾是对生命活力的歌颂,也没有扣住标题含义。
升格指导
一、审题
1.补题或自拟题目要力求出新。半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往往可以在补题上看出高下。考生可以用比喻、比拟、借代等修辞手法补题或自拟题目,同时进行创新性的表达,可以使标题醒目、新颖。
2.读懂、用好规定信息,构思立意别出心裁。对于半命题作文来说,补题后的标题是规定信息与自选信息的有机组合,是限制性与自主性的统一。考生要注意整体把握,抓准关键,辩证思考。
二、立意
立意深刻的作文,一般都要求“以小见大”,摒弃“小我膨胀”,要彰显一定的文化、生命、哲学意蕴。生命,是一个范围宽泛的话题,也是一个内容深刻而又严肃的话题。生命的意义何在?价值何在?面对自然的规律,我们应持什么态度?面对这些话题,古往今来,芸芸众生交上了不同的答卷。有的人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体验,在于进取,在于创造,在于给予……也有的人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享受,在于安逸,在于功名……有的人认为,生命是百花盛开的花园,是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也有的人认为,生命如一团乱麻,一片落叶,一首哀歌。这些观点,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话题。在选取话题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明辨是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关于生命的名言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当然,我们也不必局限于这些方面的内容,在高唱主旋律时,可以通过或赞颂,或抒写性情,或记叙某个故事的方式反映主题……
升格佳作
生命的光芒
伍恩媛
春夏秋冬,各种生命都充满了神奇,都散发着自身的光芒。
看,春天的嫩芽一日一日茁长。当我们的思绪仍停留在小小的嫩叶上时,那嫩叶却在我们不注意的空当儿,摇身长成了饱满的绿叶。我们惊讶自然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它一刻也不停地成长、改变着。一片绿叶中,似乎涌动着从地心迸发出的力量——在和风与阳光中,时时刻刻散发着生命的光芒。
于幽静的院落里,夏日的清风徐徐从耳畔拂过。碧绿的瓜叶也随之轻轻地摇曳着,隐约露出身下肥嫩水灵的黄瓜。如此肥硕的瓜果,何以悬于如此纤弱的藤蔓之上,还能如此茁壮地成长?走近了,我才看到瓜身上盘结着坚韧的青藤,还有一道道被青藤勒出的印痕。感叹瓜果如此亏待自己的同时,恻隐之心油然而生。我伸手一根根地拨开青藤,当最后一根青藤离开瓜身时,我听到的却是瓜坠入土中的一声闷响。我愣住了。原来以为青藤是瓜成长的束缚,却不知它才是生命的支柱。这坚韧的生命用自己的一点微光照亮成长路上的艰难。
秋月掠过大地时,我总喜欢趴在床上,听一段欢快的乐曲。窗外秋雨不断,夜空风急云低,但我的内心却没有染上半点愁绪。因为,此时此刻,我满怀希望——漫天薄云后隐约闪烁着星光。这一颗是司马迁,他忍辱负重,历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寻访古迹,搜集资料,忍受着世俗的冷嘲热讽,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那一颗是钟南山,面对“新冠病毒”的肆虐,依然沉着;后面的一群是勇往直前的白衣天使们,直面“新冠病毒”,仍牢记救死扶伤的大义。我更想到坚信必胜的希望,生命的光芒才会在黑暗中照亮前行之路。
冬雪慢慢飘落时,屋内外的灯光交织着飘落的雪花,像一曲飘扬的乐章,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让人浮想联翩。积雪再厚些,小孩们便会欢呼着堆雪人、打雪仗了吧。想想自己小时候的情景,一种欢乐莫名地涌上心头。要是遇上年节,这雪花便成了大自然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看着窗外的雪花,带着期待的幻想,雪的微光伴我到天明。
一片叶、一朵花、一只虫……它们的生命在自然界中是微乎其微的,但再渺小的生命也渴望绽放,渴望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因为只有这样,生命才不会白费,生命才有意义。
升格点评
升格文以排比式的描写亮明主旨——“散发着自身的光芒”,然后从“看”和“听”两个方面对大自然中的各种生命进行了赞颂。“看”是全文重心,这几段紧承开头,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从“春芽的茁长,青藤的缠绕,秋月的联想,冬雪的乐章”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全文时空跨越宽广、变幻无穷,句式灵活多变,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运用恰当。作文最后以饱满的热情升华了主题:当它们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时,生命才不会白费,生命才有意义。
【马家骐/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