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汶川地震一年后,灾区破碎的家庭大规模重组,这些新的婚姻,与爱情有关,或者无关,但他们无一不在努力从伤痛中走出,憧憬着未来的生活
以下故事来自北川县曲山镇永兴板房社区3个家庭
你放心,我这辈子绝对对你好
“母贤碧性格好,把娃儿交给她我放心。”工地上,换掉采访时穿的装束,张建均已与一个普通民工无异。
裤脚挽起,黄色橡胶鞋上沾满了黄泥点。光天化日下,他眼袋上原有的两处黑斑胎记尤为突出,使其显得疲惫不堪。
没有起点,看不到发展,希望全都寄托在两个孩子的身上。这就是他和母贤碧共同面对的命运。
“我们都40好几了,你说再创好大个事业,也不可能了。就算是招工,别人也只招35岁以下的,拼体力都拼不过人家。”
张建均踩在碎石上,慢悠悠地边走边叹,不时地回头张望。
再多挣点钱吧。来年,北川新县城建起时,说不定要花钱买房子。
要是能为两个娃儿一人盘下一套房子,将来他们结婚生子也不愁了。一家人和和睦睦的……
这是夫妇俩仅存的心愿了。
然后,张建均粗略地算了一笔账。
他收入最好的时候是一个月能赚到2000元。
之前,全家的积蓄就是两位前任死后,国家颁发的抚恤金,每人是5000元。一笔1万多元的房屋损毁补偿金至今还没有分发下来。
他申请过低保,始终不能通过。即使申请到了,居民只能得到150元。农民更是少得可怜,是100到35元不等。
大儿子参军去了。小儿子在读职中。全家人仅仅这个儿子买过保险。他一直在工地上挪上爬下,有谁为他上份保险?
有时,他倒想为母贤碧娘儿俩买上保险,可是钱呢——“现在这点钱只能顾到4张嘴。”
况且,母贤碧还有病,根本无法干重活。
母贤碧的病是在两人谈妥结婚,张建均去上海打工20多天后的事。
起初,她发现身上出现了一片片红点点,后来时不时感到头晕目眩,胸中气闷。
“她打来电话时,我还蛮高兴。结果,她告诉我:我不太好嘛。”张建均回忆着。
“啷么呢(怎么了)?”
“医生说我血小板很低,不做检查怕是要得白血病哦。”
“我心里很犹豫。不打这个电话不行。打了这个电话,事情就成不了。他好好一个家都没了,难道又要娶个病人?”在板房里,母贤碧说。
紧挨着电视机的筐里,放着再造生血之类的药丸。这些不知能起多大疗效的药物,要占去这家人每月开支的三分之一。
“结果,他说要我等着,他这就回来。我不信。”几天后,母贤碧就接到了张建均的电话,让她到绵阳火车站接他。
站台前,东张西望的两人见着了面。母贤碧伸手想为他提行李,张建均挡下了,“你是病人,怎么能让你来拿?”
他陪她到了绵阳市大医院作检查,医院开出的价目,听得他们灰心丧气。
“我是嘴上不急心里急啊。我们哪有钱治疗?只有让医生先开药让她吃着,等以后挣够了钱再为她治好。”张建均垂下头去。
说时,母贤碧弱小的身影已浮现在人群中。张建均停驻下来,平静地注视着她。
结婚证是在最困难的当口领的。他对她说,你放心,我这辈子绝对对你好,对你的娃儿好。
婚后有一段时间,母贤碧曾十分自卑,天天窝在家里哭泣,认为天下的坏事都落在自己头上了。
唯一能够宽慰她的,正是眼前这个朴实男人的这句朴实话语。
故事二
女:周永琼曲山镇沙坝3组农民
男:贾怀旭曲山镇沙坝3组农民
妹妹,我好痛苦哦
沙坝村和茅坝村的居民混杂住在社区B区。
在一间板房内,周永琼和她的儿子薛超正掀起一场无硝烟的战争。
她那结婚才一个月,还没有“完全走进她内心”的现任丈夫贾怀旭,此时更觉像个外人,很知趣地一声不吭,独自忙进忙出,洗洗涮涮。
周永琼娇小的身子全陷在一套赭红的沙发里,那是贾怀旭从原来倒塌的家中背出的。
彩电里的节目不断跳闪,橱柜里的碗具参差不齐,床上衣物的凌乱,她熟视无睹。只是在那里自怨自艾,“妹妹,我好痛苦哦。”
事情起因无非是,她想让儿子跟着老贾的两个娃儿学做生意——在任家坪,他们一个卖旅游纪念品,一个炸油饼。
她心里算计着,让儿子多学些做生意的经验,她好在以后将前夫死时保险公司赔偿的6万元钱拿出来,让儿子“自己干点啥子”。
“结果他没得两天跑回来说他是白搞的(没有得到报酬),好像钱没有归他的包包里头。我看不懂他在那里究竟想搞啥子哦!气得我前晚上哭到半夜,昨天睡了一天。”
在B区的东面,有一间周永琼原来住的板房,现在是儿子一人住。
薛超也偎在沙发上闷闷不乐,“我随便她怎么说。要是全听别人说了,那我根本没法过了。”
那张才20岁的脸,透着与这个年龄不相称的沉郁。这天早上,与他同龄的一个伙伴,离开了板房社区,并发誓永远不回来了。
他暗暗计划也这么干。只要等车本本考下来,他就走,离开这儿,甚至离开四川。
儿子的这种想法无疑加重了周永琼的愤懑。
她始终认为自己之所以再婚的一个原因,就是地震后,儿子还这么“扯兮兮”(不懂事)的。
在九洲体育馆的帐篷营里,她哭晕过无数次,倒在床上不吃不喝连续几天,守在身边的儿子却比较木然,这不得不让她感到失望。
以至于她看到儿子扎着的耳钉,穿着短8寸的裤子,心里都恼火。
她觉得前途悲凉,“他就爱扯经,二天(将来)时间长了怎么得了啊!”
她越想越怕,儿子以后要是娶个婆娘回来,再给她脸色看,她怎么过嘛?
恰在此时,隔壁邻居家传出一阵阵麻将声。
“我听到人家打牌心里是多么地酸,怎么别人打一下我都觉得不行。”她酸酸地说。
“我和我老公结婚20年了,只吵过一回架。他是多么好。特别能干特别吃苦,很多广告公司找他干活,赚得钱再多再少全归我管。”
“女人家总有个肚儿痛的时候,不管天色多晚,他都会起身给我烧一碗红糖水端上楼来。”
“5
以下故事来自北川县曲山镇永兴板房社区3个家庭

你放心,我这辈子绝对对你好
“母贤碧性格好,把娃儿交给她我放心。”工地上,换掉采访时穿的装束,张建均已与一个普通民工无异。
裤脚挽起,黄色橡胶鞋上沾满了黄泥点。光天化日下,他眼袋上原有的两处黑斑胎记尤为突出,使其显得疲惫不堪。
没有起点,看不到发展,希望全都寄托在两个孩子的身上。这就是他和母贤碧共同面对的命运。
“我们都40好几了,你说再创好大个事业,也不可能了。就算是招工,别人也只招35岁以下的,拼体力都拼不过人家。”
张建均踩在碎石上,慢悠悠地边走边叹,不时地回头张望。
再多挣点钱吧。来年,北川新县城建起时,说不定要花钱买房子。
要是能为两个娃儿一人盘下一套房子,将来他们结婚生子也不愁了。一家人和和睦睦的……
这是夫妇俩仅存的心愿了。
然后,张建均粗略地算了一笔账。
他收入最好的时候是一个月能赚到2000元。
之前,全家的积蓄就是两位前任死后,国家颁发的抚恤金,每人是5000元。一笔1万多元的房屋损毁补偿金至今还没有分发下来。
他申请过低保,始终不能通过。即使申请到了,居民只能得到150元。农民更是少得可怜,是100到35元不等。
大儿子参军去了。小儿子在读职中。全家人仅仅这个儿子买过保险。他一直在工地上挪上爬下,有谁为他上份保险?
有时,他倒想为母贤碧娘儿俩买上保险,可是钱呢——“现在这点钱只能顾到4张嘴。”
况且,母贤碧还有病,根本无法干重活。
母贤碧的病是在两人谈妥结婚,张建均去上海打工20多天后的事。
起初,她发现身上出现了一片片红点点,后来时不时感到头晕目眩,胸中气闷。
“她打来电话时,我还蛮高兴。结果,她告诉我:我不太好嘛。”张建均回忆着。
“啷么呢(怎么了)?”
“医生说我血小板很低,不做检查怕是要得白血病哦。”
“我心里很犹豫。不打这个电话不行。打了这个电话,事情就成不了。他好好一个家都没了,难道又要娶个病人?”在板房里,母贤碧说。
紧挨着电视机的筐里,放着再造生血之类的药丸。这些不知能起多大疗效的药物,要占去这家人每月开支的三分之一。
“结果,他说要我等着,他这就回来。我不信。”几天后,母贤碧就接到了张建均的电话,让她到绵阳火车站接他。
站台前,东张西望的两人见着了面。母贤碧伸手想为他提行李,张建均挡下了,“你是病人,怎么能让你来拿?”
他陪她到了绵阳市大医院作检查,医院开出的价目,听得他们灰心丧气。
“我是嘴上不急心里急啊。我们哪有钱治疗?只有让医生先开药让她吃着,等以后挣够了钱再为她治好。”张建均垂下头去。
说时,母贤碧弱小的身影已浮现在人群中。张建均停驻下来,平静地注视着她。
结婚证是在最困难的当口领的。他对她说,你放心,我这辈子绝对对你好,对你的娃儿好。
婚后有一段时间,母贤碧曾十分自卑,天天窝在家里哭泣,认为天下的坏事都落在自己头上了。
唯一能够宽慰她的,正是眼前这个朴实男人的这句朴实话语。
故事二
女:周永琼曲山镇沙坝3组农民
男:贾怀旭曲山镇沙坝3组农民
妹妹,我好痛苦哦
沙坝村和茅坝村的居民混杂住在社区B区。
在一间板房内,周永琼和她的儿子薛超正掀起一场无硝烟的战争。
她那结婚才一个月,还没有“完全走进她内心”的现任丈夫贾怀旭,此时更觉像个外人,很知趣地一声不吭,独自忙进忙出,洗洗涮涮。
周永琼娇小的身子全陷在一套赭红的沙发里,那是贾怀旭从原来倒塌的家中背出的。
彩电里的节目不断跳闪,橱柜里的碗具参差不齐,床上衣物的凌乱,她熟视无睹。只是在那里自怨自艾,“妹妹,我好痛苦哦。”

事情起因无非是,她想让儿子跟着老贾的两个娃儿学做生意——在任家坪,他们一个卖旅游纪念品,一个炸油饼。
她心里算计着,让儿子多学些做生意的经验,她好在以后将前夫死时保险公司赔偿的6万元钱拿出来,让儿子“自己干点啥子”。
“结果他没得两天跑回来说他是白搞的(没有得到报酬),好像钱没有归他的包包里头。我看不懂他在那里究竟想搞啥子哦!气得我前晚上哭到半夜,昨天睡了一天。”
在B区的东面,有一间周永琼原来住的板房,现在是儿子一人住。
薛超也偎在沙发上闷闷不乐,“我随便她怎么说。要是全听别人说了,那我根本没法过了。”
那张才20岁的脸,透着与这个年龄不相称的沉郁。这天早上,与他同龄的一个伙伴,离开了板房社区,并发誓永远不回来了。
他暗暗计划也这么干。只要等车本本考下来,他就走,离开这儿,甚至离开四川。
儿子的这种想法无疑加重了周永琼的愤懑。
她始终认为自己之所以再婚的一个原因,就是地震后,儿子还这么“扯兮兮”(不懂事)的。
在九洲体育馆的帐篷营里,她哭晕过无数次,倒在床上不吃不喝连续几天,守在身边的儿子却比较木然,这不得不让她感到失望。
以至于她看到儿子扎着的耳钉,穿着短8寸的裤子,心里都恼火。
她觉得前途悲凉,“他就爱扯经,二天(将来)时间长了怎么得了啊!”
她越想越怕,儿子以后要是娶个婆娘回来,再给她脸色看,她怎么过嘛?
恰在此时,隔壁邻居家传出一阵阵麻将声。
“我听到人家打牌心里是多么地酸,怎么别人打一下我都觉得不行。”她酸酸地说。
“我和我老公结婚20年了,只吵过一回架。他是多么好。特别能干特别吃苦,很多广告公司找他干活,赚得钱再多再少全归我管。”
“女人家总有个肚儿痛的时候,不管天色多晚,他都会起身给我烧一碗红糖水端上楼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