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两个牧草品种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lei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香菊苣】
  一、特征特性:本品种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冷季型牧草,莲座叶丛型,主茎直立。莲座叶丛期高80厘米左右,抽茎开花期高达180~250厘米。基生叶长45厘米左右,叶片宽大,叶宽11厘米左右,叶色翠绿,主根深而粗壮。播后第二个生长季内菊苣牧草表现出更好的再生性和分枝性,分蘖株芽一般在13个左右。叶片平均达到97片,最高可达137片。草质柔软,蛋白质含量高,适口性好。适应性强,能在多种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中生长,耐霜冻、耐瘠薄,抗旱,较耐热,无虫害,病害极少。本品种营养期较长,耐刈割性好,在北方一般每年可刈割4~5次,在南方每年可刈割5~8次,大田生产试验中,每667平方米(1亩)鲜草产量高达1.5万~2万公斤,比对照普通菊苣增产26.5%。
  二、营养成分、适口性:莲座期营养成分(干物质基础):粗蛋白质26.88%,粗脂肪5.38%,粗纤维12.90%,粗灰分13.98%。抽薹期营养成分(干物质基础):粗蛋白质15.38%,粗纤维17.58%,粗灰分19.78%。适口性很好,消化率高,各类家养畜禽均喜食,尤其是奶牛、猪、兔、鹅、羊、鱼、鸡、鸭等喜食。
  三、适应区域:适合种植区域非常广泛,适宜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等北方大部分地区作为夏秋季饲喂奶牛等各种畜禽的青绿饲草和长江中下游南方各省全年供青的饲草。(彩图参见81页图7)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科协 冯春贤 邮编:274000)
  【普那菊苣】
  一、植物学特征:普那菊苣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主根粗大肥厚,须根达20~30厘米,叶长20~40厘米,宽为4~7厘米,叶色深绿,质嫩。生长第一年就可抽茎开花结实,开花期株高可达1.6~2.0米,花为蓝色头状花序。
  二、生物学特性:普那菊苣为多年生牧草,生长寿命长,在良好的田间管理下,产草量高,每667平方米产鲜草4000~7000公斤,利用期长达8个月(4~11月);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旱地、荒地均可种植,喜温暖湿润气候。抗旱、耐寒性较强,较耐盐碱;茎叶柔嫩,折断后有白色乳汁流出,适口性很好,牛、羊、猪、鱼、兔极喜食;抗病虫能力较强;怕涝,涝后易烂根死亡。
  三、栽培技术:普那菊苣种子细小,要特别注意幼苗的培育,所以播种前要求精细整地,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有机厩肥2500~3000公斤用作底肥;播种时最好用细沙与种子混合,以便播撒均匀;播种时间春播、秋播均可,若以刈割青饲料为主,可在3~4月或7~10月播种,若以收肉质根为主,则以在7月中、下旬播种为宜。
  四、田间管理:播种后一般5天可出齐苗,此时要特别注意出苗后应及时施速效氮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3公斤,以促进幼苗快速生长。另外,菊苣怕涝,地里积水时要及时排水,只要适时浇水、施肥,及时进行锄草和早期病虫害防治,一般都能正常生长。但是每次刈割后要及时浇水和追肥,以促进茎叶再生。
  五、饲草利用:普那菊苣草质柔嫩,适口性优良,营养丰富,牛、羊、猪、鱼、兔极喜食,蛋白质含量在16.44%~27.35%之间。适宜在抽茎40~80厘米时利用,因为此时茎叶鲜嫩,蛋白质含量高。刈割利用时留茬高度为4~6厘米,一般30天左右可刈割一次。普那菊苣可鲜喂、青饲、制成干粉,还可与紫花苜蓿等混合青贮,以备冬、春利用。(彩图参见81页图8)(江西 黎晓缘)
其他文献
2011年12月9日至15日,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乌兰牧骑文化交流演出团应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匈牙利巴尔干民间文化研究中心等机构邀请,赴德国、奥地利和匈牙利
一、前期防坐蔸  连作稻栽插后,光温充足,禾苗一般都生长迅速,但也有些禾苗迟迟不发,叶片发黄,这种现象叫“坐蔸”。坐蔸产生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由于有机肥或稻草还田用量过多,或分布不均匀,分解时产生还原性有毒物质,引起禾苗中毒性坐蔸;或者是缺乏磷、钾肥料,叶片暗绿枯尖,生长缓慢。禾苗一旦发生了坐蔸,生育期将会延缓拖长,影响早生快发,导致严重减产,所以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补救。补救办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