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观察,强积累: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

来源 :华夏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lseai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能力不仅是语文学科要求具备的能力,也是生活需要的一种实际能力.优秀的习作能力,有助于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力的培养,它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为此,教师应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帮助学生掌握习作的方法和技巧,让每个学生都乐于表达,善于表达.
其他文献
“任务群”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的概念,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在真实情境下,与语文核心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相关的人文主题相结合,组织学习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自主活动提升核心素养.然而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设计活动,使其与文本内容适切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为语文教学中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高中语文课堂实践教学中的案例为抓手,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表格、画图、诗歌和表演这四种活动形式来落实学生的学习任务群,促进学生精神成长.
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是以学生完成某一特定的“项目任务”或制作某一特定的“项目产品”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完成任务、制作产品过程中,通过积极思索、亲身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技能、培养习惯、学会合作.物理课堂上,学生通过研究报告、交流和讨论、小实验或小制作的产品以及劳动产品的形式展示项目学习的成果,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学习成效,更提升了其物理核心素养.
在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背景下,优化初高中思政课教学设计有其必要性.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教学为例,教师既要注意初高中思政课的衔接,又要认清差异.本文主要探讨初中课堂感性发轫,构筑思想基础,高中课堂知性表达,浸润政治认同素养的思政课教学设计优化思路,旨在通过资源共享和教师沟通更好地促进中学阶段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追问是一项为促进学生思维而进行的教学手段,语文阅读课上的有效追问既要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又要恰到好处,用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时刻处于思维活跃状态.有效追问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小学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黄金阶段,班主任应该充分抓住这一黄金时期,对小学生开展切实有效的德育教育.本文探讨了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强化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通过丰富的德育的活动形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拓宽德育工作的范围、双线融合的德育教学,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为小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阅读是体现学生个性学习的行为,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内容,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感知美、完善美、形成独特的审美意识,审美教育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度契合具有极为广泛的实践价值.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大多具有典范性,非常适合展开审美教育,因此,教师应对教材做深度研究,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思考和探索,进而将美育渗透到学生的学科教育中,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传统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方式已经不适合新时代的评价需要.现代教育理念提倡我们的评价要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评价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助于学生的个性的发展,而不是抑制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本文试图从传统评价和现代教育理论中的评价讨论入手,进而提出评价改革的一些原则,最后提出了一些实际的评价方法.提出我们要进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不能靠单一的评价来衡量学生的发展.
道德与法治所培养的核心素养与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发展完善自我的过程中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这一基础性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在社会发展中必须具备的品格和重要能力.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不仅对自身的学习和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还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英语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它不仅仅强调英语作为语言交流的工具性,还凸显了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方面.通过观看TED演讲视频,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可以并行发展,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将TED视频资源应用于国内高中英语视听说课堂中,可以真正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
“111微作文”突出一个“微”,关注“1”个细节,用“10”分钟时间,写“100”字.“111微作文”交流平台,为学生搭建一个不断将“作文”变成“作品”的平台,打破了学生习作的终点是交给老师批阅的传统,让每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粉丝,并像作家一样享受稿酬.坚持赞赏、稿酬激励、作家申报、留言互动等激励机制,激发学生习作动力,引领学生畅享习作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