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弓形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探讨

来源 :大科技·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zhiwei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弓形虫是一种引起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感染,是共患性寄生虫病之一,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患有羊弓形虫病的羊其生产繁殖能力会下降,并且如果健康人群食用含有羊弓形虫卵的羊肉或者饮用羊奶,极易产生感染。目前,我国大多数疫区遭受羊弓形虫危害极大,所以本文对羊弓形虫病原形态、传播途径、临床表现症状、流行状况、病理变化以及诊断预防等进行详细介绍。
  关键词:羊弓形虫病;诊断与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6-0247-02
  1 引 言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上升,人民生活质量也得到较大改观,国内市场上羊肉需求大于供给,使我国养羊行业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而过大,但是,羊弓形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其寄生于羊体内,给中国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带来不小挑战。刚地弓形虫属于真球虫目,弓形虫科,可以人兽共患寄生,当其寄生与人体或者其他哺乳动物时,就可引起弓形虫病。在其寄生过程中,犬和猪以及其他哺乳动物(除猫科动物外)属于中间宿主,而猫科动物是其最终也是唯一的终末寄主。因弓形虫病是比较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所以我国将其列为国家二类动物疫病,在国际上,联合国卫生组织宣布将其列入到发现必须上报疾病。本文对羊弓形虫病原形态、临床表现症状、流行状况、病理变化以及诊断预防等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引起我国有关部门以及哺乳动物养殖户对弓形虫病的注意。
  2 羊弓形虫
  2.1 病原形态
  由刚地弓形虫引起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感染叫做弓形虫病。弓形虫中体积最小、形态结构简单的一类称原虫寄生虫。猫科多雾使其最终也是唯一终末寄主,其一般可以寄生于哺乳动物的小肠上皮细胞内,之后会随粪便排出,排出粪便经其他哺乳动物吃进去后即可发生感染。我们一般是依据弓形虫发育的5个阶段,将其劃分为;滋养体(速殖子)、包囊(可以长期生活在组织内部)大多数呈现椭圆形或者圆形,破裂之后可以释放出缓殖子、繁殖体、配子体和囊合子。其中前三个时期属于无性生殖,后两期是需要双宿主进行有性生殖[1]。
  2.2 流行发病情况
  目前,国外对羊弓形虫病的研究报道内容较多,至今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道有感染病例出现,据国外报道[2],羊弓形虫病的发病率根据地区差异也会不同,发病率最高可达93%,最低则为4%.我国对羊弓形虫病的研究起步较国外晚,目前只有北京、广西以及河南等地有国研究报道,报道称,羊弓形虫病在哺乳动物之中普遍存在,感染发病率为2.5~33.2%,并且有和其他细菌混合的情况,各个地区报道的发病率存在不小差异,有一些羊存在弓形虫病和其他细菌混合感染的情况[3]。
  2.3 传播途径
  羊弓形病的宿主较多,所以其传播途径也多样化。①染病的人之间的相互传染:大多数人都是弓形虫携带者,会形成带虫免疫,在被感染之后出现初次感染症状困难;患弓形虫病的患者其的尿液、唾液、眼泪、鼻涕以及男性的精液和女性的经血都可以成为传染源。②食用染病家畜:人食用感染动物的肉,如羊肉等,是传染的主要途径。猫主要是通过感染猫的粪便、捕食老鼠等传播[4]。饮用感染羊的羊奶等乳制品也是重要传播途径。③受感染的草原、牧场等。
  2.4 发病症状
  在受到羊弓形虫感染之后,大多数被感染羊支是隐形,主要有难产、流产、死产或者畸形等多种表现,也有一小部分的羊受到感染之后表现出急性症状,比如呼吸加重甚至困难,食欲消退,有腹泻,精神状况差,易疲倦,有眼泪和鼻液流出,伴有中枢神经障碍。
  2.5 病理变化
  经过解剖一些病羊或者因病而死的羊,我们发现淋巴结有肿大现象,在切面上有出血点以及米粒状坏死点[6],肺部出血重大,在气管内有粘液存在,有黄色透明的胸腹腔积液,在肝肾两脏的表面有大大小小的坏死点。
  2.6 诊 断
  现阶段,对于羊弓形虫病的诊断可以依据发病症状做出初步诊断,之后对多种哺乳动物以及鸟类弓形虫虫株使用巢式PCR技术诊断。这种诊断方法敏感性较高等优点,较一般常规PCR诊断结果,此诊断方法检测结果最准确,检测结果阳性率最高。
  2.6.1 镜 检
  随机选择40个流产羊群80头母羊,在母羊耳尖上采集少量血液,经甲醇固定之后,再使用姬氏或者瑞氏染色,镜检,最后可以观察到弓形虫体速殖子。
  2.6.2 动物接种或者组织培养
  取待检液体或者组织悬液,接种小白鼠腹腔内,可产生感染并找到病原体,第一代接种阴性时,应盲目传代3次,或作组织(猴肾或猪肾细胞)培养以分离、鉴定弓形虫。
  2.6.3 DNA杂交技术
  国内学者首次应用32P标记含弓形虫特异DNA序列的探针,与患者外周血内细胞或组织DNA进行分子杂交,显示特异性杂交条带或斑点为阳性反应。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此外,国内亦已建立多聚酶链反应诊断本病,并与探针杂交、动物接种和免疫学检查方法相比较,显示春具高度特异、敏感和快速等优点。
  2.6.4 免疫学诊断
  随机选择60个流产羊群750份血清,使用巢式PCR技术进行免疫学诊断,诊断结果为60个流产羊群弓形虫病感染率达到100%,750份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达到54%。
  2.6.5 检测抗体
  所用抗原主要有速殖子可溶性抗原(胞质抗原)和胞膜抗原。前者的抗体出现较早(用染色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而后者的抗体出现较晚(用间接血凝试验等检测)。同时采用多种方法检测可起互补作用而提高检出率。由于弓形虫在人体细胞内可长期存在,故检测抗体一般难以区别现症感染或以往感染,可根据抗体滴度的高低以及其动力学变化加以判断。
  3 防治措施
  3.1 预防措施   一般在羊弓形虫病高发季节,使用复方磺胺甲氧嘧啶钠预混料400g左右添加进1000kg,连续使用一周左右,从实际取得效果来看,预防效果不错。
  3.2 隔离和消毒
  对于病羊采取隔离,病症严重羊只进行消灭处理,流产胎儿深埋。在羊弓形虫病发病高发期,每3d使用一次3%生石灰水对羊舍或者牧场等地方进行消毒,一般可以每周处理一次。对于羊粪,采取堆积发酵的方式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以及重复感染情况出现。对羊群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药及时消毒。
  3.3 增强饲养管理
  防止在羊舍和羊牧场周围放牧地的羊群与猫、狗和其他羊群发生接触,避免发生区犬类攻击、咬伤羊群的情况,还要对猫、犬等其他动物排泄物进行处理,避免对羊舍以及牧场、饮用水的污染。羊弓形虫病在5月至9月发病率最高,此时也是蚊虫泛滥的时候,要做好灭蝇工作,防止蚊虫叮咬传播感染。。
  3.4 加强检测水平
  每年定期采集山羊血清进行弓形虫病抗体监测,对检测结果阳性的羊群进行治疗处理。如出现反复治疗效果不显著或者无效者,及时做无害化处理,严格控制传染源。
  3.5 相关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与羊群接触密切的兽医或者饲养员一定要在个人防护方面做好,每隔一段时间接受血清学监测,以防止感染。
  3.6 加强检疫监督
  要加强屠宰过程中对弓形虫病的检查力度,一旦发现病羊立即销毁,避免产生新污染和病情蔓延。
  3.7 严格的引入系统
  严格引入申报系统,并在引入前测试弓形虫抗体。只要发现弓形虫抗体,一律不许引种。在相邻的农场之间交换种羊的,它們也必须检测弓形虫抗体,直到结果显示隐形才可。
  4 小 结
  羊弓形虫病是一种对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危害极大的一种疾病,因其可以人畜共患寄生,所以其对养殖户以及人类健康存在潜在的威胁。为此,我们需要每年监测、监控弓形虫病,做好预防措施,对其无害化处理等是消灭弓形虫病的重点。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这样可以减少弓形虫病对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同时也可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磺胺类药物和乙胺嘧啶是治疗弓形虫病的首选药物,需要在经验丰富的兽医教导下选择适宜剂量,药物配伍、疗程等,使用时可以静脉注射或者肌肉注射。也可以在喂养饲料中添加药物预防等多种方式。总之,防止羊弓形虫病在我国形势比较严重,仍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做坚强后盾,同时还需要得到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居作,陈汉忠,徐君飞.我国弓形虫的感染现状[J].动物医学进展,2008,29(07):101~104.
  [2]黄言钧,段岩丽.一起山羊弓形体病与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报告[J].福建畜牧兽医,2007,S1:65~66.
  [3]涛 华.浅谈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治,当代畜禽养殖业,2012(07):15~17.
  [4]刘顺琼,王 树,张永忠.半羊寄生出病的防渚对策分析.湖北富牧兽医,2013(06):67~69.
  收稿日期:2018-7-18
  作者简介:张权南(1973-),男,助理兽医师,大专,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人才的竞争是全球化问题,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前进的最根本动力。以科技创新、人才驱动力为长远发展战略的“软实力”也是我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所属公立三甲医院人才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在研究过程中,充分总结天津市公立医院人才管理工作与天津市公立医院发展、天津市卫生资源分配等问题,尝试找出天津市公立医院人才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在国内外目前现有人才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通
学位
期刊
教师集体备课是学校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能够促进教师的共同成长和共同提高,还可使学校整体教学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有重要意义。采用教师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