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中职学考语文学科作文命题分析及教学对策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hong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为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福建省中职学生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实施以来,其命题方向备受关注,目前,中职语文界对高职单招的作文命题研究处于初始阶段。尝试对福建省近两年高职单招作文的命题方式、命题内容及命题要求进行剖析,探讨福建省高职单招作文命题的趋向、特点,进而提出中职作文的教学对策,以期福建省中职语文界同仁能更多地关注高职单招作文命题的研究。
  [关键词]  高职单招;作文命题;趋势研究;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7-0076-02
   作为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福建省中职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实施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在职教界引起了较大反响,必将对福建省中职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根据《福建省中职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2020年起学考成绩作为高职院校招生录取的考核依据。语文作为公共基础学科之一参加学业水平考试,标志着福建省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学科已步入标准化改革轨道。
   学考硝烟散去,关于作文的话题悄然升温。素来,作为语文学科重头戏的“作文”命题备受关注。学业水平考试将促使中职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及学生学习方式产生重大改变。研读福建省近两年高职单招作文的命题方式、命题内容及命题要求,从而探讨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中职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有必要且很迫切。
   一、中职学考语文学科作文命题的方向及分析
   2016年颁布的《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文体写作要求是“能根据写作目的和文体要求,独立写出完整的文章”。2019年福建省中职学业水平考试首次考试时,作文考查最终被确定为“应用文”和“微写作”。“应用文”和“微写作”作为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学科作文命题的方向,摆脱了普通高中语文作文考查模式的桎梏,走出了一条具有中职特色的写作能力考查之路。
   2019年福建省中职学考语文卷满分为90分,作文能力考查占34分,“微写作”在学考语文综合卷Ⅱ中,占分值的80%,是名副其实的“重头戏”。作文能力考查由两个部分构成:
   第一道题应用文写作(分值10分):请以校学生会名义拟写一份会议通知。
   第二道題文体写作(分值24分):请以“感谢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300字。
   2020年福建省中职学考语文卷满分为90分,作文能力考查部分为34分,作文能力考查仍由两个部分构成:
   第一道题应用文写作(分值10分):请以学校财务会计身份写一则收据。
   第二道题文体写作(分值24分):请以“美在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300字。
   福建省近两年高职单招的作文命题,引发大家一致好评。中职语文教师普遍反映,近两年的作文题目“朴实”“让人人有话可说”,切合中职学生的实际。
   笔者以为,近两年福建省高职单招语文卷作文命题有两大亮点:一是文体写作(“微写作”)让考生有话可说。命题作文“感谢有你”“美在身边”之所以得到广泛的认同,因其体现和强调了作文的“感恩”“美育”元素。在话题作文套题现象日益加剧的今日,对作文“情”“美”的重新审视显得尤为珍贵;另一亮点在于,“应用文写作”的设置凸显了中职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和“面向就业”,引导学生重视写作的应用性,立意很好,符合职教语文教学“服务性的课程”的定位,即服务于专业技能的需要,服务于学生将来就业。这种命题方式对中职语文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能够引导中职语文教师和学生更加关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纵观福建省近两年高职单招考试作文命题,可以清晰地看到福建省高职单招作文命题一脉相承的主旋律:紧密联系中职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背景,凸显“作文源于生活”和“面向就业”的理念。
   二、中职学考语文学科“微写作”的教学对策
   所谓的“微写作”即抓住现实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物,挖掘事物中包含的深刻含义或象征意义,借以揭示中心思想。“微写作”,可以是记叙描写,可以是说明介绍,也可以是议论抒情,篇幅短小,收放自如。“微写作”内容,可以是景物描写,也可以是场面描写;可以截取一个生活的横断面,也可以撒下几粒感情的珍珠,揭示某个道理,反映生活之美,奏出时代的主旋律。
   与传统大作文相比,中职学业水平考试中的“微写作”要求学生必须在20分钟左右完成300字左右的作文,同时要完整、清晰地呈现学生所要表达的内容,因此考场“微写作”,具有结构简洁、语句精炼、篇幅短小的特点,同时要求学生高效率完成写作。
   笔者认真研读了福建省近两年高职单招作文的命题方式、命题内容及命题要求,进而探讨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中职语文“微写作”的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写出真情实感
   言为心声,文以载道。真情实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想要写出真情实感的文字离不开观察。很多学生对观察的理解都比较浅显,觉得观察就是看,可很多时候,因为看得不认真、不系统,最终对看到的事物总感觉没有办法写出来,甚至连很多细节都不知道,于是编造“谎言”的写作便成了常态。笔者在教学《南州六月荔枝丹》时,让学生三言两语描述一下荔枝,很多学生只会说“荔枝是红色的,味道很甜”,最多是“荔枝外壳有点凹凸不平,味道甜里带酸”,至于荔枝的果肉、薄膜及果核,却不知道如何描述。可见,即使对极其熟悉的东西,学生也无话可说,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不会”观察。于是,笔者选取了文旦柚作为素材,录制了一段微视频,从柚子开花、结果到果实成熟,从成熟后的果皮、果肉到果核按一定的顺序做了一个系统的介绍,让学生知道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并准确表述出来。之后让学生完成写作。这次上交的“微作文”,虽篇幅不长,但相较于之前,学生都知道按照一定顺序,动用所有的感官去观察,并能将其描述出来。    又如一次考试作文,题目是“精彩的一瞬间”,很多学生都写了运动会的场面,但“精彩”不足。为了让学生学会观察,运动会时,笔者将学生分成5组,分组观察各个场景。笔者告诉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感受,就需要调动五官,用眼睛去看,不仅看运动员,还要看围观的同学以及啦啦队;用耳朵去听,听运动场上的各种呐喊声;同时让他们分步骤观察,并采访运动员,获知他们内心的感受。运动会后,学生重新提交作文,同第一次相比,无论是组织材料还是内容表达都有了质的飞跃。经过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掌握了观察的角度及观察的方法。
   (二)结合现有教材资源,开展“微写作”教学
   语文教材节选的文章多是经典之作,不但适合文本教学,而且适合作为微写作的资源。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将文本教学和写作训练相结合,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找到微写作的切入点,既不脱离文本空谈写作,又能让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讲授《最后的常春藤叶》时,笔者布置学生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去描写贝尔曼如何冒雨画出那最后一片叶子。学生在完成微写作过程中,能进一步感受到贝尔曼那看似邋遢外表下金子般的心。
   讲授《雨霖铃》时,笔者通过诵读、视频、沙画等形式创设了一个离别伤感的场面,然后让学生围绕词的上阕,尤其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写一段300字左右的“微作文”,做到“情景交融”。
   又比如,在讲授《雷雨》“突转”手法时,笔者将整堂课设计为“我是读者”“我是演员”“我是编辑”三个步骤,在“我是编辑”这个环节,为了让学生理解“突转”手法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笔者特意下载了一个短视频《一双皮鞋》,在课堂上只播放了一个开头,让学生使用“突转”手法,发挥想象去续写故事,让续写的故事情节符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笔者让学生将这些作品分享到班级群里,并让每位学生三言两语进行点评,这样的续写让学生充满了好奇,因为有趣,所以想写;因为想写,才写有所悟。
   (三)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
   首先要营造“乐写”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发现多数学生都对写作存在畏难情绪,却很喜欢在微信朋友圈、微博、QQ上晒图发文,抒发心情。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70%的学生喜欢在网络上留下自己的“足迹”,虽只是三言两语,但这种网络发文的习惯已经融入日常生活。鉴于此,笔者鼓励学生利用微博、微信、QQ平台开展微写作。中职学生写作能力相对薄弱,但他们也希望被认可和点赞,于是笔者在班级里建立自媒体交流平台,让大家把每天(每周)的“微作文”展示在平台上,并相互点评,笔者也参与点评,还定时将一些新闻热点、重要事件发在群里,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增加他们的信息储备。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收获点赞,他们的写作欲望大大增强了,“指尖写作”具有互动性,这种实时感、现场感以及快捷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
   其次,结合专业创设微情境,唤起写作灵感。中职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专业进行“微写作”。比如,在市场营销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笔者将班级学生分成四组,让他们小组合作,分别就莆田的美景、美食、名果、民俗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推介词。在美妆班上课时,笔者将学生分成新娘妆、晚宴妆、日常妆、舞台妆四组,要求每一组学生针对本组妆容特点,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并推選一位学生起来讲述。这样的专业情境创设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了学生“微作文”的写作能力。
   作为中职学校语文教师,笔者虔诚地希望,语文界的专家能更多地关注高职单招作文命题的改革方向和趋势,更希望有更多一线教师投入这个领域的探讨和研究。高职单招作文命题方向及教学对策的研究,应是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一项有价值的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黄路瑶.中职语文“微写作”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世界家苑·学术,2019(10).
   [2]朱虹.对开展中职语文微写作训练的几点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6(12).
   [3]蒋霓萍.学业水平测试背景下的中职语文“微写作”[J].考试周刊,2018(74).
   [4]陈莎.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的中职语文“微写作”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9(24).
其他文献
[摘 要] 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领域迅速形成了融合“互联网+”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职教之风。对新形势下融合“互联网+”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将“互联网+”深入融入教学过程中,研究汽车专业职业教育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及构成要素,对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体系进行探讨,对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有意义的探索。  [关 键 词] “互联网+”;汽车专业;职业教育;智慧
[摘 要] 济南泉文化是济南特有的地域文化,将泉文化融入高职简笔画教学中,不但能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简笔画水平、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高职简笔画教学模式、完善简笔画教学体系,还能以简笔画为传播载体,将当代教育与泉文化进行融合,有利于形成全新的文化保护和传承体系。  [关 键 词] 简笔画;泉文化;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 J2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
[摘 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中的渗透使我国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如今的教育课堂,不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学习更加感兴趣,同时还能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针对现代教育技术与中职
[摘 要]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以来,市场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因此,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有对能力的要求,同时也有对职业道德的要求。而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是每个会计人的必然条件,所以职业道德教育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变得尤为重要。阐述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分析了中职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会计职业道德;
[摘要]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为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中职语文的课程性质、教材特点、教学方式,决定了语文课程是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重要阵地。语文教师应牢固树立“课程思政”意识,充分挖掘课程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在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紧密结合。  [关键词] 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
[摘要] 数学是中职教育的重点学科,也是中职学生理解难度大、学习基础薄弱以及参与兴趣不足的难点学科。在智慧教育环境下,将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相融合,有效发挥多媒体的教学辅助优势,积极整合、重构中职数学教学体系,培养中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与数学逻辑,为全面促进中职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创造良好条件。以多媒体在中职数学教学趣味化妙用的现实意义为基础,从“尝趣”到“常趣”视角,提出了具体策略。  [关键词] 多
[摘 要] 跨境电子商务是一种典型的互联网与国际贸易相结合的新型贸易方式,各大中小企业可充分发挥跨境电子商务的优势,直接面对国际市场,有效降低商品的流通成本,并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当前,各大企业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高职院校要为其输送优秀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对现有的教学进行改进,改善课程体系,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获得提升。  [关 键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