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知识境域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hua511352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相信每位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都遇到过以下教学问题:地理课堂氛围单调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等等,这些教学问题同样也曾出现在笔者的地理课堂当中,并引发了笔者对于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与探索,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实践与分析,笔者针对中学地理教学中常见的上述问题提出了“教学知识境域化”这一教学思想及课堂教学模式,并据此对中学地理教學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知识境域化
  地理这一基础教育学科兼跨自然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主要对地理环境与人地关系进行分析与研究,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是从自然当中获取,因此,地理教育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翟秋白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实际生活中可以学习,只有实际生活能够教训人,只有实际生活能够产生社会思想。”由此可见,地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将理论性的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与实践切实地感受地理的存在与运用,并主动地从中学习地理知识,以期提高地理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率。此理论研究基础及教育愿想给予了笔者极大的教学启发,故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教学知识境域化”展开了如下研讨。
  一、 如何理解地理知识境域化
  何为地理知识境域化教学?“地理知识境域化教学”建立在教师科学认识社会、教育环境改变与发展基础之上,是地理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先进教育教学思想,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地理教学实践简单论述了地理知识境域化教学的两种常见实施方式,以供广大读者参考交流。
  其一,教师在地理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建设学习情境,如一定的生活场景、社会场景,以使得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并提高其接受地理知识的效率。
  其二,教师在讲解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为学生铺设问题情境或者思想语境,通过思维网络搭建学生个体进入知识并与知识对话的多样的路径,激发学生探究未知理论的欲望,并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经历进行有效地联结。
  二、 地理知识境域化教学在学生地理学习当中的意义
  地理知识境域化教学在学生地理学习当中有何意义呢?它如何推动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及学习能力的发展?
  首先,地理知识境域化教学的原则即联系实际生活与实践,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建构新知识并参与到活动当中,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断提高其实践能力,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理论知识扎实而实际动手能力欠缺与知识运用能力不足的缺陷。
  其次,中学地理教学境域化教学并不是实体的复现,而是简化的模拟,其以生动逼真的场景将枯燥的理论教学内容以情境化、问题化的方式进行编排与呈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学习与练习的情绪及情感的体验,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从根本上提高其课堂参与度,最终在整体上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最后,地理知识境域化教学这一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很容易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学习与研究的共同体,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及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思想比如火星:一颗火星会点燃另外一颗火星。一个深思熟虑的教师和班主任总是力求在集体中创造一种共同酷爱科学和渴求知识的气氛,使智力爱好成为一些线索,以其真挚的、复杂的关系——即思想的相互关系把一个个的学生连接在一起。”而地理知识境域化这种教学模式恰好为学生创设了利于其研究共同体内外的争论、协商和各种思想碰撞的支撑条件,使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得以更大限度地发挥其思考能力,这对其学习效率的提升大有裨益。
  三、 地理知识境域化教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
  地理知识境域化这一教学模式体现着教育工作者教学思想的变革,既是变革必然会有发展,那么,地理知识境域化教学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何作用呢?
  首先,地理知识境域化教学要求教师联系实际进行地理教学,其不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理论与现实脱节的教学问题,而且对教师教学观念及能力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其次,地理知识境域化教学更有利于教师发现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掌握教学效果,并据此对教学策略进行相应地调整,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最后,地理知识境域化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下内容陈旧的问题,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出的、出现的新问题进行解答,进而增强教师教学的时效性,对教师知识素养的提升与个人专业的深化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地理知识境域化这一教学思想产生于教学实践,同样也服务于教学实践,而教学过程中还会产生更多优秀的教学思想。笔者对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知识境域化进行了如上论述,希望能够为中学地理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参考文献:
  [1]杨旭昌.地理课程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案例的设计策略[J].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7(8):33.
  [2]王文涛.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活动设计[J].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7(10):47.
  [3]夏志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364-365.
  作者简介:
  黄建阳,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锁金分校。
其他文献
保存在中的、、、、这5篇歌颂周人开国祖先的诗篇,是我们汉民族的史诗.这组古老的诗篇用赋、比和排比等艺术手法,塑造了多个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身上主要表现了勤劳智慧、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综合分析法,通过对河南省普通高校独立学院武术课教学现状的研究与分析,提出将健身气功引入其武术课的建议。作为独立学院
文学现代性问题备受人们关注,同时,又让人们较为困惑。在研究文学时着手于文学现代性,对文学发展逻辑脉络具有良好的梳理作用。研究文学现代性中的生态处境时可从文学现代性角度
根据专业课教学的特点,从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在专业课中如何分配授课学时数,安排教学内容及选取教材等.
表面自信的背后其实是不自信rn现在中国表面上好像很有自信,特别是网上有些言论,觉得自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作为一个国家,对整个社会而言,中国现在的问题恰恰是缺乏自信.
摘要:改革的实施使得新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当今教学运用存在浅层化的问题,本文就如何采取教学策略改善高中历史教学展开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新史观;历史教学;教学运用  素质教育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创造以及实践能力,新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也逐步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新史观能够促进素质教育得以不断进步。历史观是历史解释模式,是关于历史的法则性概念,传统的史观是唯物史观、革命
一场盛大的T台表演,除了服装本身的精彩之外,还必须通过舞台调度、灯光调节、背景音乐、队形编排等各个功能的完美配合才能成功。但最吸引观众,并直接影响整体的效果是一个模型,
摘要: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指教师通过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使学生达到在知识与技能上有所收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有所提高、过程与方法有所进步。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及本校高效课堂实施的教学体会,将从集体备课、让学生整个“身心”动起来、制定检测机制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集体备课;学生身心;历史高效课堂  2002年开始的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15个春秋,我们手中的课标由2001版升级到20
学生们在学习大学英语课程时付出很多努力却效果不明显。本文在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后,认为是思维能力训练的不足导致了这一问题,提出在课堂上引入形式多样的教学
通过广告设计元素在公共设施中的应用,从视觉感上给人一种艺术的气息,同时又没有失掉他原有本身的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