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浮躁到理性:数字出版将迎来云出版时代

来源 :商务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ejo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伴随着亚马逊Kindle的横空出世,数字出版打破多年沉寂,开始浮出水面进入大众视野。2009年,Kindle的热销让电子书成为当年IT界最热门的词汇,数字出版迎来了发展的拐点。所有人都在硬件上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一拥而上。
  而当美国最著名的主流大报《纽约时报》掌门人苏兹贝格2010年9月宣布,可能将在2015年停止出印刷版转为网络发行,有关纸媒即将死亡的说法显得越发真实。与此同时,苹果公司推出了平板电脑iPad,这种如同普通书本一般大小的触摸式电脑杀入市场后,本来已经被电子书阅读器点燃战火的国内市场进一步沸腾,有人断定,“无纸阅读”时代马上就要到来。在2009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来自世界各地的840位出版业内人士就曾预测纸书将在2018年彻底被“电子书”取代。
  数字出版的潮流已经不可阻挡,我们要大胆地去拥抱。
  
  光做硬件没出路
  
  每天在地铁上翻看报纸的人越来越少,拿着手机和电子阅读器阅读的人越来越多。在国内,几乎跟电子生产或者网络书籍沾点边的企业都进入了电子书阅读器市场,并将热情倾注在个人终端的硬件生产上。但实际上我觉得很多人没有想清楚。
  阅读器终端的兴起确实对数字出版产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光卖硬件,如果没有内容,就是无米之炊。大家一股脑都去做硬件,最终就会像手机、电脑一样,是一场血拼,很多人轰轰烈烈进来,最后就会轰轰烈烈倒下,剩下的玩家不会太多。
  正因为看到了这点,所以就在人们热情高涨的2009年,我在深圳的文博会上就发出了只做硬件没有出路的警示:基于E-INK技术的电子阅读器在短期内不会有特别大的市场,没有好的正版内容,只靠卖设备、靠下载盗版内容的模式不可能长久,蓝海很快就会成红海,剩下的只能是一场价格的惨烈血拼。而如今电子书阅读器市场的发展情况印证了我当时的观点,现在国内几乎所有只做硬件的厂商都非常艰难。
  
  商业模式才是王道
  
  数字出版产业要真正健康的发展,必须要把内容(可以出版的作品)、通道(电信、移动等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服务商),以及个人终端(阅读器、手机、PSP、平板电脑等产品)这几个环节的关系处理好。如果没有足够的内容,阅读器毫无意义;如果和运营商达不成合作,那所有的内容通道就不通畅。总体上,阅读器是一个硬件,硬件的技术门槛总会被攻克,阅读器要做得好,就必须要跟运营商以及内容紧密联合。真正形成“内容服务+通道+终端”的商业模式,才是数字出版发展的长久之计。
  亚马逊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作为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拥有庞大的图书报纸期刊等内容资源,有能力为电子阅读器用户提供丰富的内容资源支持,使电子阅读器不再是个资源匮乏的终端设备。在多年的电子商务平台运营中,亚马逊与内容提供商和运营商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基础,不仅能够拿到最新、最好的内容资源,而且能够提供良好的运营服务。用户购买了亚马逊Kindle阅读器后,就可以随时随地在线购买和下载书籍,而且可以实现Pc端、手机端、Kindle端的信息同步,阅读体验非常棒。
  因此,无论是数字出版还是传统出版,媒体的本质不变,都是内容和渠道相结合的产物,而其中内容又占主导位置。内容服务平台的重要性一直大大超过电子阅读器,因为阅读器只需购买一次就能长期使用,而书籍等内容资源却可以源源不断产生、销售,所以拥有版权的数字内容和技术服务才会拥有数字出版的未来。仅仅只做电子书阅读器终端的厂商将没有出路,一大批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将会被市场淘汰。
  
  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数字出版代表着未来,但从目前国内的发展情况来看,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法律和法规的完善是首当其冲的。互联网发展这么多年后,我们在数字版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还是显得滞后,没有在立法层面得到很好的解决。
  内容格式等标准也需要统一。版权机构、终端厂商和运营商都分别自己去拿内容,很多都只生成了自有格式,要想在不同终端上阅读这些内容,就要在系统里安装各种reader软件,加大了内容重复加工的成本。这样的封闭格式导致内容资源的利用率低下,不能让更多不同阅读终端的用户平等拥有所有内容。即使有一些开放格式,也不能让所有终端都能够适配。
  行业联盟需要建立。联盟应包括作家、出版机构、运营商、硬件厂商和技术提供商等产业链上的参与者,共同研究解决基于中文的格式标准、版权保护标准以及定价原则,建立行业自律和规范,推动政府立法和提供资金扶持,形成一个行业参与者共赢的商业模式。
  产业链要形成有效分工,各司其职。内容提供商、终端硬件厂商、通道运营商谁都想做老大,缺乏合作、各自为政的局面需要改变。有业内人士就曾指出,尤其是运营商要摆正位置,做好通道,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所幸国家在打击盗版、维护版权、建立标准等方面正在不断加大力度。工信部于2010年成立了电子书标准工作组,按照硬件、交互和格式三大领域来制定数字出版的相关标准。
  
  未来属于云出版
  
  云计算正席卷IT界,而对于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出版来说,进入云出版时代已不遥远。云计算为数字出版技术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技术方案会更加成熟,数字内容和平台建设将与用户需求更好结合,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和数据服务将为传统出版机构提供转型的出路。
  终端阅读器的浮华似昙花一现,数字出版的未来需要有理性的观察。拥有内容资源的传统出版社正在迈开理性的步伐,他们开始与一些知名的数字出版技术公司进行合作,组建全新的数字出版公司,发挥各自的优势,扮演好产业链中的角色。
  积极转型的传统出版社开始进军网络书城、电子报刊,希望把自己的内容平台优势利用起来,但是他们缺乏技术和服务平台,通过与产业链内的数字出版技术公司合作获得技术和平台服务,能大大节省成本和时间。有出版界的官员表示,随着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的加深,运营商摆正定位做好通道服务,中国的云出皈联盟将得以建立。
其他文献
最近一个多月来发生在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和美国知名科技博客Gizmodo.com之间的故事很有意思,这是一个真实的、正在发生的关于新闻操作规范和自由的界限的故事。它涉及到一些很复杂的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几篇观察中陆续把我对这件事的最新所知和不一定成熟的所想记录下来。  在这第一篇观察中,我先交代一件事的来龙去脉,综合媒体披露的信息,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今年3月25日,苹果公司的一名工程师
期刊
1月7日凌晨,一封由Groupon公司副总裁Mads Faurholt发出的招聘邮件流传于互联网,对象是哈佛商学院的学生。该邮件泄露了Groupon有意进入中国的计划。Mads Faurholt写到,该公司正在寻找有才能的人加入,并计划3个月内将中国区员工总数增至1000人。  2008年11月,团购网站Groupon在美国上线。凭借清晰的营利模式、迅速的地域扩张及资金支持,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赢利
摘 要: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打造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制造业的重大战略。在当前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的背景下,通才、全才培养方式已不适合时代的要求。只有打造特色专才,才能实现弯道超车,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规划。要有效实施特色专才的培养,需要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落实措施。特色专才培养必须通过校企的深度合作,现代学徒制对于特色专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特色专才的培养需要学校、企业、政府共同做出努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2010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该意见进一步强调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