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大鳄对话舒朗时尚

来源 :纺织服装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xw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30日,世界顶尖艺术设计院校“美国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时装学院院长Simon Collins,到访山东舒朗服装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舒朗受到了Simon高度评价,两人一见如故。来自全国近15家媒体记者向Simon提出了中国服装业一些深层次问题,Simon的专业与智慧让大家折服。


  开放心态 尊重设计
  参观舒朗公司后,Simon抑制不住惊喜之情:“来到舒朗之后,看到了一个不太一样的状态,因为在这之前到过中国宁波、香港等地大大小小200多家企业,其中也看到了一些设计部门和空间,但都没有像舒朗这么漂亮的工作空间,而且有这么多的设计人员在工作。一个时装公司创新的基因和关键就在于设计部门的运作,所以我觉得舒朗对于设计研发的重视,必将引领企业迈向更加卓越的高度。”
  对于想让品牌走向国际的中国企业,Simon建议首先要建立国际化的思维,要忘记自己是个中国的品牌,要用国际化的角度来思考品牌发展的问题。其次要了解所推广产品的地区,因为这个品牌在中国是成功的,可以做得很好,但并不意味着在世界其他地方就能够做得很棒,因为不同地区的消费群会有很大区别,需要深入了解当地市场。再就是要有自己的设计基因,加上国际化的思维,这几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做好国际化的品牌。这与舒朗董事长吴健民所倡导的开放性心态和国际化视野的观点不谋而合,吴健民认为真正的设计语言应该是普世的、全球性的,容纳各种不同文化的撞击,融入世界语言诠释时尚,以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语言做设计,才能做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全球产品。
  把设计学院打造成时尚品牌
  在交流中,Simon与大家分享了帕森斯建校理念、如何培养优秀设计人才、服装设计如何与市场结合等,他的人才国际化、培养设计人才会思考会表达内心、没有时尚历史包袱的中国设计师的创新潜力无限等观点让在场的人们领略到了大师的高度和深度。
  Simon表示,这一次与舒朗“大胡子”、董事长吴健民的会面也会让他难忘,他从“大胡子”身上看到了舒朗超前的视野与全球化的大思维,具有未来做成国际化品牌的无限可能性与潜力。
  据悉,Simon从事服装设计专业20余年,是耐克、杰尼亚、拉夫·劳伦、斐乐等多个世界知名品牌的设计总监及创意总监。帕森斯1896年成立,是国际顶尖设计院校,位居世界服装类设计院校之首,培养了全球无数时尚名人,Gucci现任首席设计师Tom Ford,Donna Karan、山本耀司,为Louis Vuitton注入新活力的时尚顽童Marc Jacobs,全球最著名的摄影师Steve Meisel,都毕业于该校。在过去五六年时间里,是Simon把帕森斯设计学院打造成了一个国际顶级品牌。
  对话Simon Collins
  TAweekly:中国设计院校应该向国际设计院校学习什么?
  Simon:中国院校要开阔自己的视野,不要总想着自己是中国的,设计师也要有国际化的视野,不局限自己。另外,帕森斯非常在意学生的本质,了解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想表达什么。在沟通的基础上,尽量让学生表达自己,这才是时装设计的本质。
  TAweekly:越来越多中国服装企业把设计研发中心设在米兰、纽约等时尚之都,起用国际设计师,并采取多品牌战略运营模式,您是如何看待这些举动的?
  Simon:在米兰等城市设办事处或设计中心不是难事,只要有钱都可以做到,但不代表这就是一个好的设计公司或时装公司。比如今天参观的舒朗总部,给设计师、版型师提供了非常好的工作空间,有良好的创造和设计环境,说明企业对设计思维的尊重与重视,这是一个服装企业成功的关键。
  TAweekly:在您看来,中国设计师有什么优点与不足,您有何建议?
  Simon:我很难评价中国设计师的优点与不足。中国的时装史还比较年轻,设计师会注重服装设计的材料、色彩等细节,比较少会跳出来看设计的整体感觉;另一方面也因为年轻,中国设计师极具创新精神,有全新的视野,没有历史的包袱与局限。
  TAweekly:作为世界四大服装设计学院之首,请分享下帕森斯的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方式。
  Simon:帕森斯的教学理念和教育哲学是,创造漂亮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此外,我们不教学生如何去设计,或者评价他们设计的好坏。我们教学生去问问题,让他们不断地思考、去问聪明的问题。
  TAweekly:对想打入国际高端市场的中国服装企业有何建议?
  Simon:中国品牌要建立国际化的思维,首先忘记自己是中国的品牌;第二要了解目标地区,不同地区的消费群会有很大区别,要深入了解当地市场,有自己的设计基因,有国际化的思维。
其他文献
6月3日,旭化成·中国时装设计师创意大奖获奖设计师评选在北京揭晓。当选“旭化成·中国大奖”2014春夏系列获奖的设计师是来自香港的 June 3, Asahi Kasei · China Fashio
期刊
越来越多微电影的出现正成为一种流行时尚,美棉也期望借助微电影将“真我”的生活理念更直接地传递给消费者,希望大家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保持和享受最真实的自我和生活。 The
期刊
巴西纺织品服装加工历史悠久,目前仍是世界第四大纺织制造大国。但是过去数年中,巴西货币增值速度过快,使得本来居高不下的物价、成本变得更高。有当地纺织行业人士表示,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相比,巴西纺织业面临很大的竞争。  ·危 机·国内抵御 国外反击  目前,巴西纺织服装产业正面临两种挑战:纺织品服装大量进口以及不断上涨的劳动力、能源成本。这两种挑战产生的串联效应使越来越多的工厂或是关闭或是选择周边
期刊
期刊
姚依莉,一名普通的缝纫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用勤劳和智慧诠释了对岗位的热爱,对企业的责任、对社会的奉献,绽放出当代女性最迷人的光芒。  从缝纫工成长为省优秀农民工  1998年7月,因为家境贫寒,姚依莉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背着行囊,带着花季的梦想和家人的嘱咐,历经长途跋涉,踏入了常熟这片土地。人生地不熟,也没有出过远门的她,初到常熟进入波司登公司上班后,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刚从学校毕业,学历
期刊
仅过去一年,格局又大变。这种变化除了来自企业、行业的调整,更多地来自于企业家的思想领域,也正是在这个看不见的领域,改变未来的力量就酝酿于此。  “逡巡便可见波浪,咫尺不能知浅深。”近期,我们的团队在深入走访了众多纺机企业之后,深刻感受到:纺织这个千百年来的传统行业,正涌动着一股“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新能量。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已经意识到,要赶超国外领先的纺机同行,就必须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寻找全新路径来奇
期刊
纺织行业的发展速度、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纺织机械的技术进步状况,与此同时,纺机行业的发展又必须以纺织行业的现实需求为基石.不论是棉纺行业当前所背负的原料压力,还是
期刊
期刊
吴江东亮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海鹏是参团的代表之一,韩国企业的科学化管理、高素质的员工以及完善的产品开发系统,成了他此行最大的收获。  如今,企业家出国考察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鲜事,但正处在转型期的纺织行业企业家在出国考察时又有着哪些特殊的体会和感悟?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的企业家出访国外是在摸索经验、学习新知,那么当代中青年纺织企业的主力军更关注国外企业的哪些方面?  规模不等于效益  这不是周海鹏第一次
期刊
今年6~9月,《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面临“中期评估”。作为2012年纺织行业子行业中工业总产值增速之首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除了数据上的节节攀升外,行业企业在软实力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诸多成绩。虽然企业做法各不相同,但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经验,通过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似乎成了企业心照不宣的典型强企理念。  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作为纺织行业内技术密集型行业,业内企业管理方式也渐渐从最初的经验型管理逐渐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