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我国刑事审判证据制度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duo5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证据是司法机关在刑事案件审理工作中判断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及对其犯罪行为进行判决的直接依据。我国法律对于刑事案件证据的调查、举证、质证、采信等有着明确的规定。完善我国刑事案件证据制度体系,对于切实防范刑讯逼供等恶性行为,维护司法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我国刑事案件证据体系的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研究刑讯逼供等恶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体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刑事案件 证据 刑讯逼供
  作者简介:曾风,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0-052-01
  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问题是诉讼的核心问题,全部诉讼活动实际上都是围绕证据的搜集和运用进行。证据是司法机关在刑事案件审理工作中判断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及对其犯罪行为进行判决的直接依据。我国《刑法》、《刑诉法》对于刑事案件的证据形式有着十分明确的规定。按照法律规定,刑事案件证据共有七种:(1)书证;(2)物证;(3)视听资料;(4)证人证言;(5)当事人的陈述;(6)鉴定结论;(7)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豍。
  对于司法机关审理刑事案件来说,以上几种证据形式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我国的刑事审判证据制度体系却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必须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
  一、我国现行刑事审判证据制度体系面临的突出问题
  应当说,我国现行刑事审判证据制度体系主要面临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刑事案件取证工作面临较大困难。刑事案件的调查取证工作是刑事案件审理工作的基础。刑事案件调查取证困难,一方面是指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前期立案侦查阶段面临着取证困难,另一方面也指犯罪嫌疑人的法定委托人在刑事诉讼工作前期进行的调查取证准备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特别是对于犯罪嫌疑人的法定委托人来说,需要在掌握和占有大量证据的基础之上,才可能做出对犯罪嫌疑人有利的法庭辩护,而这对于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与公安机关不同,犯罪嫌疑人的法定委托人不具有取证的强制力保证,其与公安机关的取证行为存在严重的不对等,不利于保护现行刑事审判证据制度的公正性。
  2.刑事案件审判证据形式效力不对等。虽然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各证据形式的效力具有一致性,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还是长期存在“重口供、轻其他”的情况,也就是说,各级法院对于口供的采信程度要大于其他证据形式。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口供是犯罪嫌疑人亲口说出,对于案件的审理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也受到我国古代法制思想的影响,同时也是刑讯逼供等恶性行为产生的直接根源。
  3.刑事审判证据制度的辨别机制不健全。虽然法律规定了刑事案件审理可采信的证据形式,但是对于这些证据形式的辨别问题却缺少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对于死刑、死刑缓期执行及无期徒刑等严重刑事案件审判过程中的证据,没有明确的辨别和区分标准,这样非常容易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
  二、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案件审判证据制度体系的重要意义
  1.完善我国刑事案件审理证据制度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刑事案件的社会危害性极大,刑事案件的审理判决工作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完善我国现行刑事案件审判证据制度,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刑事案件审理工作的质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原则,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完善我国刑事案件审理证据制度可以有效地避免刑讯逼供等恶性行为。刑讯逼供是指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调查过程中,采取暴力或非暴力的手段,从犯罪嫌疑人口中获取认定其有罪的口供。刑讯逼供行为是建立在有罪推定原则及“重口供”原则基础之上的,是严重影响司法公正和损害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恶性犯罪行为豎。经过完善和修订以后,司法机关在刑事审判过程中会全面采信有效的证据类型,就从源头上避免了刑讯逼供等恶性行为的出现。
  3.完善刑事案件审判证据制度有利于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在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享有法律规定的合法权益,这些权益包括申诉权、辩护权、人身权等等。通过完善刑事案件审判证据制度体系,能够有效地推动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在案件调查、审理及判决阶段分别形成有效地保护措施。
  三、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案件审判证据制度体系的若干思考
  1.全面提高其他证据类型的有效性。今后,司法机关在审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要逐步提高除口供外其他证据形式的采信力度,并以此作为案件判决审理的直接依据。在案件审理调查阶段,也可以运用科技手段,在物证、书证、勘验报告等证据中加大调查取证力度。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刑事案件审理工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刑讯逼供等恶性行为的出现。
  2.提高刑事案件证据辨别制度的有效性。为了提高刑事案件证据辨别制度的有效性,最高法、最高检等部门于近期联合出台了《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以此作为死刑等恶性刑事案件审理判决证据辨别制度的补充规定,这样就直接完善了死刑等刑事案件审理工作证据制度,提高了案件审理的准确性。笔者认为,今后一个阶段,有关部门也应就其他刑事案件证据辨别问题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和规定,以此全面提高我国刑事案件审理工作水平。
  3.提高刑事案件取证收集工作的有效性。今后,司法机关要充分利用刑事案件证据取证收集制度,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引导公民积极主动地配合司法机关参与证据收集及取证工作。另一方面,公民也要积极配合犯罪嫌疑人的法定委托人和代理人进行证据收集工作,使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和实现。
  注释:
  豍崔敏主编.刑事诉讼与证据运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豎张传伟.刑讯逼供及遏制对策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其他文献
摘 要 我国实行检察一体制既有其法律上的渊源,也有其维护法制统一实施的意义,但过于注重上命下达的完全的检察一体制有可能限制到检察官的独立权力的行使,不利于检察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了弥补其不足,扩大检察官的权限,我国实行了主诉检察官制度,该制度实行至今有收获,也曝露出不少缺点,因此有必要从法律规制、激励机制度、监督机制等多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 检察一体制 检察独立 主诉检察官  作者简介:李红琳,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被动地学习英语,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其他知识知之甚少,缺乏趣味性和积极性,从而产生厌学情绪,英语成绩自然也不会提高。为
摘 要: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学目的不单单指掌握语言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小学语文作文训练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不断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不但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和学习等多方面共同提升。想象力是智力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想象能力  想象能力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丰富的想象力人们可以对
[摘要]温州鼓词,又称瑞安鼓词,当之无愧的地方曲艺奇葩,并被评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脱胎于旧社会的民间艺术,在新文艺浪潮的冲击下生存空间日渐狭窄,所以,探究其未来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温州鼓词 生存现状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107-01一、温州鼓词的生存现状  (一)鼓词
数学学科特点决定了要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就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要求。其具体做
城市道路路段上公交线路数,直接影响着公交服务水平.本文针对路段上公交线路重复性问题,以安宁市公交为例,对公交线路所行驶道路进行编号,建立矩阵模型计算路段上公交线路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性交际用语,它的使用日益广泛。英语学科在基础教育中是重要的学习科目之一,占有重要地位。但我国广大农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很多学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格言”。我们也经常听到学生说:“我最怕写作文了,每次布置作文我就不知道写什么好。”作文对于学生来说确实是个
在现代社会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与方法的实践指导,同时也为社会进步、民族和谐、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等相应的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了科学的论证依
摘 要:当前新课程改革正不断深入和发展,不同学科、不同阶段的教学环境都在悄然改变,高中语文写作非常重要,它不仅与高中生未来的高考写作直接相关,同时也承担着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责任,小组合作教学法的应用不仅可以激发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同时也能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改善写作教学的整体环境,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小组合作;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应用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