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杰: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鼓与呼”

来源 :民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h888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紫檀雕刻第一人”,是屠杰最为人所熟知的身份。他的紫檀雕刻造诣在界内公认,多年来,他的诸多作品在国内和国际上分别荣获最高奖项。有人这样评价:“他的紫檀雕刻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突破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樊篱,开辟了紫檀艺术雕刻的新境地……”
  在艺术家之外,屠杰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民进中央委员。这对他来说,除了自己创作紫檀艺术雕刻精品,以自己的技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作贡献外,还有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和空间,可以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屠杰非常珍视这个身份,他说:“作为民进中央委员,责任心和使命感常常让我从更广、更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为了能不负使命,无论工作再多再忙,他都坚持做好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努力履行参政党成员的职责。2008年,他开始担任全国政协委员,6年来共提交40多项提案建议,特别是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屠杰很关注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中的文化建设问题。他多次参与对城市旧区改造考察,发现许多地方的城市化只具其表、不具其里,例如,有些人专注于建楼宇、建经济园区,或者生搬硬套国外的人文景观,而置民族传统文化于不顾,在拆除旧建筑的同时,毁掉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文化遗存。对此屠杰焦虑不安。他想告诉大家,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而其中,同步推进城市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经过深入调研和思考,他在去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要把文化建设纳入国家城镇化进程。
  当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屠杰认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设立中国艺术院和艺术院院士的时机日益成熟。他提出,中国艺术院应该是中国艺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中国艺术院院士应该是在艺术方面享有世界声誉和影响力且做出辉煌成就和重大贡献的,是中国艺术界的杰出代表。
  屠杰认为,文化是属于大众的,文化只有为人民大众所欢迎,并服务于人民大众,才有生命力。因此,他曾在提案中反复强调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努力建设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使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变一些城市群众性的文化馆、图书馆、艺术馆、展览馆公共财政投入不足、文化阵地流失的现状。
  作为当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紫檀雕刻)代表性传承人,屠杰对演绎中华元素,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有着自己独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理念。他认为文化是活的生命,只有发展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只有对外传播,才有影响力,有了强大的影响力,国之强大才有对世界的震撼。因此,文化不仅需要积淀,而且需要振兴,需要创新。作为一名为国家和民族命运而奋斗的艺术家,屠杰将在广袤的历史舞台上留下自己的足迹,点亮生命之光。
  (杨宗麟)
其他文献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成立社区服务组织联合会的确是不错的设想……”  2013年9月1日下午,安庆市民政局会议室气氛热烈,安庆民进“关于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和“空巢老人养老问题”联合调研组,与市民政局、市老龄委办公室以及迎江区民政局、社居委等单位的同志进行座谈,就进一步推进安庆市社区组织的健康发展和破解空巢老人所面临现实困难的途径进行探讨。这是安庆民
摘要:《毕业典礼之夜》通过交叉的画面与平行的思想组成了小说精心的结构安排,以两者间的离心力和向心力构成的张力和内驱力,生动形象深刻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学校只向学生灌输知识,却忽视了他们道德情操的培养,使他们变成枯燥而自私的人。这一主题对当今应试教育风头正盛的我国无疑具有现实的启发教育意义。  关键词:交叉的画面;平行的思想;《毕业典礼之夜》;道德情操    古今杰出的艺术家都十分重视作品的结构安排
[摘要]周恩来在领导和组织中国多边外交活动中,明确提出了中国参与多边外交的价值取向,即维护世界和平、主张国际正义、谋求协商和解。周恩来多边外交思想的价值取向在改革开放后更加明晰,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当今中国多边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  [关键词]中国外交 周恩来 多边外交 价值取向    多边外交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对多边外交的价值判断却因国家而异,因形势变化而不同。通常情
7月12日,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在中山纪念堂隆重举行广州民进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民进广东省委会主委陶凯元,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唐晓萍,中共广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明德,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嘉极,广州市政协副主席杨建成,民进广州市委会主委龚辉出席纪念大会。广州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社会主义学院、市参事室和市台联主要负责人,
9月27日,民进广州市委会在广州举行《崇正树德 清风亮节:许崇清纪念文集》暨《纪念广州民进成立六十周年艺术作品集》首发式。民进广东省委会副主委胡献,中共广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梁龄之,广州市政协原副主席司徒梅芳,民盟广东省委会、广州市各民主党派市委会代表,许崇清家属,中山大学代表应邀到会。民进广州市委会主委龚辉,副主委叶献民、江东、徐兆东、周济光、何冰,秘书长梁燕,民进广州市委会机关工作人员及民进广州
摘 要:在汉语言文化语境中,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始终或隐或显贯穿着“言意之辨”问题,而魏晋时期“言意之辨”哲学命题的凝成与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相关文艺思想的表述是其演进的重要隘口。陆机“意—物”“文—意”的龃龉、刘勰的“翻空”“征实”的两难触及了文艺创作的困境,其化解文艺困境的方略至今仍有重大的文艺美学启示意义。与西方现代美学中“语言的牢笼”“语言乌托邦”或“审美乌托邦”等概念不同,中国古典
摘 要:台湾作家钟理和1941年从沈阳迁移到北平,他怀着成为“中国作家”的美梦,投入到华北沦陷区文坛书写“乡土”的创作洪流之中。钟理和本着“说明事實”的目的,叙写台籍居民在沦陷区北平生活真实的体验与感受。“异乡人”的视角,使他在描绘北平市井人生时虽难免显得“不接地气”,但这种“隔膜感”与“疏离感”,在“乡土文学”的历史语境下,反而成为他这个时期文学创作最有个人色彩和时代意味的形式特征。  关键词:
摘要:辛亥鼎革以后,士大夫们面临着人生出处的艰难选择。在“忠清”与“出仕民国”的立场背后,体现为“清遗民”出处选择的多元性,也透露出清遗民历史境遇的特殊性和心态的复杂性。面对王纲解纽、政局翻覆、文化失语的时代环境,陈三立坚守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道统”精神。通过个人的自爱、自重来彰显道义,扶树道教,承传儒素,呼唤出独立自主精神的文化人。同时,在处理“前清”与“民国”关系上树立典范,为传统知识分子辟出
【摘要】欧陆激进政治哲学在晚近三十年的发展,受益于拉康主义精神分析良多,齐泽克、拉克劳、巴迪欧等皆是该浪潮的领军人物。本论文通过对“大他者”、“精神错乱”、“症状”等拉康学说诸核心概念的一个深入分析,尝试揭开拉康主义精神分析本身所内含的一种激进政治哲学路向,并进一步将其同从柏拉图到利奥·施特劳斯的古典政治哲学做一个并置性分析,从而厘清政治哲学内部保守与激进这两个路向以及彼此转化的可能性。  【关键
摘 要:《中国佬》是杰克·伦敦小说中汉译形象反差最大的一部。1928年,最早的汉译本《一字狱》作为“官民对立”视野下呼唤“野性”和进行国民性批判的重要文本出现在中国读者的视野中;全面抗战爆发后,艾芜的重新解读将小说的矛盾焦点转移至“民族压迫”层面;到20世纪80年代,受“东方主义”批评话语的影响,学界再度对该小说进行阐释,开始强调其“种族主义”特性。在这一过程中,杰克·伦敦的汉译形象也经历了“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