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科汇纂》的手法复位图谱与歌诀

来源 :中华医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yly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名医胡廷光撰写的《伤科汇纂》是一部综合性伤科专著,该书收录了16幅手法复位图,每图之中均记有五言歌诀1首,另在卷3载七言歌诀9首与之互为补充.图谱生动形象、歌诀言简意赅,二者相配,便于模仿、记诵,对伤科手法复位技术的传承和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郑观应(1842-1922)是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郑氏在商务之余,喜好医学,对中医养生及在近代传入中国的西医卫生保健知识均有涉猎.这些内容集中体现在郑氏编著的<中外卫生要旨>一书中.郑氏在此书中从精神调摄、饮食调养、日常起居和运动方法等方面论述了其对卫生保健知识的认识。
“后浪”医史论坛第3期于2011年12月25日下午在北京中青记者之家宾馆8楼会议室举行,主题为“中药药性理论的历史溯源与现代认识”。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青年学者胡颖种为会议主持人。
期刊
2010年11月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史系主任、医史学及历史学教授John Harley Warner教授来北京大学进行学术访问,期间参加了一系列学术活动,简要介绍如下:
期刊
期刊
虽然外科医学在实践上与内科医学一样古老,但在英国,直到近代早期,外科医生根本算不上是正规的医生(当时毕业于牛津、剑桥的内科医生被看作是正规医生).外科医学的显著特点是它涉及到切割、手术等处理人体外部的不适.外科医生的职责是进行手术,接合骨折、治疗意外伤害、皮肤病及妇科疾病.外科行业在麻醉技术发明之前(甚至之后)都要求速度、灵巧、力气和专门技术。
期刊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A MEDICAL BOARD,简称CMB)成立于1914年11月,是从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独立出来,专门资助中国及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医学护理教育、医学研究及公共卫生事业的基金会。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为中国现代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及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巨额资助。
期刊
公共医疗系统的建立是近代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重要的一页.台湾地区的中医保险制度比西方医疗保险制度的成熟为晚.劳工保险、公务人员保险、农民健康保险中都建立了中医医疗给付制度,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充分肯定传统中医药对人类的重要贡献,台湾地区的中医公共医疗保险给付的经验,对世界各国卫生政策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福建的近代中医教育始于“三山医学传习所”.该传习所由福建名医陈登铠创办,1911年11月获得内务部批准,1917年8月5日正式开所.陈氏在传习所成立之前,即已开始编写相关教材,并为后来的传习所采用.传习所学制4年,每学年3个学期,开设课程23门,中西医皆有.不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材编写,都体现了陈氏“以中医为本,据西医为补助”的理念.这也反映了当时中西医汇通的时代趋势。
天花,这种曾经是历史上最凶险的传染病夺去了地球上5亿人的生命.它留给人类可怕的回忆,生命在它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它带给人们痛苦的记忆,侥幸生存者脸上的疤痕成为天花的见证.战胜天花成为人类曾经的梦想.充满智慧的中国人最早发明了人痘接种术,使之成为对抗天花的武器.这种方法在中国周边传播,辗转传至遥远的英国.英国乡村医生贞纳成为人痘接种术的受益者,并因发明牛痘接种法成为世界上家喻户晓的人物。
期刊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就是经皮穿刺周围动脉,将球囊导管及(或)支架等治疗器械送至冠状动脉,扩张、疏通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一种心脏导管治疗技术。从1977年,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的实施至今已30余年。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挽救冠心病患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仍有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