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带宽需求的迅速提升,中国无线电频率的划分与分配迎来了新的挑战。
无线电频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拥挤过,曾经被认为几乎是具有无限容量的无线电频率,正在被蜂拥而至的智能手机和其他无线设备抢占。各种无线新技术的不断涌现,RFID、UWB和ZigBee等近距离无线技术,Wi—Fi、wiMAX等宽带无线局域网技术,CMMB、DVB-H等广播电视接入技术,3G/4G等蜂窝接人技术,这些都为频率的划分和分配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从无线电管理的角度,无线电系统的使用要经过频率划分、频率分配、频率指配等阶段,代表了对业务、部门、电台的频率使用方案。频率的划分主要和提供给用户的业务种类及预测的业务量有关,目前国际上对0-275GHz频率进行了划分:甚低频段,低于1GHz,穿透能力强,覆盖大,主要用于公众服务;低频段,1~3.5GHz,传播特性好,主要用于商业服务,中频段,3.5~25GHz,移动性差,主要用于高速通信和空间通信,高频段,高于25GHz,实现成本高,部分产品正在开发中。
而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部署,以及智能移动设备的激增,对3G频带的规划也就尤为引入注意。国际电信联盟(ITU)依3G概念制订了IMT-2000标准,而目前国际上已基本完成了对第三/四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和IMT-Advanced)的频率划分工作。结合中国国情,国家无线电管理局也已完成了中国3G的频率划分方案。中国的频率使用单位主要包括了电信运营商、广电总局、国家气象局等,需要根据频段范围不同收取不同使用费用或免费。
有业内专家表示,移动运营商对频谱的需求除了要考虑市场需求外,还要考虑到技术的发展,申请的频率资源必须充足,应满足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内业务发展的需要。另外每个运营商的各载频应该相邻,这样载频间干扰可由各运营商自行解决,减少运营商间的纠纷。
从用户角度来说,移动通信无论是2G、3G还是未来的4G,最终的服务体验才是消费者最关注的,因此运营商不应该因用户数量的增加而降低服务质量,这就要求移动运营商的频率资源充足。
无线电频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拥挤过,曾经被认为几乎是具有无限容量的无线电频率,正在被蜂拥而至的智能手机和其他无线设备抢占。各种无线新技术的不断涌现,RFID、UWB和ZigBee等近距离无线技术,Wi—Fi、wiMAX等宽带无线局域网技术,CMMB、DVB-H等广播电视接入技术,3G/4G等蜂窝接人技术,这些都为频率的划分和分配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从无线电管理的角度,无线电系统的使用要经过频率划分、频率分配、频率指配等阶段,代表了对业务、部门、电台的频率使用方案。频率的划分主要和提供给用户的业务种类及预测的业务量有关,目前国际上对0-275GHz频率进行了划分:甚低频段,低于1GHz,穿透能力强,覆盖大,主要用于公众服务;低频段,1~3.5GHz,传播特性好,主要用于商业服务,中频段,3.5~25GHz,移动性差,主要用于高速通信和空间通信,高频段,高于25GHz,实现成本高,部分产品正在开发中。
而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部署,以及智能移动设备的激增,对3G频带的规划也就尤为引入注意。国际电信联盟(ITU)依3G概念制订了IMT-2000标准,而目前国际上已基本完成了对第三/四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和IMT-Advanced)的频率划分工作。结合中国国情,国家无线电管理局也已完成了中国3G的频率划分方案。中国的频率使用单位主要包括了电信运营商、广电总局、国家气象局等,需要根据频段范围不同收取不同使用费用或免费。
有业内专家表示,移动运营商对频谱的需求除了要考虑市场需求外,还要考虑到技术的发展,申请的频率资源必须充足,应满足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内业务发展的需要。另外每个运营商的各载频应该相邻,这样载频间干扰可由各运营商自行解决,减少运营商间的纠纷。
从用户角度来说,移动通信无论是2G、3G还是未来的4G,最终的服务体验才是消费者最关注的,因此运营商不应该因用户数量的增加而降低服务质量,这就要求移动运营商的频率资源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