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真菌对羽茅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djj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温室栽培实验,以感染两种内生真菌(Neotyphodium sibiricum和Neotyphodium gansuence)和未感染内生真菌的羽茅(Achnatherum sibiricum)为实验材料,分析感染不同种内生真菌对宿主植物的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感染两种内生真菌羽茅的株高和CO2补偿点显著低于未染菌的羽茅,而染菌羽茅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高于未染菌羽茅,但对于感染不同种内生真菌的羽茅,无论是分蘖数与生物量的积累还是光合生理值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简述了生物固定化技术的主要特点、壁材的选择、生产方法及在烟草加工过程中的控制释放机理等,对生物活性物质微胶囊固定化技术在烟草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
统计降尺度方法(the Statistical Downscaling Methods,SDM)是为合理预测区域尺度的气候变化情景而提出的新型研究方法。统计降尺度法利用多年大气环流的观测资料建立大尺度气候要素和区域气候要素之间的统计关系,并用独立的观测资料检验这种关系的合理性。把这种关系应用于大气环流模式(Global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根据2010年4—5月印度洋南赤道流区的综合环境调查资料,对印度洋南赤道流区叶绿素a浓度分布和浮游植物的粒级结构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区水体层化明显,表层水温较高,营养盐浓度较低。调查海区东部测站的数据显示该区域可能受到来自印度尼西亚贯穿流和南爪哇流的影响,有高温低盐的特点。叶绿素a浓度在该海区的分布具有以下特点:(1)表层叶绿素a浓度在整个调查海区虽然普遍较低(平均为(0.122±0.0
利用秀丽隐杆线虫半致死浓度分析和致死曲线分析来筛选对三丁基锡(Tributyltin,TBT)敏感的线虫品系,并讨论与TBT毒理学过程可能相关的基因。通过对秀丽隐杆线虫体长、每窝子代数和怀卵量的测定来探讨TBT的生态毒性效应,以期为TBT对秀丽隐杆线虫和人类的生态毒性评价和致毒机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TBT对各品系线虫48 hLC50从小到大依次为egl-1(n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