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创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2年12月10日,莫言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正式领取了诺贝尔文学奖,并在晚宴中致辞说,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的伟大用处。乔布斯说,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王安忆在复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说,生活中一味追求有用,舍弃无用,会让生活质地单一而坚硬。庄子也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在处处讲究实用的生活中,有许多看似“无用”之事、之物,却有其自身的“大用”。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你对“无用”有怎样的理解?
要求: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限制性与开放性并存的材料作文题。
一、限制性
1.写作情境限制。题目设置的情境是古今中外四位名人的观点,这些观点指向“有用”和“无用”两个维度。而且每个人的话语中都含有辩证的思想:莫言和庄子的话明白而直接,“看似无用,实则有用”;乔布斯和王安忆的话含蓄而优雅,但也道出了“无用”之用的独特魅力。因此,考生要围绕“有用”和“无用”的关系,辩证地分析“无用之用”,如此才符合写作的要求。
2.写作任务限制。“你对‘无用’有怎样的理解”,实际上是要求考生把侧重点放在对“无用”的阐释上。“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要求考生从实际生活出发,联系自我认知,谈论“无用”与“有用”的辩证关系;明辨生活中“许多看似‘无用’之事、之物,却有其自身的‘大用’”的道理,特别要注意“生活中”这三个字的限制。
3.价值判断的限制。“在处处讲究实用的生活中”,一些人偏爱做“有用”之事,这种实用主义思想不应该成为当代青年的人生价值追求。材料通过展示多位名人的观点引领考生关注那些不带目的的“无用”之事,引领他们思考如何成就“大用”,从而对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了明确的限制。
二、开放性
1.立意的角度是开放的。生活中有许多看似“无用”之事、之物,却有其自身的“大用”。“生活中”是一个大的范畴,生活中可供选择的无用之事、之物更是异常丰富。
2.论证的方式是开放的。针对社会上存在的“实用”“有用”的观点,考生可以先驳后立,边驳边立;也可以直接立论,谈对“有用”“无用”的理解;还可以采用对比论证,思辨性地阐释“有用”和“无用”的关系,以证明自己的观点。
3.文章体式是开放的。题目没有明确要求文章体式,因此大家既可以写成一般的议论文,也可以采用书信体、倡议书、演讲稿等其他体式,只要便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都可以。
佳作示例
佳作一
道似无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2年12月10日,莫言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正式领取了诺贝尔文学奖,并在晚宴中致辞说,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的伟大用处。乔布斯说,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王安忆在复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说,生活中一味追求有用,舍弃无用,会让生活质地单一而坚硬。庄子也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在处处讲究实用的生活中,有许多看似“无用”之事、之物,却有其自身的“大用”。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你对“无用”有怎样的理解?
要求: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限制性与开放性并存的材料作文题。
一、限制性
1.写作情境限制。题目设置的情境是古今中外四位名人的观点,这些观点指向“有用”和“无用”两个维度。而且每个人的话语中都含有辩证的思想:莫言和庄子的话明白而直接,“看似无用,实则有用”;乔布斯和王安忆的话含蓄而优雅,但也道出了“无用”之用的独特魅力。因此,考生要围绕“有用”和“无用”的关系,辩证地分析“无用之用”,如此才符合写作的要求。
2.写作任务限制。“你对‘无用’有怎样的理解”,实际上是要求考生把侧重点放在对“无用”的阐释上。“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要求考生从实际生活出发,联系自我认知,谈论“无用”与“有用”的辩证关系;明辨生活中“许多看似‘无用’之事、之物,却有其自身的‘大用’”的道理,特别要注意“生活中”这三个字的限制。
3.价值判断的限制。“在处处讲究实用的生活中”,一些人偏爱做“有用”之事,这种实用主义思想不应该成为当代青年的人生价值追求。材料通过展示多位名人的观点引领考生关注那些不带目的的“无用”之事,引领他们思考如何成就“大用”,从而对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了明确的限制。
二、开放性
1.立意的角度是开放的。生活中有许多看似“无用”之事、之物,却有其自身的“大用”。“生活中”是一个大的范畴,生活中可供选择的无用之事、之物更是异常丰富。
2.论证的方式是开放的。针对社会上存在的“实用”“有用”的观点,考生可以先驳后立,边驳边立;也可以直接立论,谈对“有用”“无用”的理解;还可以采用对比论证,思辨性地阐释“有用”和“无用”的关系,以证明自己的观点。
3.文章体式是开放的。题目没有明确要求文章体式,因此大家既可以写成一般的议论文,也可以采用书信体、倡议书、演讲稿等其他体式,只要便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都可以。
佳作示例
佳作一
道似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