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27—02
近年来,药物流产(简称药流)在我国已广泛用于临床, 有效率达90%以上。但其存在一定的风险,药流不全引起出血甚至大出血的风险也日益引起广大妇产科临床工作者的重视。特别是未婚先孕做药物流产的比例越来越高,她们在进行药物流产的过程中,大多情绪抑郁、心情紧张,有较多心理负担。现就我们进行的100例[其中包括42例未婚妇女]药物流产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和宣教分析总结如下。为此,总结了2012年1月~2012年8月因避孕失败需要人工流产术而自愿接受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者100例,针对妊娠物排出时间、排出效果、排出妊娠物后阴道流血量、持续时间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现将其临床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00例患者经临床检查及B超检查为孕6~12周者,其中孕6周者为35例,孕7周者为15例,孕9周者为18例,孕10周者为12例,孕11周者为13例,孕12周者为7例。年龄20~30岁,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身体健康,经B超检查确定为宫内妊娠并自愿要求选择药流且均无应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的禁忌证的妇女。
1.2 方法:停经6~12周的孕妇开始2天先服米非司酮,一天两次,早餐前或后间隔2 h服50 mg,晚餐前或间隔2h后服25 mg,2次服药必须间隔12 h。第3天清晨或餐后2 h来院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在观察室观察6 h,注意用药后反应,如用药后腹坠及阴道流血情況,有无妊娠物排出等。若服药6 h后无妊娠物排出应加服米索前列醇200~400 μg,直到妊娠物排出后常规给予宫缩剂及抗生素。
2 结果
2.1 妊娠物排出时间:100例中有3例是在服米非司酮期间排物,95例均是从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后2~6 h完整排物,成功率为98%。其中时间最长者为5 h50 min,最短者为28 min,排物平均时间为3 h。1例孕11周者服米索前列醇,6 h后排物不完整阴道流血较多,量可达150 ml,立即行清宫术。只有1例无效,为孕12周服米索前列醇后12 h仍未排物,阴道有少量流血,有轻微腹痛,故行清宫术。
2.2 排出妊娠物后阴道流血量:少于月经量者达51例。与月经量相似者为35例,比月经量2倍者为12例,2例为出血量达150 ml。
3 护理
3.1心理护理:在整个接待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其不歧视,不冷淡,给予温情与关心,对她们的询问均给予耐心细致地解答,以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针对其担心家人熟人知道,社会舆论嘲讽等心理问题,要从各个方面为其保守秘密,尊重其隐私权,争取获得她们的信任。对担心发生并发症的心理问题,给她们介绍药物流产的优点:与人工流产相比具有痛苦小、对宫颈、子宫的直接损伤小,减少了宫腔感染机会等优点,以消除其顾虑,使其做好相关准备,放心接受手术。
3.2知识宣教:普遍缺乏生殖保健避孕知识特别是42例均为未婚女青年,担心家人熟人知道、焦虑、担心发生并发症等。护士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同时,要适时地教育她们自尊自爱,使其认识到药物流产对身心的危害。同时宣传常用避孕方法,以及意外怀孕后的补救措施,使她们认识到药物流产不是避孕方法。鼓励她们树立康复的信心,消除恐惧心理,早日走进正常生活和工作当中去。
3,3康复指导:药物流产后,待病人无头晕、恶心、走路不稳等情况后方可允许在有人陪伴下离院。离院时,指导其康复治疗,出院后注意用药、饮食、休息、禁止盆浴以及1个月内禁同房等。告知病人,如有阴道流血量多于月经量或下腹疼痛明显,或白带出现异常(量、颜色、异味等)应及时复诊;向病人交待术后常见症状、自我护理方法、月经恢复时间等。把电话留给病人,若遇到问题可随时电话咨询。
4 讨论
4.1 临床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非手术终止6~12周妊娠,具有简便、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患者痛苦小、高效、易行等优点,临床上已被多数早孕妇女接受,可减少因人工流产手术所致子宫穿孔、官腔粘连等并发症。其作用机制在于米非司酮是一种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具有抗孕激素受体的作用,能与子宫内膜的孕酮受体产生亲和,竞争阻滞孕酮作用,引起蜕膜和绒毛变形,导致子宫出血胚胎脱离,诱发宫缩软化宫颈,有利于孕囊的排出。米索前列醇可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和官颈纤维组织软化、胶原降解,对药物流产妊娠物的排出、产前促宫颈成热、流产及产后加强宫缩、减少出血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早期妊娠配伍米索前列醇后可在米非司酮的增效作用下,增高妊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使子宫收缩强度增加4~9倍从而诱发强烈宫缩,促使子宫口扩张而终止妊娠。
4.2 不良反应:口服米非司酮后,孕妇有时有恶心、呕吐、乏力、头晕等类早孕不良反应,服米索前列醇后则有腹泻、发冷、手掌发痒等不良反应,服药前必须向孕妇详细告知治疗效果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免造成患者的恐惧心理加重心理负担。部分孕妇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焦虑紧张心理,为使药物流产获得良好效果,在药物流产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给予相应的护理,及时观察阴道出血的情况,对出血量多者要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使药物流产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3 药物流产病人,有一部分是特殊的群体。她们多年龄偏小,有些还是在校学生,性卫生知识普遍缺乏,不敢公开化,术后往往得不到很好地休息,由于害羞,对药物流产并发症不能及时治疗,身心创伤可能会持续很久。临床护理的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对她们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护理”,尽量减少药物流产术对其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本组经我们的精心护理、手术均顺利安全完成,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也获得了病人及亲友的一致好评。在我所定期对病人进行的满意度调查中,护理服务满意度均为100%.本组未婚妇女有强烈的了解避孕知识的愿望,很多病人还希望了解术后营养、保健等知识。诸多的心理问题和知识需求在忙碌的门诊医生那里是难以得到解决的,护士解决这些问题责无旁贷。通过护士全程陪护和人文关怀,主动提供多方面帮助,给予适当的情绪疏导和情感支持,对于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促进药流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药物流产(简称药流)在我国已广泛用于临床, 有效率达90%以上。但其存在一定的风险,药流不全引起出血甚至大出血的风险也日益引起广大妇产科临床工作者的重视。特别是未婚先孕做药物流产的比例越来越高,她们在进行药物流产的过程中,大多情绪抑郁、心情紧张,有较多心理负担。现就我们进行的100例[其中包括42例未婚妇女]药物流产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和宣教分析总结如下。为此,总结了2012年1月~2012年8月因避孕失败需要人工流产术而自愿接受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者100例,针对妊娠物排出时间、排出效果、排出妊娠物后阴道流血量、持续时间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现将其临床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00例患者经临床检查及B超检查为孕6~12周者,其中孕6周者为35例,孕7周者为15例,孕9周者为18例,孕10周者为12例,孕11周者为13例,孕12周者为7例。年龄20~30岁,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身体健康,经B超检查确定为宫内妊娠并自愿要求选择药流且均无应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的禁忌证的妇女。
1.2 方法:停经6~12周的孕妇开始2天先服米非司酮,一天两次,早餐前或后间隔2 h服50 mg,晚餐前或间隔2h后服25 mg,2次服药必须间隔12 h。第3天清晨或餐后2 h来院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在观察室观察6 h,注意用药后反应,如用药后腹坠及阴道流血情況,有无妊娠物排出等。若服药6 h后无妊娠物排出应加服米索前列醇200~400 μg,直到妊娠物排出后常规给予宫缩剂及抗生素。
2 结果
2.1 妊娠物排出时间:100例中有3例是在服米非司酮期间排物,95例均是从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后2~6 h完整排物,成功率为98%。其中时间最长者为5 h50 min,最短者为28 min,排物平均时间为3 h。1例孕11周者服米索前列醇,6 h后排物不完整阴道流血较多,量可达150 ml,立即行清宫术。只有1例无效,为孕12周服米索前列醇后12 h仍未排物,阴道有少量流血,有轻微腹痛,故行清宫术。
2.2 排出妊娠物后阴道流血量:少于月经量者达51例。与月经量相似者为35例,比月经量2倍者为12例,2例为出血量达150 ml。
3 护理
3.1心理护理:在整个接待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其不歧视,不冷淡,给予温情与关心,对她们的询问均给予耐心细致地解答,以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针对其担心家人熟人知道,社会舆论嘲讽等心理问题,要从各个方面为其保守秘密,尊重其隐私权,争取获得她们的信任。对担心发生并发症的心理问题,给她们介绍药物流产的优点:与人工流产相比具有痛苦小、对宫颈、子宫的直接损伤小,减少了宫腔感染机会等优点,以消除其顾虑,使其做好相关准备,放心接受手术。
3.2知识宣教:普遍缺乏生殖保健避孕知识特别是42例均为未婚女青年,担心家人熟人知道、焦虑、担心发生并发症等。护士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同时,要适时地教育她们自尊自爱,使其认识到药物流产对身心的危害。同时宣传常用避孕方法,以及意外怀孕后的补救措施,使她们认识到药物流产不是避孕方法。鼓励她们树立康复的信心,消除恐惧心理,早日走进正常生活和工作当中去。
3,3康复指导:药物流产后,待病人无头晕、恶心、走路不稳等情况后方可允许在有人陪伴下离院。离院时,指导其康复治疗,出院后注意用药、饮食、休息、禁止盆浴以及1个月内禁同房等。告知病人,如有阴道流血量多于月经量或下腹疼痛明显,或白带出现异常(量、颜色、异味等)应及时复诊;向病人交待术后常见症状、自我护理方法、月经恢复时间等。把电话留给病人,若遇到问题可随时电话咨询。
4 讨论
4.1 临床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非手术终止6~12周妊娠,具有简便、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患者痛苦小、高效、易行等优点,临床上已被多数早孕妇女接受,可减少因人工流产手术所致子宫穿孔、官腔粘连等并发症。其作用机制在于米非司酮是一种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具有抗孕激素受体的作用,能与子宫内膜的孕酮受体产生亲和,竞争阻滞孕酮作用,引起蜕膜和绒毛变形,导致子宫出血胚胎脱离,诱发宫缩软化宫颈,有利于孕囊的排出。米索前列醇可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和官颈纤维组织软化、胶原降解,对药物流产妊娠物的排出、产前促宫颈成热、流产及产后加强宫缩、减少出血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早期妊娠配伍米索前列醇后可在米非司酮的增效作用下,增高妊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使子宫收缩强度增加4~9倍从而诱发强烈宫缩,促使子宫口扩张而终止妊娠。
4.2 不良反应:口服米非司酮后,孕妇有时有恶心、呕吐、乏力、头晕等类早孕不良反应,服米索前列醇后则有腹泻、发冷、手掌发痒等不良反应,服药前必须向孕妇详细告知治疗效果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免造成患者的恐惧心理加重心理负担。部分孕妇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焦虑紧张心理,为使药物流产获得良好效果,在药物流产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给予相应的护理,及时观察阴道出血的情况,对出血量多者要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使药物流产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3 药物流产病人,有一部分是特殊的群体。她们多年龄偏小,有些还是在校学生,性卫生知识普遍缺乏,不敢公开化,术后往往得不到很好地休息,由于害羞,对药物流产并发症不能及时治疗,身心创伤可能会持续很久。临床护理的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对她们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护理”,尽量减少药物流产术对其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本组经我们的精心护理、手术均顺利安全完成,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也获得了病人及亲友的一致好评。在我所定期对病人进行的满意度调查中,护理服务满意度均为100%.本组未婚妇女有强烈的了解避孕知识的愿望,很多病人还希望了解术后营养、保健等知识。诸多的心理问题和知识需求在忙碌的门诊医生那里是难以得到解决的,护士解决这些问题责无旁贷。通过护士全程陪护和人文关怀,主动提供多方面帮助,给予适当的情绪疏导和情感支持,对于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促进药流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