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近年来,大家都关注核心素养,这是一个教育教学的热点。同时也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所具备的品质和关键能力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和个人的终身发展需要。2014年12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教育部提出: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让他们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中之重。而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2020年3月得到了确切的表述,由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四个方面构成,它们是一个整体,既“相对独立”也“相互交融”,不仅符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而且体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思维差异感知是指学生在英语学习与运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式,认识口头交流与书面交流的表达特点,感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多元化,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从不同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合理的评判;而思维品质也叫智慧品质,它培养学生的“通用思维能力”,包括识别、理解、推断等相关能力,加深对世界的理解,扩大对世界的包容。思维差异感知相当于思维品质,有其相似的地方也有特殊的地方。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一个具有良好思维品质的人遇到问题时,会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思考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其思维品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
2020年3月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明确了“全面贯彻黨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同时也要兼顾育人的价值,中职学生大多处在16~18岁,这些青少年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我们的精心“培育”。
我们除了发展他们的中职外语核心素养的多种能力和品质外,还要引导他们“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教育他们更好地明辨是非,“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我们主要从以下两方面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去认识我们的教学对象。随着时代的变迁,教学对象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教师,尤其是英语教师,更要在熟悉他们的情况下进一步更新和完善教育教学。
(一)学生的知识储备
中职学生的知识储备相对来说是不足的,他们玩手机游戏或者拍视频甚至是剪辑都非常好。但是一说到英语的学科知识,他们就有点“抬不起头来”。他们中的一部分曾经是初中阶段英语学习的“失败者”,没有达到初中毕业所要求的英语水平,整体的英语水平不高,自信心不足,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不强甚至害怕学习英语。笔者通常会问学生以下两个问题(以19汽修2班为例,全班43人,问题1有6人认为自己的英语好,剩下的37人认为不好;问题2有36人认为自己以后不会用到英语,剩下的7人认为会用到)。
(二)学生的心理状态
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强,他们愿意尝试,更乐于接受新奇事物。虽然他们对英语学习比较“自卑”,没有多大的成就感,但是他们更喜欢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而不是“只听教师讲”的课堂。英语教师要多设计适合学生能动手解决问题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能从课本知识的学习中获得知识,尝试在分析和对比中解决问题。
三、以思维品质为基础的教学设计
我们可以借助能够体现不同层次的思维行为来确定教学目标,进一步联系情景,通过语言知识点和相关的技能,构建从低级思维往高级逐步地推进,把相关的词汇、语法、句型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让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文本本身包含的意思,通过分析、推断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意思或者说话人表达的真实意味。理解和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合理地包容更多与自己不同的想法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及多元技能。
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语言观察与文化现象,辨别语篇所要表达的观点、态度、意图和情感,分析和比较其异同之处,归纳出常用的语言形式,掌握其语篇特点,从而提升思维品质,为其“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服务,培养思维品质可以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和自主学习的效率。以下通过一节教学实例,初步尝试在英语课堂中进行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四、教学实例
(一)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本课选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 5 中What’s your hobby? 中的reading
近年来,大家都关注核心素养,这是一个教育教学的热点。同时也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所具备的品质和关键能力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和个人的终身发展需要。2014年12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教育部提出: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让他们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中之重。而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2020年3月得到了确切的表述,由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四个方面构成,它们是一个整体,既“相对独立”也“相互交融”,不仅符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而且体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思维差异感知是指学生在英语学习与运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式,认识口头交流与书面交流的表达特点,感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多元化,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从不同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合理的评判;而思维品质也叫智慧品质,它培养学生的“通用思维能力”,包括识别、理解、推断等相关能力,加深对世界的理解,扩大对世界的包容。思维差异感知相当于思维品质,有其相似的地方也有特殊的地方。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一个具有良好思维品质的人遇到问题时,会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思考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其思维品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
2020年3月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明确了“全面贯彻黨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同时也要兼顾育人的价值,中职学生大多处在16~18岁,这些青少年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我们的精心“培育”。
我们除了发展他们的中职外语核心素养的多种能力和品质外,还要引导他们“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教育他们更好地明辨是非,“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我们主要从以下两方面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去认识我们的教学对象。随着时代的变迁,教学对象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教师,尤其是英语教师,更要在熟悉他们的情况下进一步更新和完善教育教学。
(一)学生的知识储备
中职学生的知识储备相对来说是不足的,他们玩手机游戏或者拍视频甚至是剪辑都非常好。但是一说到英语的学科知识,他们就有点“抬不起头来”。他们中的一部分曾经是初中阶段英语学习的“失败者”,没有达到初中毕业所要求的英语水平,整体的英语水平不高,自信心不足,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不强甚至害怕学习英语。笔者通常会问学生以下两个问题(以19汽修2班为例,全班43人,问题1有6人认为自己的英语好,剩下的37人认为不好;问题2有36人认为自己以后不会用到英语,剩下的7人认为会用到)。
(二)学生的心理状态
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强,他们愿意尝试,更乐于接受新奇事物。虽然他们对英语学习比较“自卑”,没有多大的成就感,但是他们更喜欢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而不是“只听教师讲”的课堂。英语教师要多设计适合学生能动手解决问题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能从课本知识的学习中获得知识,尝试在分析和对比中解决问题。
三、以思维品质为基础的教学设计
我们可以借助能够体现不同层次的思维行为来确定教学目标,进一步联系情景,通过语言知识点和相关的技能,构建从低级思维往高级逐步地推进,把相关的词汇、语法、句型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让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文本本身包含的意思,通过分析、推断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意思或者说话人表达的真实意味。理解和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合理地包容更多与自己不同的想法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及多元技能。
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语言观察与文化现象,辨别语篇所要表达的观点、态度、意图和情感,分析和比较其异同之处,归纳出常用的语言形式,掌握其语篇特点,从而提升思维品质,为其“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服务,培养思维品质可以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和自主学习的效率。以下通过一节教学实例,初步尝试在英语课堂中进行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四、教学实例
(一)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本课选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 5 中What’s your hobby? 中的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