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对当今语文教育的启示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dongf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又称老冉,春秋时期楚国人,是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作有《道德经》。老子思想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老子的“无为”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不违背事物自然规律,以“无为”达到“有为”,即所谓“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一书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包含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等各个方面。虽然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代表,也曾经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但是,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的消极影响,而老子的教育思想以道为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儒家思想的不足并对我过今天教育给以深刻启发。下面我要从道德经的经典句子中分析老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今语文教育的影响。
  1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是以地的法则运行,地是以天的法则运行,天是以道德法则运行,道是以自然为法运行。这说明认识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在这里老子所说的“道”,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社会道德,这里的“道”应该是被大多数人认为的,各种事、物的自然规律和法则。所以“道”要自己体会,别人只能和点拨不能传道。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发展规律,教育也不例外。这就告诉老师们在教育中按照教育本身的规律去做不能凭主观感受而破坏教学规律。学生是教育中的主体,而老师要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这样才能回归教育本质,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当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老师一言堂,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比如中小学老师最常见的一种授课方式就是给同学们总结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意义内涵等,学生下课后去背一些所谓的答题套路。这样,学生根本没有真正消化所学知识。这种把知识直接喂给学生的做法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吃现成饭只能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不会自己开动头脑获取知识,而是一味等著老师的理解分析而死记硬背,这样产生的后果就是题目稍有变化就束手无策,自己无法独立思考于分析。所以按照老子的教育思想分析,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动力。这就对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有了新的要求。从无为到有为,老师们除了对知识有准确的理解,还要有更多巧妙的方法和艺术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说,老师可以有计划有创意地开展一些随堂小活动,辩论赛,诗歌朗诵和知识竞赛,小组讨论等等,并鼓励他们多多参与。只有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进入角色。
  2“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强调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这使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这使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等知识的培养。字词的积累会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读写能力和交往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写作素材会逐渐增多,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广积博蓄,才能厚积薄发。
  其次,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循序渐进的教学,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知道他们的不足并找到解决办法,每一次知识的传授,都应该按照学生的认知模式。这种做法与孔子的因材施教不谋而合。同时,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也要重视量的积累,打好基本功,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否则会事倍功半。
  3 圣人商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圣人没有固执己见;而是认真听取芸芸众生的想法。这说明老师还要与学生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语文本省是一种用心感悟的学科,语文课堂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场所,是很感性与理性碰撞的空间,是师生心灵净化的栖息地。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感悟语文的魅力。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以往那种师道尊言的传统师生关系已发生改变。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已成为必然趋势。这就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常常爆露出不成熟、感性的一面,这事就需要老师用专业知识和阅历加以引导并帮助同学们上升到理性层面。只有这样,师生才能产生共鸣,才能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主动参与者。
  4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于一焉”
  老子重视人的作用,但当今的应试教育制度使得老师与学生更加注重考试成绩而非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风气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只关注答题点,忽视了意境、内涵等审美情趣。同样,学生在写作中喜欢用各种模版和现成的好词好句,没有自己的感受和看法,缺乏灵动闪烁的思维和天马行空的想象,都是千篇一律虚伪的空话,没有实现“我手写我心”。其实,写作来源与生活,学生是作文的主人,必须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老师要启发同学们主动攫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捕捉心灵的闪光点,从而形成敏锐、细致的观察力。
  5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从老子的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对待学生要宽容。有些同学谋求好成绩是为了得到老师及家长的表扬或是为了避免责罚,有些同学心里有强烈的竞争意识,这就使得他们容易产生浮躁的情绪,急功近利,而且遇到一点困难就会失望、迷惘。在这种时候,老师一个宽容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都远比生硬地批评起作用。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鼓励他们,这会让他们消除恐惧心理,从而更加专注于自身的问题。
  6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老子的这种教育思想是让我们讲求诚信,并用博大的胸怀接纳别人。诚信在现代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在现如今的应试教育中却存在着这样的不良现象: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不惜采取作弊、抄袭等恶劣手段,这是灵魂的污点,更是对教育本身的一种亵渎。因此,在当今的教育中,老师需要用诚信观念教育学生以培养学生真正的人格。
  当今,语文教育研究发展日益强盛,这得益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其中,老子的《道德经》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从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文献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扬有弃,从而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研究中的“无为而治”,悟出语文中真正的“道”。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运用Optistruct求解器对某国产车门的静态刚度和模态性能进行分析,经与该公司的目标值进行对比,发现车门的刚度性能分配不合理且模态性能不满足要求。根据分析结果,以降低车
近年来,学生因压力过大导致的心理问题已日益被社会关注,教育方针不断调整,如何利用校外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来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是每名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随着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进行,新课标理念的提出,现阶段我国高中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也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不断有新的教学理念、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教学理念已经逐步形成,并且在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乐理课即音乐教育课是我国目前素质教育的重要虹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们
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现代移动通信技术》课程在高职高专中的教学质量,本文探讨了如何使高职高专学生学好《现代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入门到通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