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世界贸易、世界经济增长缓慢,世界经济面临分化、分裂和不可持续的局面,美欧民粹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相结合严重威胁世界经济开放、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世界经济处于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发展得益于世界经济,也无私回馈着世界经济,以实际行动努力推动世界经济开放、包容和可持续发展,旗帜鲜明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行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激活世界经济和重塑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重大创新与具体行动,它促进世界经济更加开放、包容和可持续发展,倡导各国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重塑世界经济新秩序,开创着世界经济开放、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新时代。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世界经济 开放发展 包容性发展 可持续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7.09.001
当前世界贸易、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和世界贸易增速下降是世界经济增速下降的重要源头。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统计数据计算,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全球贸易增长率分别为1%、1.95%、0.38%和-12.72%,分别低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2.22%、2.15%、2.54%和2.47%。①这种形势很不寻常,不同于过去几十年里世界贸易增速一直高于全球GDP增长速度的局面。2015年~2016年全球贸易增速从危机前的7%急剧放缓到大约1.5%左右,导致全球经济增长疲软,增速低于2.5%。②
2016年9月的世界贸易组织最新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贸易增长将从之前预测的2.8%下调至1.7%,将2017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下调到1.8%至3.1%之间。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CPB)发布的《世界贸易监测》报告显示,2016年世界贸易增长率或徘徊在0%左右。IMF在2017年1月发布了《世界经济展望最新预测》,估计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1%,预计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加快到3.4%。③这些预测表明当前全球贸易增速低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这是从未有过的现象。2017年世界贸易增长的不确定性和低速增长可能导致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虽然2017年1月亚洲多个国家出口增长出现回暖反弹,但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仍有待观察,整体世界经济仍处于增长前景不确定之中。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分化、分裂和不可持续的局面。自从2008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以及紧接着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处于剧烈动荡之中,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希腊等欧元区几个国家出现程度不同的主权债务危机,拖累西欧经济的复苏,东欧经济在其成为欧盟一部分后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复兴迹象。欧盟东扩遭到俄罗斯强烈抵制。美欧制裁俄罗斯和英国票决脱离欧盟再次深深打击欧洲经济复苏势头。东亚的日本已经有近20年几乎处于经济停滞。老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出现了相对衰退,英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等西方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比重开始下降。美国经济复苏乏力,2016年经济增长率只有1.6%,较上年2.6%的速度下降了1个百分点,占世界经济比重再次下挫。发达国家经济结构老化,显得创新不足;产业经济结构向服务业集中,农业、工业比重降低。美国和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创新能力最强的代表,2014年居民专利申请量分别为285096件和265959件。美日经济正在向更高端的产业转移以便拥有更强竞争优势。但欧盟居民专利申请量相对较少,只有108450件,创新略显不足(见下表)。
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重心正在发生向亚洲、向中国倾斜的变化。虽然一些新兴经济体出现内外经济政治问题,但整体上新兴经济体力量在上升。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了2.5%,其中南亚地区经济增长率最高达到7.2%,印度经济增长7.6%,是地区增长的领头羊。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增长率次之,达到3.9%,但日本经济仅增长0.5%,中国经济增长了6.9%,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功不可没。中国经济虽然仍保持增长势头,但过去较长时间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势头已经减弱。动荡的阿拉伯地区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经济增长率均为3%,表现不俗。北美地区经济平均增长2.3%,美国和墨西哥分别增长2.4%、2.5%,加拿大增长率偏低,只有1.1%。欧洲及中亚地区平均经济增长1.5%,欧盟增长1.9%,欧元区增长1.7%。拉美及加勒比地区不幸出现0.9%的负增长,其中加勒比小国有1.3%的经济增长率。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经济整体地位有所改善,但出现一些国家经济发展不确定、不稳定的复杂现象。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如委内瑞拉、巴西、俄罗斯等,近年来在美国贸易经济制裁下经济受到重创。亚洲除日本之外整体经济向好,工业化发展加快,经济结构得到优化改善。2014年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居民专利申请量达到1240338件,占世界总量的72.4%,农业、工业与服务业比例结构合理,没有出现过分失衡问题。南亚地区农业比重过高,工业发展滞后,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高,较高的增长速度将逐步改善产业结构。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农业比重过高,工业落后,居民专利申请很少,经济活力不足,增长前景不明。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增速放慢,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经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由贸易区战略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加快“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国新经济新动能不断涌现,经济基本保持稳定的增速。中国居民专利申请量全球最多,2014年达到801135件,占全球的46.7%。中国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经济富有活力,经济结构明显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有所提高,但中国工业在全球產业链条上地位仍处于较低位置,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有待迈向更高端的产业位置上。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世界经济 开放发展 包容性发展 可持续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7.09.001
当今世界经济处于最危险的时刻
当前世界贸易、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和世界贸易增速下降是世界经济增速下降的重要源头。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统计数据计算,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全球贸易增长率分别为1%、1.95%、0.38%和-12.72%,分别低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2.22%、2.15%、2.54%和2.47%。①这种形势很不寻常,不同于过去几十年里世界贸易增速一直高于全球GDP增长速度的局面。2015年~2016年全球贸易增速从危机前的7%急剧放缓到大约1.5%左右,导致全球经济增长疲软,增速低于2.5%。②
2016年9月的世界贸易组织最新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贸易增长将从之前预测的2.8%下调至1.7%,将2017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下调到1.8%至3.1%之间。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CPB)发布的《世界贸易监测》报告显示,2016年世界贸易增长率或徘徊在0%左右。IMF在2017年1月发布了《世界经济展望最新预测》,估计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1%,预计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加快到3.4%。③这些预测表明当前全球贸易增速低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这是从未有过的现象。2017年世界贸易增长的不确定性和低速增长可能导致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虽然2017年1月亚洲多个国家出口增长出现回暖反弹,但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仍有待观察,整体世界经济仍处于增长前景不确定之中。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分化、分裂和不可持续的局面。自从2008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以及紧接着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处于剧烈动荡之中,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希腊等欧元区几个国家出现程度不同的主权债务危机,拖累西欧经济的复苏,东欧经济在其成为欧盟一部分后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复兴迹象。欧盟东扩遭到俄罗斯强烈抵制。美欧制裁俄罗斯和英国票决脱离欧盟再次深深打击欧洲经济复苏势头。东亚的日本已经有近20年几乎处于经济停滞。老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出现了相对衰退,英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等西方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比重开始下降。美国经济复苏乏力,2016年经济增长率只有1.6%,较上年2.6%的速度下降了1个百分点,占世界经济比重再次下挫。发达国家经济结构老化,显得创新不足;产业经济结构向服务业集中,农业、工业比重降低。美国和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创新能力最强的代表,2014年居民专利申请量分别为285096件和265959件。美日经济正在向更高端的产业转移以便拥有更强竞争优势。但欧盟居民专利申请量相对较少,只有108450件,创新略显不足(见下表)。
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重心正在发生向亚洲、向中国倾斜的变化。虽然一些新兴经济体出现内外经济政治问题,但整体上新兴经济体力量在上升。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了2.5%,其中南亚地区经济增长率最高达到7.2%,印度经济增长7.6%,是地区增长的领头羊。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增长率次之,达到3.9%,但日本经济仅增长0.5%,中国经济增长了6.9%,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功不可没。中国经济虽然仍保持增长势头,但过去较长时间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势头已经减弱。动荡的阿拉伯地区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经济增长率均为3%,表现不俗。北美地区经济平均增长2.3%,美国和墨西哥分别增长2.4%、2.5%,加拿大增长率偏低,只有1.1%。欧洲及中亚地区平均经济增长1.5%,欧盟增长1.9%,欧元区增长1.7%。拉美及加勒比地区不幸出现0.9%的负增长,其中加勒比小国有1.3%的经济增长率。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经济整体地位有所改善,但出现一些国家经济发展不确定、不稳定的复杂现象。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如委内瑞拉、巴西、俄罗斯等,近年来在美国贸易经济制裁下经济受到重创。亚洲除日本之外整体经济向好,工业化发展加快,经济结构得到优化改善。2014年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居民专利申请量达到1240338件,占世界总量的72.4%,农业、工业与服务业比例结构合理,没有出现过分失衡问题。南亚地区农业比重过高,工业发展滞后,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高,较高的增长速度将逐步改善产业结构。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农业比重过高,工业落后,居民专利申请很少,经济活力不足,增长前景不明。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增速放慢,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经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由贸易区战略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加快“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国新经济新动能不断涌现,经济基本保持稳定的增速。中国居民专利申请量全球最多,2014年达到801135件,占全球的46.7%。中国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经济富有活力,经济结构明显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有所提高,但中国工业在全球產业链条上地位仍处于较低位置,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有待迈向更高端的产业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