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企业员工文化艺术修养的活动方案研究报告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hc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吴双魏紫,陕西理工学院艺术学院教师,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钢琴系钢琴演奏专业,硕士研究生。
  摘要:员工是企业中最普通、人数最多、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企业的文化发展和员工素养决定了该企业的发展前景与未来,而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员工的文化修养是密不可分的。本文通过对企业员工文化艺术修养活动的参与和探索,发现对于人数众多、文化艺术修养参差不齐的企业来讲,如何做到覆盖面广、又不失集体性和趣味性?在文化艺术熏陶的途径上就要选取具有广泛性群众基础的大合唱形式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加强企业的核心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企业文化;文化艺术修养;合唱;精神文化;机制
  
  员工是企业中最普通、人数最多、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企业的文化发展和员工素养决定了该企业的发展前景与未来。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而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员工的文化修养是密不可分的。企业文化与员工文化共同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和不可预知的机遇。
  众所周知,企业的每一步发展都与员工密不可分,要想高效率、高质量的创造出让顾客满意的产品,壮大企业的力量和凝聚力,只有让员工发自内心的热爱企业,以主人翁的态度自居,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贡献一份力量。怎样让员工变被动为主动,满腔热情的投身于工作之中?最好的答案莫过于如何加强企业员工的文化艺术休养了。
  企业员工文化艺术修养的培养,就是构建企业文化的核心力量。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视文化艺术对人们的教育作用——“寓教于乐”。讓员工从精神层面上得到满足,得到收获,从而在工作上,不断进步,奋发图强,使企业稳步向前发展。
  对于人数众多、文化艺术修养参差不齐的企业来讲,如何做到覆盖面广、又不失集体性和趣味性?所以,在文化艺术熏陶的途径上就要选取具有广泛性群众基础的大合唱形式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加强企业的核心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推动作用。
  一. 合唱是培养企业员工文化艺术修养、促进企业文化和谐发展的完美阶梯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进入高精尖、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也是企业中涉及人数最广的一项基础性的群众工作。积极促进员工文化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整体综合素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管理效能,还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陶冶情操。员工组成的业余合唱队可以最大限度地把不同文化艺术修养层次的员工群体组织起来,为构建企业内部合谐环境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使企业整体的价值观、道德观等更加深入人心。
  合唱是一项非常独特的艺术种类,它与独唱不同,合唱所体现的是集体对于音乐的追求和传达,是团队合作精神的集中体现,这一特点使它自然而然成为企业员工文化艺术修养活动中的首选集体项目,通过大家经常在一起的排练、磨合,共同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更加能够彰显企业的公众形象,展现完美的企业风貌、激发员工的集体意识、提升企业凝聚力,进一步促进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合唱是提高企业员工综合文化艺术修养的良好载体
  自古以来,音乐都是为社会风尚而服务的,流传至今的许多著名的声乐作品,都是许多时代精神的缩影,如《团结就是力量》、《歌唱祖国》、《国际歌》等等。通过对这些优秀作品的演唱,员工能够最直接的感受到音乐当中所传达出来斗志昂扬的志气、赞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为理想而奋斗的光荣,这种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是其它一切文化意识形态所不具备的,这些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能够更好的振奋员工的精神,调动员工积极面对困难和努力进取的工作状态,增强员工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企业内聚力,互帮互助,高效的推动企业的稳步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通过音乐所激发出来的情感和意识形态是具有长久时间效应的,只要再次听见或是想起当时和同事并肩训练的场景,这种潜移默化的情感因素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力会再一次的让你身临其境,这种团队的精神能让整个企业都凝聚着奋勇前进,拼搏向上的强大动力,由此而带来的企业效益和对企业文化的促进就可想而知了。
  三、当前企业员工对于合唱文化艺术生活需求的趋势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中小型企业的员工来说,大机器生产方式的出现意味着大大减少了需要人工作业的部分,企业员工有了更多闲暇的业余时间来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由于员工的文化艺术修养参差不齐,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不同的需求喜好,因而,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和发扬也形成步调不一的状况。
  1、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中小型企业当中,形成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源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需求主体所接受教育的层次不同,导致员工文化背景的差异,从而产生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2、由于需求主体生活时代的背景差异、年龄差异,对于合唱曲目的选择出现了不同的喜好,年轻的员工喜欢当下比较流行的、动感的、能展现他们活力的歌曲,而年长的员工更偏向于他们那个时代能催人奋进的革命歌曲;3、由于经济层次的不同而导致的需求层次的不同。在中小型企业当中,由于工资收入的差异从而形成了对精神文化需求要达到怎样的标准和准则也有所不同。
  2、对于合唱技巧的全方位了解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国民越来越重视对于精神文化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企业里的员工也不例外。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于精神文化艺术的追求和鉴赏也不断攀升,对于合唱的需求不再停留在会唱、大家把节拍合到一起的初级阶段了,而是追求和向往了解更多歌唱方面的专业知识,包括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乐理知识、正确的发声方法、对音准的正确把握、如何从演唱中传达音乐情感等方面的内容,员工十分期望能通过大合唱的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歌唱水平,使演唱水平向更专业的方向发展。
  四、确保企业员工进行文化艺术修养活动的保障机制
  要想将企业员工的文化艺术修养活动长期的、有规律的开展下去,就要以人为本,协调好每一个员工的训练时间,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鼓励员工中的积极分子,进行只属于本企业的“企业之歌”的创作,不断探索更适合本企业员工的合唱方式和合唱内容,并进行经典演唱作品的保留工作,为参加省市级的企业文艺活动及庆典活动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努力打造良好、融洽的企业文化氛围。
  除此之外, 完善企业员工文化艺术修养活动的体制建设是这一活动的保障机制。企业员工文化艺术修养活动的建设是企业党政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这一活动是推动企业文化发展,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和加强员工之间互动环节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确保这一活动长久有效的持续下去,就必须建立健全领导机制这一重要环节,只要有了明确的体制建设,有了企业的支持和扶持,这项活动才能长久的为企业员工进行服务,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员工的文化艺术修养,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将大合唱这种文化艺术生活纳入到整个企业文化的建设之中,进行共同规划、共同发展,创造出更多具有企业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文化艺术活动形式,进一步完善企业对于员工文化艺术修养的熏陶和培养。
  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要看它是否具有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否能够拥有为数众多的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人才,通过大合唱的文化艺术活动不仅能够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还能够更好地调动员工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开朗的性格,加强员工之间亲密无间的友情,为工作之间的交流、配合营造了温馨的工作环境,为企业的腾飞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随着企业对员工合唱文化艺术活动的推进和不断发展,将会为企业打造更好的精神面貌,使大家欢声笑语上班来,满意而归回家去!
  
  本文为陕西理工学院横向科研项目《关于提高企业员工文化艺术修养的活动方案》,项目编号:4251667。
  
其他文献
高校毕业生是否能在毕业后顺利进入劳动力市场对其今后的职业生涯会产生很重要影响.毕业生是否能成功就业也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总体来看,基尔两所高校的毕业
弄权者的阴暗心理:  人的生长环境不同,性格和品质也就纷纭驳杂,不可能不存在较大的差异,无论是对待什么人,我们都要用其所长,蔽其所短,不要求全责备。一般来说,性格刚正、志向高远的人,不善于做细致琐碎的事情。所以应当用全面的观点看待这种人——既要看到他志趣恢宏远大的一面,也要看到他处理琐碎小事的粗鲁和大意;严厉亢奋的人,不会灵活处事,这种人在法理方面可以做到有理有据,正直公平,说到变通可能就会变得暴
摘要:本文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影响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出发,认为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农耕文化由于具有其历史局限性,这一上层建筑已经严重滞后于经济基础。根据海洋文化的理论先进性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提出必须由农耕文化转型为海洋文化,经济发展才能实现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同时对于文化转型,本文也尝试着提出大力发展体育运动,促进文化转型的思路。  关键词:农耕文化;海洋
昨天在群里问了大家一个问题,说除了现在的工作,你还有没有第二个技能能养活自己.rn有人说还有兼职在做,主要工作不做了,就做兼职.也有人说,一点也没有,别说技能了,连自己喜
期刊
期刊
作者简介:王珺(1987年-),女,郑州,教师,助教,影视动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各项文化事业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生存状态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不仅面临着如何保护和如何传承的问题,也面临了如何延续、如何开发和如何推进等问题。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与中国现代设计联系起来,重新探寻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定位是当今社会文化和社会艺术发展亟需进行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修订的刑法第90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本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
作者简介:高丽君(1988.11-),女,汉族,山西吕梁人,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11级人文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康旭(1988.11-),女,汉族,山西阳泉人,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11级人文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摘要:城市建设需要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城市良好城市形象的塑造,不仅有利于增强城市竞争力,还有利于城市凝聚力的形成。本文通过对临汾市城市形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