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然景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趣应用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趣味性,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景观历来是被歌颂的对象,但单纯的诵读和描写却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把课堂教学迁进自然里,或把真实的自然景观引进课堂,新鲜感和趣味性便有了大幅提升,对获取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将语文教学和自然景观巧妙融合在一起,从阅读、创作和语文实践活动三方面浅谈自然景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趣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然景观;有趣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与时俱进。新的课程、新的教材层出不穷,课堂、课程的改革、学习资源的丰富,给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同时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也可以成为课程资源。”所以,教师应该巧妙地挖掘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将之融入到教学中去,这对课程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把自然景观和语文教学相结合,不仅增加了语文的趣味性,同时对获取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一、自然景观促进语文阅读教学
  (一)自然景观促进对文学作品中自然美的感知
  在文学作品中,花影树声都含妙理。文字中的自然美并不是简单的、纯粹的自然再现,而是暗含着独特的思想意蕴和艺术匠心。课堂里的阅读往往得其形而不能会其神,当对自然景观有了切身感受,再去读文,文章的神便可意会了。
  例如,阅读顾城的诗歌《门前》的这一段:“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早晨,阳光照在草上/我们站着/扶着自己的门扇/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时,在教室里读和在清风草地的大自然里读,效果完全是不一样的。
  自然景观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瑰宝,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制造浪漫的生活情怀。适时地改变教学环境,渗透自然的美,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获得美的享受,还能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自然景观营造古诗词的鉴赏氛围
  古人写诗大多寓情于景,要想让学生解锁一首古诗,对景物的准确感受是一把很重要的钥匙。
  传统课堂上对诗歌的解读能快速解决字面意义,而对于深层的感受和意境学生往往不能深刻体会,对于日常的应用更是少之又少。在学完一首古诗后,笔者常常带学生们到大自然中,并引导他们应用。自然景观不仅刺激他们的眼睛,让他们发现美,更活跃了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活学活用,对古诗词的鉴赏大有裨益。于是,在现有资源满足的情况下,漫步在校园里而不是端坐在教室里的古诗词课堂受到了学生们的青睐。如,在学习完古诗《春晓》后,见到落花满地,学生们会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在春天里看到细长的新叶,学生们会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绿草如茵的操场上活动时,笔者说他们是可爱的小羊,他们张口就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二、自然景观促进诗歌创作教学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潜意识中具有一种万物有灵的倾向。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捕捉大自然中最细微的感受,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美,使所见、所感和所学碰撞出新的文学火花,重构新思路,写出属于学生自己的诗歌。
  在平时的诗歌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讲解诗歌的形式、修辞手法、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等诗歌创作的方法。但是,真正好的创作在课堂上却难以生成。因为无景生情,也就是没有自然景观触发学生的思维和情绪。写诗需要灵感,大自然是灵感产生的源泉。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给学生提供创作的丰富空间。
  例如,某日给二年级的学生上课时,突然下起大雨,学生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了窗外。于是,笔者便停下正在讲的课,灵机一动,“走,孩子们,我们接下来的半节课是去走廊观察雨!”学生们激动却又不敢高声语,趴在廊中栏杆上细细观察,伸出手接住雨滴让它在手心手背上滑动,或是轻轻触摸草叶上的雨珠……
  有心思的小谦便写了一首《雨》的诗歌:
  雨呀
  这次你怎么陪我这么久
  晚上睡觉的时候
  我仔细地听了你的聲音
  像妈妈
  有点凶,一会儿又变得温柔
  白天上课的时候
  我看了你们落下来的样子
  三滴两滴,手牵着手
  雨呀
  大人们都说天天下雨,好愁好愁
  我却不想你走
  这是一个善感的学生,这一次观雨触发了他心中的思绪,写出了自己对雨的独特感受。这一次的借景抒情,仿佛一粒火种,点燃了他的创作激情。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也常常细心观察自然景观,写出了不少佳作。
  再如,在教学生习作《写一处自然景观》时,笔者带着学生在校园里散步,让学生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景物,写出它的活力。有的趴在李子树下,一边赏花,一边写写画画;有的徘徊在桑园外,一边仰望,一边思量;还有的躺在草地上,打两个滚儿,假装睡去,又突然想起什么赶紧记录下来……笔者知道,他们在启动全身的感官去寻找春天,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闲情和诗意。不一会儿,小菲欢快地交给笔者一张纸条:
  小草的一天
  小草的早早地醒来
  用一张落叶当小纸条
  写上今天要做的事
  第一条起床晒太阳
  第二条吃泥土饭
  第三条看星星
  还有一条就是第四条
  睡觉
  这首小诗里,小诗人把小草拟人化,加上了丰富的想象力,让小草变成了单纯的“孩子”,经历美好的一天。这不正是自然景观点亮了学生们的创作思维吗?
  童诗创作是展现儿童心灵的一眼活泉,而小诗人是大自然的精灵,自然景观赋予了他们敏感的神经和思维,让这眼活泉更加清澈灵动。   三、自然景观促进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
  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美景,充分利用景物来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学生的高雅情操。语文课可以增加一些户外实践活动,利用自然景观弥补室内课堂教学的不足。
  (一)寻找四季,发现四季之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不同的风景里寻找春、夏、秋、冬。天空、大地、花草树木、鱼虫鸟兽都是可学习的资源。走出教室的学生如出笼的小鸟,思维没有了束缚,眼界更加开阔,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很多。
  在教学中,笔者为小学二年级学生开展的《找春天》的语文实践活动, (上接第20版)主要以春天的景色为依托,旨在增加学生的词汇量。笔者带着学生在校园里寻找春天的足迹,并进行“春之词汇大比拼”活动,一边发现春天的美,一边思索描写春天的词汇。在草地上,学生说出了“绿草如茵”“无边无际”,背诵了《赋得古原草送别》;在大树下,学生说出了“枝繁叶茂”“苍翠欲滴”“高大挺拔”“郁郁葱葱”;在花园里,学生说出了“百花齐放”“百花争艳”“姹紫嫣红”“万紫千红”“花红柳绿”“春暖花开”“鸟语花香”“含苞待放”……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欣赏了美景,脑袋里的小词库也重新翻滚了一遍,增加了不少词汇量。
  笔者执教小学三年级时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浪漫一夏”,主题是诗歌创作。这一季的实践活动不是笔者带着学生寻找夏天,而是发动家长和学生一起发现夏天的浪漫。根据天气的变化,每周笔者都会布置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有时是看夕阳西下,云霞满天,发挥想象力,写一首小诗;有时是晚饭后跟爸爸妈妈一起散步,看星星看月亮,寫一首小诗。此外,还可以自由发挥,写蝉鸣、写蛙声、写虫儿飞等都可以。
  这一季的实践活动促进了亲子交流,不仅学生喜欢,佳作颇丰,家长参与的热情也十分高涨。如,小彤在《星星在干什么》的小诗写到:
  晚上,星空可热闹了
  悠闲的星星在吃散步
  贪吃的星星在吃云朵
  爱干净的星星在星河里洗澡
  快乐的星星在跳舞
  离月亮最近的星星深呼吸,闻着月光
  就像我
  抬头闻着花香
  小天在《月亮和星星》的小诗里写到:
  月亮老师在教星星同学诗歌
  星星同学不说话
  很认真地听课
  诗歌真美啊
  星星同学眼睛里闪出
  一朵朵明亮的花
  这两位学生用拟人的手法写了夏夜的浪漫,语言简洁却富有活力和童真。如果只有夜晚的台灯、书桌、字词的作业、家长的催促相伴,哪里有这份浪漫情怀呢?放飞自我,到自然中去,才能愉快地和家长沟通,与万物为友,才能写出动人的诗歌。
  (二)观察植物,书写植物生长日记
  除了寻找四季,笔者还为学生开展了观察植物生长,写植物生长日记的实践活动。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植物园,学生们自己种植,自己管理。春天时,笔者带领学生种下各种蔬菜、花的种子,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取一种植物来观察它的生长。由于是自己种植并精心照顾的植物,学生写起日记来也格外用心。蒜苗长高了,有学生写了《蒜苗的长头发》;叶子长多了在风中起舞,有学生写了《植物的绿裙子》;叶子被咬了,有学生写了《谁是凶手》;向日葵开花了,有学生写了《向日葵笑了》……
  在写植物生长日记的过程中,学生们了解植物的习性和生长过程,向父母请教或看书、上网查找种植技巧,这锻炼了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提升了习作水平。这样的实践活动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语文本就承载着美育的一部分,从语言美来感悟自然美,从自然风物来感悟语言美。从景切入,以情聚焦,物化于情,情化于物,自然景观对于语文教学多多益善。把自然景观融入语文教学中去,将季节感、色彩感、画面感、动态感、朦胧感、空灵感尽收眼底,把景与环境、景与情节、景物与人物、景与情、景物与心理刻画理解得更加深刻,语言文学的精华在自然景观的环境里也能够被学生更好地吸收,学生的审美意识也得到了逐步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打开思路,积极开发利用自然景观作为语文教学的资源,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鲜活、有趣。
  参考文献:
  [1]万贯喜.语文课程应加强自然景观的开发与利用[J].语文学刊,2005,3:26-27.
  [2]李莉.小议小学语文中自然美的教学[J].新课程(教师版),2006,7:27-28.
  [3]于洋.“自然景观”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9:62-63.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一天下午放学,女儿回家后便把自己关在房间。过了十几分钟,我端着事先准备好的水果敲开了她的房门。我放下手中的水果,问她作业做得怎么样了。一听到作业二字,女儿从床上坐起来,欲言又止。我追问下去,女儿低着头小声说道:“妈妈,这几天我没怎么做作业。因为每次花好几个小时做作业,但是第二天老师也不检查。我赌老师明天还是不会检查我的!”  没想到,女儿刚上初中一年级就有了这种想法。如果放任她这样做,后果会非常严
清遠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
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在一本叫做“漂流本子”的普通笔记本上,或写或画,记录下每个人的真实情感。承载着这些倾诉,“漂流本子”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站……    当有这么一天,你收到一个陌生的快递,里面是一本写着不同人的故事、描绘不同人心情的笔记本,而你也可以在这个本子上留下你的笔迹或者是图画、照片,再把这个本子寄出去,你会留什么?近日,一种名为“笔记本漂流”的活动风行网络。从一个城市传递到另一个城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开展,我国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教育者重视对学生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使学生具有强健体魄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适应能力,能更好地提高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本文将重点探析小学生课外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活动;心理健康;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阶段非常重要。人
【摘要】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是一个双边互动、师生交流的过程。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及思维特点,笔者提出低年级学生写话训练要以教材的课文为范本,写话训练要建立在生活情境之上,写话训练需要多元训练作为基础,写话训练以多元评价作为激励和巩固这四方面内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写话训练;语文素养;四要素  低年级学生初始接触写话,会无从下手,抓耳挠腮,也写不了太多内容,或者写的
本报综合消息 为加强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中小学生做好返校心理调适,培养尊重生命、健康阳光的心理品质,引导他们从居家学习向在校学习平稳过渡,5月25日,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天河区教育局协办的2020年中小学生“5·25”心理健康日主題教育活动在广州市天荣中学及天河区华康小学举行。全市各中小学结合“复学第一课”活动同步开展心理健康日主题教育活动。  在天
【摘要】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担任着重要的责任,其在考虑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从而帮助学生健康地成长。因此,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有效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本文主要通过探究班主任的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分析其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师生和谐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和压力,不论是在教学还
|摘要|创新性实验教学不仅是大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创新性实验课——“蔬菜嫁接育苗综合实验” 建设为例,对创新性实验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实验课程的开设与嫁接苗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开展实验内容的设计和执行。重视创新性实验课程网络建设,完善创新性实验的考核体系。通过对创新性实验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摘 要:O2O电子商务模式成为当下热门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针对采用O2O模式的农贸产品销售进行研究,基于消费者定制需求的挖掘和O2O菜田定制的盈利模式两个方面,来设计O2O模式的农贸销售系统,需求的挖掘主要保证顾客对O2O农贸产品的可接受性,为线下招揽大量客户,而O2O的盈利模式则主要保证线下消费的完整性和商家盈利。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电子商务单一线上平台购物的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  关
老爸刚退休那阵,家里十分安静,他比较郁闷。偶尔电话响起,正在看书的老爸便会一跃而起,可大多数时候电话是找老妈的。他总是怏怏地把话传到,满脸失落。  看到老妈一天到晚忙进忙出,过得快乐充实,老爸心里十分羡慕,甚至有些“嫉妒”。我们一起吃饭时,他经常念叨起以前在学校上课时那段神采飞扬的日子,还有单位上的那些“老伙计”。  那天,老爸旧话重提,老妈开导他,说环境变了,人就要做些调整,“乐子”要靠自己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