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保持高速増长的态势逐渐趋缓,一方面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等外围需求减弱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国内经济结构失衡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我国目前最迫切的事情,就是通过调整经济发展的结构、转变经济发展的模式、鼓励居民消费、增加内需的方式,通过加大税收体制等方面改革的力度,以维持我国经济的稳璋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营改增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其次对营改增政策实施背景下我国民营企业的现状及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探讨。
尽管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普遍受到“税负重、成本高、融资难”等问题的困扰,对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及附加值形成了一定的障碍。随着2016年5月1日营改增的全面实施,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实施营改增后大多数企业税负得到减轻,但对于某些行业却出现了税负不减反增的现象。
一、营改增对民营企业的影响
(一)对民营企业税负的影响
1.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影响
按照税法相关规定,年应税销售额(不含税)为500万元以下的,则为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的税率为3%,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计税方式为,应纳增值税额=应税销售额×3%,即应交增值税额=I/(1+3%)×3%=I×2.91%,其中I为销售额,对应换算成营业税税率为2.91%,因此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若其在营改增前对应的营业税税率大于2.91%(营改增前营业税根据行业不同采用%~20%的税率),那么,营改增后小规模纳税人税负普遍有所降低。也就是说,营改增能降低这些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
2.营改增对一般纳税人的影响
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其进项税额可以进行抵扣,因此,其税负不仅与年应税商品或服务的销售额及对应的增值税率有关,还与其经营成本中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多少有关,成本中可抵扣的部分比重越大,纳税人承担的税负就越低。反之,不降反升。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不同行业采用不同税率,税负不同;采用相同税率,不同种类的纳税人税收筹划不一样,税负也不一定相同。所以,营改增对一般纳税人的影响更复杂。
(二)营改増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
“营改增”从2012年1月逐步推进以来,不仅使得大部分企业大幅减税,还为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活力。
首先,阐明一下“营改增”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机制。企业对科研的投入多少就可以反映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的变化,即可以使用研发费用及其变动指标来表示。那么除了科研补贴外,“营改增”政策是如何影响企业的研发费用增加的呢?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营改増”会降低民营企业的税负,同时也会使得企业的税制发生变化,即由原来属于价内税的营业税转变为属于价外税的增值税,从而使得利涧扣减项“营业税金及附加”减少,使得企业的利润增加,这样,由于税负减少和利涧增加双方面的影响,企业资金流就会增加,从而使得可用于投入科研创新的资金增加;其次,“营改增”政策的涉及范围主要是科研创新、高新技术业务范围,比如研发技术服务,鉴证咨询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和文化创意服务等,这样,“营改増”的执行,就会使得企业因为税负降低的吸引而加大对这些科研创新和高新技术范围业务的投入,从而也会增加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二、营改增政策下民营企业的改革对策
(一)全面开展技术革新,重视资产购置环节
当前我国民营产业正处在技术革新、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营改增"后,诸如工资、福利等人工成本,以及房屋租赁费等没有纳入增值税范围的项目无法获得用于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购进的用于应税项目的机械、运输工具类固定资产,及器材、设备等货物,如果销售方或提供方为一般纳税人,可要求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若为小规模纳税人,可以要求其向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实现进项税额的抵扣。"营改增"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民营企业更新设备、引进最新技术,送对于提富生产技术水平,加快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民营企业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一般较长,公司应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行业特点、国家有关政策等综合考虑,做出最有利的选择,在兼顾技术升级、提升竞争力的同时还要关注公司的财务负担。
(二)进一步完善财税管理方式,积极开展税收筹划工作
完善的增值税管控体系是企业合理、科学纳税的前提,民营企业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合理改革:首先,按照增值税缴纳的流程及相关制度的规定,并结合民营企业自身的特点修改内部会计制度和纳税管理制度,完善增值税纳税流程,规范纳税项目发生,准确按时履行纳税义务,应该按照增值税销项税发票的领购流程和开具流程,规范进项税发票的验证环节和抵扣环节,此外企业在可抵扣范围内的日常采购、购置设备和接受应税劳务时,应严格把控抵扣成本,尽量考虑和账目设置完整、会计核算健全并具有增值稅一般纳税人资质的合作方进行业务往来避免发生因增值税发票的开具和抵扣环节不符规定造成的税务风险。其次,构建良好的企税关系,积极和税务机关进行协调与沟通,做好税控系统与国家税务系统、企业账务系统的衔接工作,以确保公司的增值税发票购领、认证、抵扣等工作可以顺利完成。最后,公司应根据新的税法要求及不同岗位具体职责主动对相关人员进行增值税知识的培训,培养员工获取可以抵扣的专用发票的意识,让员王能够及时的适应到新的财税环境中来,熟悉增值税纳税流程,尤其要重点加强财务部口相关岗位的人员新税法环境下的培训。
民营企业还应该结合自身的企业特点积极进行税收筹划,充分利用增值税的优惠法规,进行各项合理的税务筹划,以达到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的目的。一方面,实施"营改增"后,因为产业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可以抵扣税款,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当下专业化分工的大趋势合理调整公司的经营管理策略将自己并不专业的环节外包出去,让更有条件的企业去做,实现将公司内部的人工成本转化为营业成本,从而获取增值税进项税发票后进行抵扣,实现企业内部到企业间的业务跨越,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公司的应纳税额,进而减轻税负,同时也可以专必做好自己的主业,并让整个产业链都得到更好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适当的对企业的部分内部业务内容进行改变,加大对存在优惠政策的领域的投资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结语
总而言之,短时间内营改增可能由于政策不健全会对地方及相关行业构成一定的冲击。然而,伴随试点的逐步深入,税改政策势必会逐步调整完善, 基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 总结经验,明确认识营改增的利与弊,“抓住时机提高筹划意识”“多项措施实现企业减负目标”、“改革完善财政收入分配体制”、“强化控制税收征稽管理”、“健全完善财政扶持制度”等,积极促进营改增的健康、有序实施。(作者单位为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
尽管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普遍受到“税负重、成本高、融资难”等问题的困扰,对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及附加值形成了一定的障碍。随着2016年5月1日营改增的全面实施,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实施营改增后大多数企业税负得到减轻,但对于某些行业却出现了税负不减反增的现象。
一、营改增对民营企业的影响
(一)对民营企业税负的影响
1.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影响
按照税法相关规定,年应税销售额(不含税)为500万元以下的,则为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的税率为3%,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计税方式为,应纳增值税额=应税销售额×3%,即应交增值税额=I/(1+3%)×3%=I×2.91%,其中I为销售额,对应换算成营业税税率为2.91%,因此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若其在营改增前对应的营业税税率大于2.91%(营改增前营业税根据行业不同采用%~20%的税率),那么,营改增后小规模纳税人税负普遍有所降低。也就是说,营改增能降低这些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
2.营改增对一般纳税人的影响
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其进项税额可以进行抵扣,因此,其税负不仅与年应税商品或服务的销售额及对应的增值税率有关,还与其经营成本中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多少有关,成本中可抵扣的部分比重越大,纳税人承担的税负就越低。反之,不降反升。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不同行业采用不同税率,税负不同;采用相同税率,不同种类的纳税人税收筹划不一样,税负也不一定相同。所以,营改增对一般纳税人的影响更复杂。
(二)营改増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
“营改增”从2012年1月逐步推进以来,不仅使得大部分企业大幅减税,还为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活力。
首先,阐明一下“营改增”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机制。企业对科研的投入多少就可以反映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的变化,即可以使用研发费用及其变动指标来表示。那么除了科研补贴外,“营改增”政策是如何影响企业的研发费用增加的呢?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营改増”会降低民营企业的税负,同时也会使得企业的税制发生变化,即由原来属于价内税的营业税转变为属于价外税的增值税,从而使得利涧扣减项“营业税金及附加”减少,使得企业的利润增加,这样,由于税负减少和利涧增加双方面的影响,企业资金流就会增加,从而使得可用于投入科研创新的资金增加;其次,“营改增”政策的涉及范围主要是科研创新、高新技术业务范围,比如研发技术服务,鉴证咨询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和文化创意服务等,这样,“营改増”的执行,就会使得企业因为税负降低的吸引而加大对这些科研创新和高新技术范围业务的投入,从而也会增加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二、营改增政策下民营企业的改革对策
(一)全面开展技术革新,重视资产购置环节
当前我国民营产业正处在技术革新、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营改增"后,诸如工资、福利等人工成本,以及房屋租赁费等没有纳入增值税范围的项目无法获得用于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购进的用于应税项目的机械、运输工具类固定资产,及器材、设备等货物,如果销售方或提供方为一般纳税人,可要求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若为小规模纳税人,可以要求其向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实现进项税额的抵扣。"营改增"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民营企业更新设备、引进最新技术,送对于提富生产技术水平,加快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民营企业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一般较长,公司应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行业特点、国家有关政策等综合考虑,做出最有利的选择,在兼顾技术升级、提升竞争力的同时还要关注公司的财务负担。
(二)进一步完善财税管理方式,积极开展税收筹划工作
完善的增值税管控体系是企业合理、科学纳税的前提,民营企业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合理改革:首先,按照增值税缴纳的流程及相关制度的规定,并结合民营企业自身的特点修改内部会计制度和纳税管理制度,完善增值税纳税流程,规范纳税项目发生,准确按时履行纳税义务,应该按照增值税销项税发票的领购流程和开具流程,规范进项税发票的验证环节和抵扣环节,此外企业在可抵扣范围内的日常采购、购置设备和接受应税劳务时,应严格把控抵扣成本,尽量考虑和账目设置完整、会计核算健全并具有增值稅一般纳税人资质的合作方进行业务往来避免发生因增值税发票的开具和抵扣环节不符规定造成的税务风险。其次,构建良好的企税关系,积极和税务机关进行协调与沟通,做好税控系统与国家税务系统、企业账务系统的衔接工作,以确保公司的增值税发票购领、认证、抵扣等工作可以顺利完成。最后,公司应根据新的税法要求及不同岗位具体职责主动对相关人员进行增值税知识的培训,培养员工获取可以抵扣的专用发票的意识,让员王能够及时的适应到新的财税环境中来,熟悉增值税纳税流程,尤其要重点加强财务部口相关岗位的人员新税法环境下的培训。
民营企业还应该结合自身的企业特点积极进行税收筹划,充分利用增值税的优惠法规,进行各项合理的税务筹划,以达到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的目的。一方面,实施"营改增"后,因为产业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可以抵扣税款,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当下专业化分工的大趋势合理调整公司的经营管理策略将自己并不专业的环节外包出去,让更有条件的企业去做,实现将公司内部的人工成本转化为营业成本,从而获取增值税进项税发票后进行抵扣,实现企业内部到企业间的业务跨越,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公司的应纳税额,进而减轻税负,同时也可以专必做好自己的主业,并让整个产业链都得到更好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适当的对企业的部分内部业务内容进行改变,加大对存在优惠政策的领域的投资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结语
总而言之,短时间内营改增可能由于政策不健全会对地方及相关行业构成一定的冲击。然而,伴随试点的逐步深入,税改政策势必会逐步调整完善, 基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 总结经验,明确认识营改增的利与弊,“抓住时机提高筹划意识”“多项措施实现企业减负目标”、“改革完善财政收入分配体制”、“强化控制税收征稽管理”、“健全完善财政扶持制度”等,积极促进营改增的健康、有序实施。(作者单位为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