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对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43例(91.49%),对照组总有效35例(74.47%),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对老年难治性高血压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老年难治性高血压;中西医结合;西医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031;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1-0205-01
难治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现象,也称为顽固性高血压,是高血压特殊的临床类型,占高血压人群5%~10%,通常出现在初治高血压和经药物治疗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中,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发生率高于轻度患者[1]。难治性高血压是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不能得到合理控制的原因之一,临床上采用单一西医治疗,无法取得理想的降压效果,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本文选取94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结果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到我院治疗的94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1例男性,43例女性,年龄55~78岁,病程3~15年。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难治性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经检查,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高脂血症、心电图异常。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研究组25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55~75岁,病程3~14年;对照组26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57~78岁,病程3~15年。两组患者在性別、年龄、病程、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和对照组均采用西医治疗,药物为每日3次每次5mg康宝得维和12mg氢氯噻嗪,再加上每日2~3次每次12.5mg复方卡托普利片。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以中医治疗,即每日加服1剂水煎的200ml中药汁,分早晚2次服用,以7剂为1疗程,需连续服用2~3疗程。中药药方为:丹参15g、桃仁15g;红花15g、川芎15g、当归15g、赤芍10g、牛膝10g、生地10g、葛根10g、钩藤10g、枳壳6g、甘草6g。若患者血瘀明显增加适量大丹参、红花,气虚增加30g黄芪,痰湿雍盛增加30g苡仁和20g茯苓。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每日均监测1次血压。
1.3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标准评定临床治疗效果,以显效、有效、无效表示[2]。显效:治疗后,血压降至正常水平,或舒张压下降>20mmHg;有效:血压下降>1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19mmHg,或收缩压下降>20mmHg;无效:血压无明显下降。将显效、有效作为患者总有效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t 检验,计量数据以( ±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43例,占91.49%,显效18例(38.30%),有效25例(53.19%),无效4例(8.51%);对照组总有效35例,占74.47%,显效12例(25.53%),有效23例(48.94%),无效12例(25.53%)。两组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变化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改善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病因很多,通常由原发性高血压导致,虽然患者服用较多种类的降压药物,但由于老年人多伴肾脏病变及存在基本疾病,抵消了这些药物的效用,此外,患者未按医嘱用药、吸烟饮酒、摄入大量盐等,也是导致该病的原因,因此,难以有效治疗该病[4]。难治性高血压临床常见症状有头晕、乏力、心悸、失眠多梦、腰酸腿软等,在中医辨证中,该病属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需采用具有滋阴潜阳、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在诸多中药中,丹参、川芎、钩藤等具有活血化瘀、平肝补肾、安神等功效。根据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辨证特点,本文选取了94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西医方面采用康宝得维、氢氯噻嗪、复方卡托普利片,可快速纠偏血压;中医方面采用丹参、葛根可滋养阴液、潜阳息风,红花、川芎、当归、赤芍、生地可养血活血化瘀,牛膝可补益肝肾、引血下行,钩藤可清热平肝。研究验证,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中西医结合可标本兼治,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而且中药起效平缓,能有效减少单一西医治疗导致的并发症,从而取得理想的降压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总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在临床观察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优西医治疗,是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理想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林霞.难治性高血压42例临床诊治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07):756-757.
[2]曹曙波.中西医结合对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04):83.
[3]李八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3,19(36):144-145.
[4]刘新明,顾明峰,宋一平.老年人难治性高血压58例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6):4722-4723.
【关键词】 老年难治性高血压;中西医结合;西医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031;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1-0205-01
难治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现象,也称为顽固性高血压,是高血压特殊的临床类型,占高血压人群5%~10%,通常出现在初治高血压和经药物治疗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中,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发生率高于轻度患者[1]。难治性高血压是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不能得到合理控制的原因之一,临床上采用单一西医治疗,无法取得理想的降压效果,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本文选取94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结果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到我院治疗的94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1例男性,43例女性,年龄55~78岁,病程3~15年。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难治性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经检查,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高脂血症、心电图异常。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研究组25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55~75岁,病程3~14年;对照组26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57~78岁,病程3~15年。两组患者在性別、年龄、病程、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和对照组均采用西医治疗,药物为每日3次每次5mg康宝得维和12mg氢氯噻嗪,再加上每日2~3次每次12.5mg复方卡托普利片。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以中医治疗,即每日加服1剂水煎的200ml中药汁,分早晚2次服用,以7剂为1疗程,需连续服用2~3疗程。中药药方为:丹参15g、桃仁15g;红花15g、川芎15g、当归15g、赤芍10g、牛膝10g、生地10g、葛根10g、钩藤10g、枳壳6g、甘草6g。若患者血瘀明显增加适量大丹参、红花,气虚增加30g黄芪,痰湿雍盛增加30g苡仁和20g茯苓。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每日均监测1次血压。
1.3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标准评定临床治疗效果,以显效、有效、无效表示[2]。显效:治疗后,血压降至正常水平,或舒张压下降>20mmHg;有效:血压下降>1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19mmHg,或收缩压下降>20mmHg;无效:血压无明显下降。将显效、有效作为患者总有效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t 检验,计量数据以( ±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43例,占91.49%,显效18例(38.30%),有效25例(53.19%),无效4例(8.51%);对照组总有效35例,占74.47%,显效12例(25.53%),有效23例(48.94%),无效12例(25.53%)。两组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变化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改善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病因很多,通常由原发性高血压导致,虽然患者服用较多种类的降压药物,但由于老年人多伴肾脏病变及存在基本疾病,抵消了这些药物的效用,此外,患者未按医嘱用药、吸烟饮酒、摄入大量盐等,也是导致该病的原因,因此,难以有效治疗该病[4]。难治性高血压临床常见症状有头晕、乏力、心悸、失眠多梦、腰酸腿软等,在中医辨证中,该病属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需采用具有滋阴潜阳、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在诸多中药中,丹参、川芎、钩藤等具有活血化瘀、平肝补肾、安神等功效。根据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辨证特点,本文选取了94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西医方面采用康宝得维、氢氯噻嗪、复方卡托普利片,可快速纠偏血压;中医方面采用丹参、葛根可滋养阴液、潜阳息风,红花、川芎、当归、赤芍、生地可养血活血化瘀,牛膝可补益肝肾、引血下行,钩藤可清热平肝。研究验证,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中西医结合可标本兼治,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而且中药起效平缓,能有效减少单一西医治疗导致的并发症,从而取得理想的降压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总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在临床观察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优西医治疗,是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理想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林霞.难治性高血压42例临床诊治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07):756-757.
[2]曹曙波.中西医结合对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04):83.
[3]李八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3,19(36):144-145.
[4]刘新明,顾明峰,宋一平.老年人难治性高血压58例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6):4722-4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