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对120例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各种术式的治疗结果.结果手术均获成功,其中颈动脉内膜切除术111例,其他术式9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仍然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主要方法,而特殊部位或特殊原因的颈动脉狭窄应视病情采取不同术式。
【机 构】
:
200433,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200433,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200433,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200433,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200433,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2004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对120例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各种术式的治疗结果.结果手术均获成功,其中颈动脉内膜切除术111例,其他术式9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仍然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主要方法,而特殊部位或特殊原因的颈动脉狭窄应视病情采取不同术式。
其他文献
门静脉高压症施行分流或断流手术后发生的应激性溃疡大出血虽较少见但往往因病情复杂而不易被控制.我院采用胃肠减压、抑酸、加强护肝、使用中药白芨等方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68岁,因上腹饱胀不适伴恶心、呕吐半个月,于2003年10月26日入院.患者上腹饱胀不适呈持续性,躯干前屈或过伸症状加重,呕吐物为隔夜宿食和胆汁,排气排便减少,无发热及皮肤巩膜黄染等.体格检查:慢性病容,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十二指肠黏膜充盈缺损,提示十二指肠升部占位(图1,2).
有研究表明,热缺血30 min以内的供肝可考虑加以利用[1,2],本实验旨在探讨热缺血已达30 min的供肝在UW液中冷保存的安全时限。
对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处理有许多方式.自1998年1月至2003年2月,共收治采用双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36例,成功率97.5%(230/236),其中230例采取ERCP(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ST(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LC(laparoscopic cholecystec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导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最主要原因,发病率高、致死率高[1],我国PE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2],1968年腔静脉滤器开始在临床上广泛采用[3].我院于2001年7月至2003年12月使用国产腔静脉滤器治疗65例DVT患者,以预防PE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目的 观察铜离子对直肠末端平滑肌组织的刺激反应.方法选用雄性家兔65只,用铜离子电化学治疗仪的铜针刺入直肠末端齿状线上方的黏膜下平滑肌组织内,随机按实验操作后1、3、4、6、8周的不同时间分为5个组,每组10只,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各组针刺部位外观均未发现黏膜有异常表现.病理学所见:1周组黏膜下轻度水肿 ,8只炎细胞浸润明显,主要是浆细胞和淋巴细胞,2只浸润为中度.3周组炎症减轻.4周组仍有轻度炎
1994至2001年我院共收治直肠癌手术并发直肠阴道瘘8例,经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防治体会总结如下。
患者男,46岁.入院前半个月服用布洛酚2片后出现呕血、胃痛、上腹闷胀,当地医院予禁饮食、胃肠减压,两次胃镜检查均发现全胃弥漫性不规则黏膜隆起,呈铺路石样改变,表面糜烂出血,幽门狭窄,以胃淋巴瘤转入我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胃肠X线钡餐:胃窦狭窄、僵硬,结合临床符合胃克罗恩病(克隆氏病)(图1).腹部CT:胃体部胃壁不规则增厚,考虑胃体部占位。
我们通过检测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钙水平及骨、肾组织甲状旁腺激素受体(PTHR)mRNA表达,同时观察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TNF-αMCAb)治疗后对血钙、血清TNF-α水平及骨、肾组织PTHR 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TNF-α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低钙血症发生中的作用机制。
对48例贲门或胃上1/3部位的早期、较小的限局型胃肿瘤患者行近侧胃部分切除术后,采用食管残胃吻合术、U形空肠袋间置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比较重建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