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 创高效课堂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gheng525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英语课程目标的首位,因此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真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新课程教学模式。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为出发点,形成学生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我就以下四方面谈谈适应新课改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以达到《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决定着学生的兴趣浓淡、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假如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垄断课堂,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教师问,学生答;课堂气氛只会越来越沉闷,教师越教越吃力,学生越学越没劲,从而导致学习兴趣被湮没,学习动机被窒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心理和需要。组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按照英语教学的原则,“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母语:精讲语言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给学生创造各种语言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英语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英语过程中处于主动状态。
  
  二、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越娴熟、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当然也就会越显著。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在处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上,对重点、难点、关键性的知识,要精讲多练,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广开言路,使课堂气氛既热烈又严肃,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运用能力。在处理新旧知识上,要善于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产生知识的迁移,同时也要善于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使新旧知识相互渗透,形成整体。另外。还要利用直观教具或电化手段,来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运用,强化对所学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科学地利用评价手段
  
  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教师通过评价,能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结合起来,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反之,如果学生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有些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信心下降。因此,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具体同学提出具体要求。使成绩好的学生感到英语课大有学头,学习差的学生觉得有信心学好。教师提问时,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提些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加强其自信心。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些稍难的问题。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其不足,以防止产生骄傲情绪。学生回答问题即使错了,教师也不可指责,而应态度和蔼地指出或加以适当地提示,以免让学生难堪而破坏课堂气氛。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四、注意保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在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如果教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总之,老师要想上好课,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就要遵循教学规律,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导之有方,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公平和谐,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真正做到高效课堂,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其他文献
介绍了水文水资源工程建设程序,阐述了水文基本建设前期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探讨了需要注意的问题。
PowerPoint因易学易用,能插入图片、声音、视频、动画而生成多媒体演示作品,能通过动画简明生动地表现文稿、图表等内容而被广泛应用于演示、介绍、报告和教学等用途中。PowerPoint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Power-Point教学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有高考存在,笔试解题也是必然,学生如何能考好,我觉得无非是两块:一是掌握必备的知识,二是能根据题目知道考什么知识,并加以应用。将题目做出。本文就怎样达到高效的训练效果提出了一些方法。  [关键词]习题教学;自主;解题技巧    习题教学是学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重视课程教学而忽视习题教学的后果不只是造成学生无法适应高考而是造成学生能力和素质的低下,我们对习题研究的初衷也不只是基于教会学生会
创造性是人的基本特征。一个人缺乏创造性,就缺乏生存和发展的起码条件。因此从社会的需求和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出发,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我们究竟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    在历史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除了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而指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和指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或历
1.课件教学的特点    课件应用于生物教学以及其它课堂教学与普通方法教学相比,具有生动、形象、直观;表现力感染力更强、容量更大、节奏更快;可重复使用等特点,相比于传统教学方法则行声兼备、表现手法多样、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受时空限制的缺点。因而在教学内容上可变深为浅、化难为易、又因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化快为慢、化慢为快、化静为动、化动为静、化大为小、化小为大、化近为远、化远为近。使抽象化的理论赋于了具
阐述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网络环境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提出了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措施,
介绍了构建和谐图书馆的重要性,探讨了如何通过发挥图书馆职能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它的主要功能是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运用,但作为偏远的小镇,农村中学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令人堪忧,学生除了上课的时间能够有机会接触英语,其他时间接触英语的机会少之又少,所以英语教学一直是老师头痛的问题,如何才能改善这一个现状,我认为首先要从初一培养学生学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绩提高的重要前提。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就必须拥有良好学习习惯,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