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材改革与生物教育改革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n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教材又是课程的载体。因此,教材改革必须与课程改革、教育发展相适应。我从研究我国高中生物教材的发展历程入手,分析、研究了我国高中生物教材建设和发展;结合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高中生物试验教材的改革,对新旧高中生物教材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着重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做出评价。通过分析、借鉴国外生物教材改革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高中生物教材的改革和发展及高师院校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为新一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编写提供依据。
  【关键词】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教材改革 高中生物试验教材 生物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09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教材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组织、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初中生物实验教材,贯彻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质、倡导探究性学习等课程理念,较好地体现了纲要的精神,并与其教育目标相适应,即培养高素质的未来公民。因此,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对于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中生物教材改革现状
  1.生物教材建设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极大。多年来一直引进苏联生物教材或按照苏联教材的模式编写的生物教材,以形态解剖为纲,以达尔文进化论为中心和以生理为纲,以改造自然为中心的教材体系。教材主要体现出知识性,系统性的特点,未能体现我国特色,这种状况几乎一直延续多年。
  2.教材建设发展缓慢,严重滞后于生命科学的发展及社会的需求。教材内容陈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缺乏与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缺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原高中生物教材仅开设8个实验,而大多数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乏探究性、综合性实验。即使新的高中生物试验教材增加了一定数量的实验,而探究性、综合性实验内容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3.教材建设忽视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由于受应试教育高考的影响严重,教学内容不稳定,忽增忽减,忽难忽易,摇摆不定。如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受生物学科高考限制,经历了几次增删的变更。
  4.教材建设受以学科为中心观念的影响。教材内容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忽视知识的综合性和社会的需求与发展。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忽视学生终身学习、学科知识及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整合。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依据新课程理念实施高中生物教材改革,将进一步推动中学生物教学改革与发展。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一)增强教材的趣味性
  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与原来的教材相比,增加了一些栏目,如“演示实验”“小资料”“课外读”及“课外生物科技活动”等,另外插图也有所增加,增加了课本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但是与义务教育生物教材的课文编写方式相比还是显得比较呆板,不够生动活泼。现在的高中生,每天面对厚厚的课本,学习压力特别严重。如果课本生动活泼,趣味性强,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多加注意。
  1.增加插图。
  从现在的学生感兴趣的书籍看,很多学生不太喜欢文字性的东西,而是喜欢卡通书,增加书的插图,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中的插图应有以下几种:①有助于说明生物结构的模式图。②用以解释生理过程的示意图。③描述操作方法的说明图。④实物照片(包括显微摄影照片)。⑤用来作为习题和思考题的图。⑥趣味性的幽默画。⑦帮助记忆的连环画、漫画等。
  2.增加栏目。
  在课本中增加小栏目,把一些生物学知识通过小栏目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得到知识。如,义务教育生物课本,在正文当中或正文之后设置了一些小栏目,如“看一看,想一想”、“你知道吗?”、“动动脑”、“动动手”和“课外读”等,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增加实验。
  生物科学是一门很强的实验科学,实验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把难理解的抽象知识具体化,使学生尽快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实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增加实验数量,特别是加大探索性实验所占的比例,并重视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以及各学科之间的衔接
  生物知识间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新旧知识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目前的生物学课程是以生物知识内在联系形成的逻辑顺序为体系。生物课是初中和高中都开的课程,初中阶段注重对生物形态结构方面的学习,是对生物宏观知识的了解,高中生物必修教材讲述的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是对生物微观知识的学习,这种编排体系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即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進的原则。高中课程的学习是在初中生物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会受到原有认知结构的影响,心理学上把先前学习所取得的某些经验和学习结果对以后进行其他学习产生的影响,称为学习的迁移。要想实现正迁移,就要处理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关系,在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架设好桥梁。因此在教材的编排上不仅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还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回忆起旧知识,使学生对生物界有一个整体认识。
  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从培养21世纪的建
  设事业人才的需要看,教材改革的任务还很重,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杨庆国,秦老师.改革教学模式,提高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效果[J].新课程(教师).2010(07).
  [2]吴青,胡兴昌.发掘教材特色深化教学改革——美国《Biology:The Dynamicsof Life》教材简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4).
  [3]黄纲.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9(32).
其他文献
尝试将“精细化”管理这一先进的管理方式引入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中,提出举措以期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质量以应对就业需求,实现更多学生充分就业,同时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
开发利用是档案管理的“生命力”。文章从城建房产档案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必然性、可行性角度,以切身体会和感受阐述了试行建设口档案有偿服务的观点与做法。值得有关方面关
期刊
本文对数字图书馆的概念、特征以及建立数字图书馆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library and the signi
产品艺术设计(眼镜设计方向)是产品艺术设计的一个方向,作为眼镜设计方向它具有着自身的特点,所以对于产品艺术设计(眼镜设计方向)产教融合的探索及其必要的,而产教融合中对
图书馆是民主政府为了保障公民的知识权利而选择的一种制度安排.图书馆制度应对公民知识极利进行保护,包括对公民知识自由权利、平等权利、共享权利及休闲权利的保护.现今阶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粱实秋的是一部典型的学者散文著作.文中写的不外乎衣食住行、身边琐事.从中,我们几乎看不见当时中国硝烟弥漫的抗战情景.但是,不能否认,学者散文在不同的文化情景与文化行为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信访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的特有制度,农民信访的形成与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农民信访虽然对农民权益的救济和维护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农民信访
篮球运动是一项竞技性和观赏性非常强的项目,也是一项身体素质、技巧、智力为一体的紧张、激烈,并直接与身体接触的具有强烈的趣味性、竞争性、团结协作性等正面色彩的对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