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口语交际能力看作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养之一,强调口语交际要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让农村学生学会倾听、畅所欲言,学会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更是口语交际的一大重要任务。
农村 小学 口语交际
中华文化的魅力来自于中华智慧,而口语交际是最能体现中华智慧的艺术之一。新课标指出,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而农村学生大多生性淳朴内向,且受到环境的影响,使其语言不规范,表达能力较差。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其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
农村孩子大多性格内向,腼腆。在人多时会感到害羞,胆怯。常常因为怕说错而选择做一个倾听者。而教师应该多给予他们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
(1)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教师要言谈幽默,活跃气氛。幽默是一种具有丰富底蕴的语言,往往能让人在笑声中受到启发和感悟。幽默更是一种智慧,它不但体现一个人的机智,还能帮助人摆脱尴尬的境地。同时,教师要注重把感情投入进来,说话要有“语文味”,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走近学生、与学生交流。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上无怯于教师,敢于展现自己。
(2)关注每个孩子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课堂上,教师要观察学生,捕捉学生眼神,很多学生有表达的欲望,却因为害羞而不敢展示自己。这时候,教师应用鼓励的话语给学生自信。如:我看到某某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我相信他一定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请他来回答。这样相比直接点名请同学们回答,多了对学生的肯定和信心,那么即使這一次他没有回答完善,但是他有了被别人认可的积极情感,那么下一次,他会更有自信。
(3)创设自我展示的活动
“儿童永远是生活在游戏中的。”把口语交际训练融于各种游戏之中,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活跃起来,增加了学生练说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如,组织学生开展击鼓传花、盲人摸象等小游戏,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游戏中身边人的动作、神情。接着,趁学生意犹未尽,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这些小游戏的语言训练,让学生有兴趣去表达。
巧设谈话情境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能力在特定情境交往中的应用。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的话语情境能够调动人的情绪,激发说话的欲望,从而产生交际互动。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是我们最直接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景物、实物、想象生活中自己所接触的场景,从而突出事物的特点,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自己“代入”故事或图画角色中,以当事人的角色感同身受。如:
师:同学们,有谁可以总结一下我们这个单元学习了那几篇课文呢?
生:我们学习了《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
师:这些课文都有什么特点呢?
生:主题都是热爱大自然。
师出示图片,大自然的美好景色
师:这些景色怎么样呢?
生1:美丽极了 生2:让人流连忘返 生3: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师:我也被这些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了。真想到外面走走拥抱一下大自然,
你们和我是一样的想法吗?
生:是!!
师:好!让我们一起“畅游”,大自然,拥抱大自然吧!(播放大自然视频)
图画、视频是再现情境的重要手段,容易吸进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观察、思考,唤起他们想要表达的欲望。利用图片、视频再现口语交际情境,能更好的让学生融入特定的语境之中,从而达到“有感而发”的目的。
传达情义和谐交流
新课标指出:“要明确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农村学生语言不规范,应及时得到更正。
(1)循真诚之线,礼貌待人
小学生的可塑性强,培养他们养成礼貌待人的好习惯显得十分重要。教师要明确提出“礼貌待人,态度诚恳”的要求,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有意识地使用礼貌用语。比如:托人办事说“拜托”,麻烦别人说:“不好意思打扰一下”等等。教师还可以自己编写简单易记的口诀让学生牢记。
(2)品语言之意,认真倾听
农村学生性格直爽,说话比较直接。有时候会出现言此意彼、指桑骂槐的情况。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如何说话和倾听。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耐心倾听的好习惯。并能在听中了解对方说的主要内容或观点。在听的过程中,不要随意打岔,既是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不要打断对方正在说的话。
(3)道智慧之言,和谐交流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根据不同场合随机应变。农村孩子所处的环境比较单一,接触的场景行比较城市学生也比较少,这就需要教师提供相应的交际情境。教师可以先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教师在观看过程对学生进行说明。并规范学生的表达,使他们在新的场景下带着新鲜感去锻炼。例: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道歉是什么意思?
生:道歉就是做错了事情向别人说对不起
师:对,在生活中,有时我们自己说错话或做错事,都会给别人造成困扰或者伤害。这时,我们就需要及时向对方道歉,请求对方的原谅。你们平时在什么情况下会和别人道歉呢?
(学生畅所欲言)
师:那么应该怎么样向别人道歉呢?哪位同学来示范一下
(学生示范表演)
这样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唤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不知不觉在活动中进入角色。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力图体现真正意义的交际,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丰富学生口语交际语境
(1)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注重积累生活经验。独特的生活体验是丰富语境的基础,是进行口语交际的保证。如,教学《我是讲价小能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和父母去买东西时,或者父母去集市卖东西时的场景,如何讲价,如何用词,并提示学生这个过程有什么窍门,要注意什么。最后让学生模仿表演。丰富且贴合生活的语境能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
(2)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带领学生感受大自然
由于农村的孩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身处在最原生态的环境中,不论是青山绿水还是黄土山坡。都要比城市里的学生更亲近大自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课堂搬到果园、河岸、田野,告诉学生:我们的课本,就是我们周围的世界,就是太阳、树木、花朵、云彩、蝴蝶及各种颜色和声音。每次感受之后,就和同学一起交流在大自然中的体验感悟,激活他们用语言表达的愿望,使口语交际能力在观察体验中得到发展与提高。
(3)创设适当的交际情境
創设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境,激发他们说话的热情。通过创设适当的交际情境,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积极参与交际,“一吐为快”。如: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一天,一位客人来到你家,发现桌子上有一张照片,这时,他很想听你讲讲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你会怎么样和他们说呢?
(学生相互交流)
师:现在由我来扮演你家的客人,哪位同学愿意当一回主人,跟我分享一下你家照片中的故事呢?
生:阿姨您好,这张照片是暑假我帮爸爸摘苹果的时候,有一位外地的大姐姐看到了,就帮我拍了这张照片。你看,照片里的我抬着看着树上的苹果,你知道我为什么师一脸茫然的样子吗?是因为我在思考如何能将苹果摘下来而不把他们弄坏。
师:老师看出来你是一个很有礼貌的孩子,在对别人说话时懂得要先想别人问好,这是一种值得大家学习的良好品质。所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与别人交流时,也要注意礼貌用语。摘苹果确实有趣,老师还留意到,这位同学在讲述自己摘苹果的表情时,用了哪个词语?
生:一脸茫然
师:对了,看来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茫然”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他的面部表情,可以还表现出这位同学内心的无助。我们以后在描述中,要多尝试运用一些准确、生动的词语,以增加语言的表达效果。大家把掌声送给他!还有谁愿意来分享你的照片背后的故事呢?
在孩子交流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用语进行评价,注意学生的礼貌用语、用词的准确性、描述事情的完整程度。让学生用有话会说。
口语交际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别样的生活,是一种训练,也是一种生活的实践,需要专门的渐进过程。教师要融合课程与生活的鼓励、指导、训练、强化与实践,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得到口语交际训练,使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使学生敢说、愿说、能说,让生活进入课堂,让课堂回归生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最终实现“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目标。同时,最重要的是促使学生用 “心” 交流,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1] 魏南江.谈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特征[J].小学语文教师,2004(5).
[2] 崔峦.小学语文教学[J].山西教育报刊社,2005(6).
[3] 陈佳.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文教资料.2009(8).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农村 小学 口语交际
中华文化的魅力来自于中华智慧,而口语交际是最能体现中华智慧的艺术之一。新课标指出,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而农村学生大多生性淳朴内向,且受到环境的影响,使其语言不规范,表达能力较差。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其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
农村孩子大多性格内向,腼腆。在人多时会感到害羞,胆怯。常常因为怕说错而选择做一个倾听者。而教师应该多给予他们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
(1)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教师要言谈幽默,活跃气氛。幽默是一种具有丰富底蕴的语言,往往能让人在笑声中受到启发和感悟。幽默更是一种智慧,它不但体现一个人的机智,还能帮助人摆脱尴尬的境地。同时,教师要注重把感情投入进来,说话要有“语文味”,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走近学生、与学生交流。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上无怯于教师,敢于展现自己。
(2)关注每个孩子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课堂上,教师要观察学生,捕捉学生眼神,很多学生有表达的欲望,却因为害羞而不敢展示自己。这时候,教师应用鼓励的话语给学生自信。如:我看到某某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我相信他一定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请他来回答。这样相比直接点名请同学们回答,多了对学生的肯定和信心,那么即使這一次他没有回答完善,但是他有了被别人认可的积极情感,那么下一次,他会更有自信。
(3)创设自我展示的活动
“儿童永远是生活在游戏中的。”把口语交际训练融于各种游戏之中,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活跃起来,增加了学生练说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如,组织学生开展击鼓传花、盲人摸象等小游戏,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游戏中身边人的动作、神情。接着,趁学生意犹未尽,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这些小游戏的语言训练,让学生有兴趣去表达。
巧设谈话情境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能力在特定情境交往中的应用。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的话语情境能够调动人的情绪,激发说话的欲望,从而产生交际互动。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是我们最直接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景物、实物、想象生活中自己所接触的场景,从而突出事物的特点,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自己“代入”故事或图画角色中,以当事人的角色感同身受。如:
师:同学们,有谁可以总结一下我们这个单元学习了那几篇课文呢?
生:我们学习了《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
师:这些课文都有什么特点呢?
生:主题都是热爱大自然。
师出示图片,大自然的美好景色
师:这些景色怎么样呢?
生1:美丽极了 生2:让人流连忘返 生3: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师:我也被这些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了。真想到外面走走拥抱一下大自然,
你们和我是一样的想法吗?
生:是!!
师:好!让我们一起“畅游”,大自然,拥抱大自然吧!(播放大自然视频)
图画、视频是再现情境的重要手段,容易吸进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观察、思考,唤起他们想要表达的欲望。利用图片、视频再现口语交际情境,能更好的让学生融入特定的语境之中,从而达到“有感而发”的目的。
传达情义和谐交流
新课标指出:“要明确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农村学生语言不规范,应及时得到更正。
(1)循真诚之线,礼貌待人
小学生的可塑性强,培养他们养成礼貌待人的好习惯显得十分重要。教师要明确提出“礼貌待人,态度诚恳”的要求,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有意识地使用礼貌用语。比如:托人办事说“拜托”,麻烦别人说:“不好意思打扰一下”等等。教师还可以自己编写简单易记的口诀让学生牢记。
(2)品语言之意,认真倾听
农村学生性格直爽,说话比较直接。有时候会出现言此意彼、指桑骂槐的情况。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如何说话和倾听。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耐心倾听的好习惯。并能在听中了解对方说的主要内容或观点。在听的过程中,不要随意打岔,既是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不要打断对方正在说的话。
(3)道智慧之言,和谐交流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根据不同场合随机应变。农村孩子所处的环境比较单一,接触的场景行比较城市学生也比较少,这就需要教师提供相应的交际情境。教师可以先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教师在观看过程对学生进行说明。并规范学生的表达,使他们在新的场景下带着新鲜感去锻炼。例: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道歉是什么意思?
生:道歉就是做错了事情向别人说对不起
师:对,在生活中,有时我们自己说错话或做错事,都会给别人造成困扰或者伤害。这时,我们就需要及时向对方道歉,请求对方的原谅。你们平时在什么情况下会和别人道歉呢?
(学生畅所欲言)
师:那么应该怎么样向别人道歉呢?哪位同学来示范一下
(学生示范表演)
这样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唤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不知不觉在活动中进入角色。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力图体现真正意义的交际,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丰富学生口语交际语境
(1)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注重积累生活经验。独特的生活体验是丰富语境的基础,是进行口语交际的保证。如,教学《我是讲价小能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和父母去买东西时,或者父母去集市卖东西时的场景,如何讲价,如何用词,并提示学生这个过程有什么窍门,要注意什么。最后让学生模仿表演。丰富且贴合生活的语境能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
(2)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带领学生感受大自然
由于农村的孩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身处在最原生态的环境中,不论是青山绿水还是黄土山坡。都要比城市里的学生更亲近大自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课堂搬到果园、河岸、田野,告诉学生:我们的课本,就是我们周围的世界,就是太阳、树木、花朵、云彩、蝴蝶及各种颜色和声音。每次感受之后,就和同学一起交流在大自然中的体验感悟,激活他们用语言表达的愿望,使口语交际能力在观察体验中得到发展与提高。
(3)创设适当的交际情境
創设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境,激发他们说话的热情。通过创设适当的交际情境,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积极参与交际,“一吐为快”。如: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一天,一位客人来到你家,发现桌子上有一张照片,这时,他很想听你讲讲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你会怎么样和他们说呢?
(学生相互交流)
师:现在由我来扮演你家的客人,哪位同学愿意当一回主人,跟我分享一下你家照片中的故事呢?
生:阿姨您好,这张照片是暑假我帮爸爸摘苹果的时候,有一位外地的大姐姐看到了,就帮我拍了这张照片。你看,照片里的我抬着看着树上的苹果,你知道我为什么师一脸茫然的样子吗?是因为我在思考如何能将苹果摘下来而不把他们弄坏。
师:老师看出来你是一个很有礼貌的孩子,在对别人说话时懂得要先想别人问好,这是一种值得大家学习的良好品质。所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与别人交流时,也要注意礼貌用语。摘苹果确实有趣,老师还留意到,这位同学在讲述自己摘苹果的表情时,用了哪个词语?
生:一脸茫然
师:对了,看来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茫然”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他的面部表情,可以还表现出这位同学内心的无助。我们以后在描述中,要多尝试运用一些准确、生动的词语,以增加语言的表达效果。大家把掌声送给他!还有谁愿意来分享你的照片背后的故事呢?
在孩子交流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用语进行评价,注意学生的礼貌用语、用词的准确性、描述事情的完整程度。让学生用有话会说。
口语交际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别样的生活,是一种训练,也是一种生活的实践,需要专门的渐进过程。教师要融合课程与生活的鼓励、指导、训练、强化与实践,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得到口语交际训练,使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使学生敢说、愿说、能说,让生活进入课堂,让课堂回归生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最终实现“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目标。同时,最重要的是促使学生用 “心” 交流,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1] 魏南江.谈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特征[J].小学语文教师,2004(5).
[2] 崔峦.小学语文教学[J].山西教育报刊社,2005(6).
[3] 陈佳.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文教资料.2009(8).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