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肾移植受者尿中人巨细胞病毒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lx1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肾移植受者(RTR)尿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本组采用HCMV早期及晚期基因组两对引物及HCMV特异性单抗分别建立了PCR技术及捕获、间接酶联法(MacELISA、IELISA)。应用PCR检测RTR尿中HCMV DNA、MacELISA及IELISA法检测各受者血中HCMV-IgM及IgG,并比较其结果,表明:65例RTR尿中HCMV DNA阳性率为60%,IgM及IgG阳性者尿中HCMV DNA阳性率各为81.8%及54.5%。说明PCR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应与血清学等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才能适应临床需要,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采用丙型肝炎病毒(HCV)蛋白相对应区段合成肽和重组抗原各4条,分别以直接EIA和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检测抗-HCV,并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PCR)检测HCV RNA作对比。发现合成肽和重组抗原检测抗-HCV的符合率以核心(C)区最高(90.65%~94.73%),非结构(NS)3区最低(33.78%)。单一合成肽抗-HCV的检出率12.50%~87.50%,联
期刊
本文作者旨在运用分子克隆技术阐明上海市及江苏省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两株丙型肝炎病毒(HCV) C33c抗原基因的序列及变异特征,为临床检测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表达C33c抗原作好准备。结果表明:上海株及江苏株C33c抗原基因同源性大于99%,推测属同一基因型。此两株与其它分离株相比较,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93.08%~97.69%)明显高于核苷酸水平的同源性(81.36%~94.45%),说明C
期刊
期刊
期刊
为提高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愈率,对40例危重型HFRS合并ARF血浆中分子物质(MMS)在350u/dl以上的患者,采用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联合治疗(HP/HD)。结果对MMS的清除率(52%)明显高于对照组(28%),治愈率达到92.5%亦较对照组(86.1%)显著提高(P<0.01)。提示:HP/HD清除尿素氮、肌酐等小分子同时,能较理想的清除尿毒症主要毒性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