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印度洋脊龙旂热液区蚀变岩岩石学特征及对热液流体循环的指示

来源 :海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308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速-超慢速扩张洋脊的海底热液活动区多出露类型多样的蚀变岩石,记录了地壳深部的流体与围岩的相互作用,为研究深部热液流体特征以及循环过程提供了样本。本研究选取了中国大洋第30、34和40航次在超慢速扩张西南印度洋脊龙旂热液区(A区、B区和C区)利用电视抓斗采集的蚀变玄武岩、蚀变辉长岩、蚀变辉石岩和蛇纹岩等蚀变岩样品,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开展了岩相学和矿物化学分析。岩相学结果表明,龙旂热液区蚀变岩石样品约95%发生了地壳浅部的脆性变形作用,靠近龙旂1号热液区(A区)约有5%的蚀变岩石混合发育了脆性变形及脆
其他文献
文章介绍了包神铁路既有东线运输能力的现状,并结合包神管内各项运输设备进行分析研究,针对现有运输设备的能力,从四个方面对提升包神东线运输能力的途径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出
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力学试验机、电化学法等手段,研究Mg97Zn1Nd2(Ⅰ)和Mg94Zn2Nd4(Ⅱ)2种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电化学腐蚀性能。结果表明:2种合金均由
水热法制备Co掺杂改性的锂离子电池层状正极材料LiV3-xCoxO8。经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表征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形貌,恒流充放电循环测试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Co掺入量增加
河口大型滩涂演化关系到航运通畅、生态保护以及近岸工程的安全性,是地貌学和工程界关注的热点。利用单波束测深系统对长江口崇明东滩进行高精度监测,并结合近年来周围环境因素分析其冲淤格局。结果表明:(1) 2011-2017年间崇明东滩和北港北沙基本以淤积为主,北港北汊河槽中央局部形成-2 m心滩,-5 m等深线包络面积基本稳定,整体呈"长高不长大"的格局;(2)海洋来沙是其淤积的主要物源,汊道涨落潮时空
BIM技术在桥梁大修项目中的应用缺乏典型案例。现基于对BIM技术应用于复杂桥梁大修工程的系统研究,实现BIM技术在设计、施工到后期运维阶段的全寿命周期运用,在创新应用和开
以浙江电网企业转型现代综合能源服务企业的具体战略与发展规划为研究背景,以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为目标,提出一种综合能源系统标准化矩阵建模方法;从系统工程的视角出发,以
CFC复频电导法与TEM瞬变电磁法是我国目前较为先进的隧道超前探水技术。以CFC与TEM在我国某铁路隧道中的应用为例,简述CFC与TEM的方法原理,并结合开挖实际情况进行对比。试验
针对国内外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非甲烷总烃的采样和预处理过程中采用不同加热条件的问题,分析加热条件对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样系统的加热管线在120~190℃时,非甲烷总烃的测定均值波动范围在±5%以内,在常温和120℃的采样条件下,非甲烷总烃测定结果相对偏差为6.4%;当废气中含有较多高沸点、水溶性组分时,进样前加热样品有助于样品的恢复;标准气体和实际样品在不同温度下进样,不会对
基于虚拟机技术构建网络实验平台可以提供各种最贴近综合业务数据网及调度数据网测试维护需求的虚拟实验环境,以方便通信专业工作人员完成实验测试,故障模拟,以及操作实训等
去年年底,关于北京“井居人”王秀青的报道引发广泛关注,社会各方纷纷伸出援手,对王秀青一家给予了多方面的帮扶。在北京市十二届人代会二次会议上,最后为“井居人”王秀青提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