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学的高效之法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chun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中小学中开设书法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现阶段各学校开设的书法课程良莠不齐,不论是教学模式的构建还是教学方法、方式的选择,都存在着诸多弊端,无法构建起高效的小学书法课堂。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构建高效课堂的相关教学行为、教学策略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书法教学要亲力亲为
  科技的进步给教育带来了革命,也带来了许多弊端,很多书法教师因为写不出优美、漂亮的板书而逐渐对多媒体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性,往往板书甚至整个教学过程都依托课件来呈现。
  例如,有的教师在进行软笔“点”的教学时,直接把“点”的运笔示范图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然后让学生按照此图去书写。很多学生经常会写出中间留有空白的黑色“点”框,然后再用笔将空白的部分填补,这样的练习毫无意义。相反,如果教师亲自演示,藏锋起笔,逐渐加力,提笔回锋,完美的“点”立刻呈现在眼前。大量的研究表明,书法的技法教学必须要亲力亲为:中锋怎么写,出锋怎样出,运笔怎样运。必要时,教师要手把手地一对一辅导,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运笔过程中各种笔法的变化和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大脑皮层直接接受书写的刺激,往往事半功倍,是最具价值、最具智慧的教学行为之一。
  2.书法教学应关注字外“功夫”
  书法教育是几千年中国文字的演变史,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种积淀与传承。教学中,很多学生抱怨书法学习枯燥无味。这是因为在教学中,很多书法教师只注重技法的教授,忽略了书法艺术的熏陶和培养。这样的教学,学生最终会感到反感和枯燥。对小学生而言,书法教育需要“导”,借助故事等手段鼓励学生,激发出学生练字的“源动力”,才能实现书法学习的“加速度”。
  例如,大书法家王羲之之所以被李世民称为“尽善尽美”,其《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皆源自于他的人格、天赋、学养、勤奋,这样的他注定会留下许多旷世奇美的故事。教师可以引用“入木三分”“醉书兰亭”等经典故事,让学生感悟书法大家的执着和热爱。这些字外的“功夫”,这些使学生自然加速的“外在动力”应该一直伴随着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知我国书法的博大与精深,在书法的文化中积累、沉淀和升华,从而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3.书法教学要钻研“道法”
  大量的事实表明,临帖对于学生技法的提升无疑是一剂加速的良方,因此,很多教师不断向学生阐述临帖的重要性,并反复告诫学生要多练多临,才能知书法的精髓,达书法的巅峰。这样一来,学生只能苦心地摹帖、练帖。其实,万物皆有道,书法也如此,都知临帖是加速剂,如何临、怎样临,如何对学生施以指导尤为重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师要研其法、寻其道才行。
  例如,教师指导学生临帖时,可告诉学生要做到四“临”——心临、实临、选临、背临。心临:即读帖,用眼与脑认真感知、观察、分析碑帖,获取帖的神、气、势,研结体及用笔特点。实临:力求实现原作的再现,结体准确,用笔精准,让学生在实临中研用笔的“道”。选临:按字形进行归类,选择常用字重点临。背临:在“选临”的基础上,尽可能背诵作品,采取意临,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可抛其章法临意,借“意”书写。
  4.书法教学要艺术地“精讲”
  一节好的书法课,精讲是非常必要的。但只依靠精讲,学生未必就能做到书写规范、漂亮。由于书法是以书写实践为主,这是书法学科的特殊性,在精讲中进行艺术设计,体现的不仅是教师的一种智慧,更能构建高效的书法课堂。
  例如,低年级学生在学习“竖弯钩”时,经常写得不够美观,而且容易写偏。如果教师采用形象化的设计,模仿“竖弯钩”的笔法特点、运笔走向,为每个学生剪制一个纸质的松鼠尾巴,让学生们用手充分地去感知“尾巴怎样摆放才能更舒服”,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便能很快被调动起来,这时,教师适时点拨,学生便能很快掌握其要领。
  ■ 编辑 汪倩 ■
其他文献
怀柔一小秉持着让每个生命都尽享阳光的原则,提出“阳光教育”的理念,学校在此理念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在现代汉语中,“阳光”是一个极为通俗明确的词语,本义是指自然和生活中最普遍的一样事物——“太阳发出的光”。“太阳是大地的母亲”,正是由于太阳光的照耀,才使大地富有生气。  “阳光教育”则是一种普惠众生、和煦心灵、润泽生命的教育,它让每个生命都能生活学习在和煦的阳光里、美丽的校园里,人格获得尊重
期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马路上的私家车越来越多,“停车难”是城市一大通病.停车场系统作为传统安防出入口控制的一个细分领域,以“智慧停车”实现“安全管理”.近几年
期刊
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涉税专业服务监管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3号,以下简称“13号公告”)为税务师事务所等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在接受委托,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
期刊
夏目漱石和鲁迅是日本和中国近代文坛的大文豪,两人在文学手法及对后世的影响上有许多共通之处。处于时代变革时代的两位文学家,对于新知识青年给予了深切的关注,通过各自的
【摘要】在我国科技进步下,我国施工技术和安装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其中机电安装工程中,保障其建设有效性的关键就是各项电气化设施的安装,电气项目施工的有序进行,可以极大推动工程施工进度。因此在机电安装工程中,需要通过电气设备连接,来联系起整个项目的机电工程,对其施工控制与管理是相当必要的。本文主要就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序控制与管理相关问题进行探讨,首先要了解其施工中的关键工序,然后就其工序控制提出合理
摘要:老旦是京剧的重要行当之一,表演艺术是京剧老旦的生命。本文从塑造角色形象、体现流派风格、创造艺术个性三大理论层面,对京剧老旦表演艺术的三大要点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论述。对于京剧老旦表演,既具有理论思考价值,又具有实践参考作用。  关键词:京剧; 老旦; 表演; 角色; 塑造; 体现; 创造  老旦是京剧重要的行当之一,表演艺术是京剧老旦艺术的生命。然而,京剧老旦表演艺术本身,又是一
摘要:J. M. 库切是当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在世间广为流传,特别是他的《耻》更是一举二次夺得布克小说奖,同时帮助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成就的获取跟作者复杂的身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从他的第一部小说作品中,库切就将动物提升到了一个非同一般的高度。从第一部作品《幽暗之地》中,库切便开始设计动物主题,并提出人类与动物间的关系等一系列人与自然间的和谐问题。其自传体小说《少年》中描述
和平里第九小学作为全国语言文字示范校,努力践行“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理念。学校通过在学生和教师间组织各种不同的读书活动,形成了人人阅读、时时阅读、处处阅读的书香氛围,让书香“飘”满校园。  让书香浸润学生生命  1.课内 课外,全面推进  课内,为了让课程更加立体丰富,成为支撑“书香”特色的基石,学校自主开发了“梅兰竹菊阅读与积累”校本课程,让学生通过诵读、欣赏、表演等形式在阅读中汲取传
期刊
视唱练耳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让学生了解基础音乐知识以帮助音乐学习、培养学生对音及音乐感知能力的一门重要的音乐基础课。其中,视唱是歌唱的基础,也对学生的气息、音色有所帮助;练耳不仅能训练学生敏锐的听觉,也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记忆力。通过视唱练耳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基础元素,从而提高音乐综合能力。  视唱练耳课重视音乐基础元素,如音高、节奏、力度等,通常教育的形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