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教学改革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yan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 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 实践能力
  新的课程改革,给体育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作为新时期的中学体育教师,如何去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尽快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几点看法。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较大改善以及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参加健身锻炼,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每天晨练的人络绎不绝,加入体育锻炼的人群越来越广,终身锻炼的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因此,体育教师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应能力,从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三、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型的良师益友,使教学过程转变为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
  四、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例如,《跳短绳》一课,过去教师一般采用传授式教学法和学生反复练习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目前,在教法上我改用激趣法和鼓励法进行教学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前,激发学生模仿小兔、袋鼠等动物跳,然后,布置小动物学跳绳,比一比谁学得快的任务,让学生自由练习。练习过程中,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很快就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了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花样跳绳,一方面,让学生当小老师教不会的同学。每当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我都会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有时作出惊呀的表情,有时有意输给学生,在我的激发和鼓励下,学生对跳绳充满了兴趣,不仅体育课上跳,回家也跳,面对学生的进步,我深感成功的快乐。
  《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孩子说,“绿茵场上,有了我们矫健的身影;多媒体教室里,有了我们专注的神情;棋盘桌上,有了我们运筹帷幄的酣战;环形道上,有着我们的苦涩;交流会上,有着我们的唐突;苦尽甘来,有着我们的微笑。我们学会了健身,我们学会了与人合作,我们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我们成了放飞天堂的小鸟,我们没想到我们的潜力那么大,我们没想到我们可以跳得那么高……”当然,孩子心目中理想的体育课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既定而又复杂的存在状态,影响它的因素很多,如兴趣培养、方法灵活、突出主题、鼓励创造、因材施教、情境展开等。只有通过老师的积极的研究性教学实践,才能日臻完善。孩子心目中的体育课是完美的,甚至现在看起来孩子的想法有些“幼稚”,每项要求不一定都是合理的,但毕竟我们需要改变得太多了,孩子需要的正是我们努力做到的!
  总之,创新教育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教育最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要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教师本身必须有创造力。因此,教师要依靠创新,发展自己、充实自己、拓宽自己、延伸自己、超越自己,要有高度的工作、要有强烈的创造意识热情、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顽强的意志力,这对于教师来说十分重要。倘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教师的创造性工作。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使用“上海都市社区调查”数据,分析流动人口在组织中的“境遇”对其社会融合三个维度——经济融合、社会交往、主观认同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流动人口的组织“境遇”形塑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组织中的上下级关系和职位等级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存在显著影响,在组织中担任一定的管理职务,对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具有正向显著效应。(2)组织内部本地雇员和流动人口雇员的比例,显著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模式实现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性。这样不仅有利于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培养,而且还能够为学生们的日常就业提前打下良好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职校教学中增加了普通话口语教学专业课,这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依据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案以及教学模式等的选择和教材应用,都还没有构成完善的系统。从口语课的特点进行研究,注重研究口语课的有效方案,以此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以及应变能力。  关键词:职校 普通话 口语教学 教学建议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话口语交际》(第三
摘 要:随着移动商务的发展,情景感知在交互移动计算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把这一概念应用到设计的动态环境中,有必要了解什么是情景感知、情景感知的分类等概念。学者们针对情景感知概念的讨论和验证从未停止过,分析情景感知在移动计算中的应用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对情景感知概念及移动计算数据获取的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情景感知;移动计算;情景感知分类  中图分类号:TP301  人类在
摘 要: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不仅在生产中得以应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逐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给网络路由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网络路由负责信息的交换,因此,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网络路由算法的计算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到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对计算机网络的路由算法与性能优化进行研究。  关键词:计算
马云对当前热门话题996(超长时间加班)持续发表观点,将其引向了新的热度和高度。4月12日阿里巴巴官方微博发布“马云谈996”,宣称“能做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12日和14日马云又
报纸
针对企业的供应商网络治理行为,探讨了供应商伙伴选择策略、伙伴控制机制及其交互作用对供应商投机的影响。在中国制造行业189家公司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
在室内环境下,基于微传感器的惯性定位技术因其具有极强的自主性,一直是学术领域和工业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行人航迹推算(Pedestrian Dead Reckoning,PDR)算法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惯性定位技术中。由于传统PDR算法的精度受步态和步长等关键参数的制约,且缺少步高参数,无法直接在三维空间内实现行人轨迹推算。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多节点微传感器的行人自主定位方案。通过
针对标准遗传算法在解决优化问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标准遗传算法的退火遗传算法,并把该算法应用于一维最优切割问题上。通过与标准遗传算法求解一维切割问题的比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