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编程应用——Visual Basic》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98706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没有从知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必然导致学习知识与要解决的问题相脱节。因此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现职业技能,精心设计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有利今后职业岗位需要与终身学习需要。
  关键词 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 VB编程 设计方案 实训任务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VB编程应用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的思想。然而学生对玩计算机很感兴趣,对课程却没多少兴趣,原因在于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方法和模式不能适应本课程教学,没有从知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必然导致学习知识与解决问题相脱节,我们应深刻看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因此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学生为主、体现职业技能,精心设计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以满足他们今后的职业岗位需要与终身学习需要。
  回顾以往,从幻灯投影到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然后到计算机网络教育,再到教育信息化……我们应该抓住课改、教改的机遇更上层楼,下面我谈谈个人的实践和探索。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再认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创建教学环境,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该理论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一般教材较少顾及学生学习过程,而任务化后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注重知识的应用,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易操作。它符合计算机职业能力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入每个任务之中,引导学生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循序渐进地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带着真实的任务和目的在探索中学习并完成既定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VB编程应用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设计方案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类专业的必修课,教学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掌握VB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并使用VB解决实际问题。我校采用国家规划教材《可视化编程应用——Visual Basic》和对应的学习辅导书,但我觉得这套教材从课本到辅导书,从知识内容到实训内容均显得冗繁,在教学过程中不够切合实际。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从实用性、岗位职业技能要求和学生学习和成效的角度出发,精心选择案例、精简实训任务,尽量做到模块化、任务化、案例化、实训化,下面是我摸索设计的VB编程应用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设计方案。
  
  三、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的体会和反思
  
  1 充分考虑学生学情,明确师生角色。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不好,畏惧学习编程,但动手能力却不差,可塑性很强,要善于引导。把教学的重心由教转向学,由传授知识转向培养能力,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教师角色应从专业教师转向教练、领队,增加师生双方之间角色的接纳和互动。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并健全人格品质,即知识、技能、情感三位一体。
  2 明确任务,善于设疑,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实训指导和互动。任务设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把任务细分成一个个小任务,让学生明白每一节课的任务,目的明确。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善于设疑,选择与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提出后教师不急于讲解,而要让学生讨论、思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问题动机下,课堂气氛最活跃,学生求知欲最强,而后教师再讲解并在实训中强化知识,学生体会解决任务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了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感兴趣的知识总是会主动学习。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自主学习策略,让学生自由选择时空、进度,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在适度开放的“任务驱动”过程中,离不开教师有效的管理、安排,注意可操作和实用性,不能“纸上谈兵”,教师还应加强实训的指导和互动。
  3 创设情境,通过严谨思维习惯或宽松的虚拟情景教学,调动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并引导和组织他们进入教学情境,可太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我在第一课时先演示网上下载的VB程序:模拟电子钢琴、打地鼠两个示例来引导,通过创设模拟的职业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选取研究专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获得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在设计菜单四则运算判分程序实例的实训任务中,让学生从界面、功能、运算、判分、反馈等方面进行网上探究、资料运用、代码搜索等的探究性学习,锻炼能力。
  5 引导学生开展协作学习。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通过协商和合作,寻找问题更好更快的解决方案。让学生感受到同学不仅是竞争对手,而且是促进学习的帮助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体精神和协作精神。例如在口算求星期并程序验证的实训任务中,通用下载的福州一位能口算“万年历”星期的老大爷的视频,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既竞争又协作地完成实训任务。
  6 差异教学,注意梯度和适度。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又“吃不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基本的和提高的教学目标,保证绝大部分学生能完成基本目标,而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个性化地完成提高的目标,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人施教。例如在设计学生信息调查表程序的综合实例的实训任务中,让学生按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度完成实训任务的不同阶段,其他大多实训任务也类似。
  7 采取灵活务实的考核评价方式。考核与评价须将总结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学习过程可以反映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实训、表现,甚至态度、责任感,将评价融于学习过程本身,而不是一次性考试测验。这样能促进学生的自我监督和调节,又能使教师在教学中及时了解学生的进步。
  8 推广网络教育。尽量安排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上课,让学生人手一机,随时可动手实践,把讲演、实训和辅导三者有机结合,加快理解知识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网络教室除了多媒体辅助教育功能外还有网络功能,可采用学生自主开放或师生联机交互等方法展开教学。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教学资源的建设已经由单机版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向网络型资源发展,通过网络表现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活动的网络课程意义深远。
  网络环境可以是互联网,也可以是局域网。基于网络的教学支撑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交流、协作和活动管理工具,学生网上查阅,通过博客、电子邮件、BBS和在线讨论等方式进行讨论交流,可突破时空限制,开展互助互教互学的学习活动。条件好的教师要制作网络类的课件,最好是网页或网站,提供更好的交互、共享。实际上学生在网上常受不良信息的干扰,因此要加强校园网的管理,同时通过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完善学校制度,逐步使学生自律并主动排除干扰。这也是不少老师对开放网络教育存有疑虑和顾忌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社会为小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思考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通信更加方便,信息共享变得更加便捷,
什么是美学?简单地说,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学问。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它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  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艺术,也不同于单纯日常的美化活动。它是在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
艺术欣赏是美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中贯穿的主要内容,语文教学不能脱离文学欣赏,要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艺术欣赏的价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语文教学中的艺术元素让初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是民族精神的支柱,更是我国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但是目前很多小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优秀精神文化的体现,更是一个国家实行未来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不论是对整个国家的发展还是对学生的发展都具有很重大的作用.将传统文化与高
摘要 五年一贯制的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是来学习一技之长而非基础知识的。口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一重要环节却经常被教师和学生所忽略。本文主要分析了五年一贯制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根据五年一贯制学生的实际特点来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  关键词 英语口语 五年一贯制 现状 方法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英语已成为人们交流的重
丙泊酚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静脉麻醉剂,静脉注射时有很高的几率出现注射痛,表明它具有致痛作用。然而,在几个研究中,表明丙泊酚具有抗伤害作用。研究显示丙泊酚降低初级感觉神经传入纤维的神经兴奋性。在福尔马林实验的Ⅰ相和Ⅱ相,局部注射丙泊酚产生剂量依赖性的抗伤害效果。另一项实验证实,联合注射丙泊酚可以抑制蜂毒导致的疼痛行为。在小鼠的腹腔内注射丙泊酚,可以抑制醋酸导致的扭体反应,该机制被证实是通过脊髓途径介导的
随着素养教育的深入推进,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在稳步提高,但不可否认,在语文教学中“高耗低效”的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在这样的形势下,笔者大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