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新引力:秦岭,中国的龙脉,自古就是一道隔断南北的天堑。在没有卫星和遥感测绘技术的古代,先人们就已经凭着超乎想像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修建出跨越这道天险的条条栈道。当我们再度踏上古栈道,用双脚去寻访历史的影子时,内心留下的唯有无尽的震撼和感慨。只有行走古栈道,历史的感受才会显得格外凝重。这条尘封在深山中的古道将随着时代的快速进程显得更加珍贵,2006年的寻访可以作为起点。
特色索引
人文、生态与户外在这条线路上高度结合。除了体验暴走的快感,不时发现的栈道遗迹和古碑、石刻,还有民间传说都为旅程添色不少。运气再好点的话,还能邂逅秦岭里珍稀的大熊猫、羚牛和雪雉等野生动物。胥水河里还生长着川陕哲罗鲑、秦岭细鳞鲑、娃娃鱼等太白山珍稀鱼类。
文化看点
秦岭古时是川陕之间交通的最大屏障。《史记》中有云:“秦岭,天下之大阻也”。古人为了翻越秦岭和巴山,曾开拓出了不少古道。其中最主要的当属嘉陵、子午、褒斜、傥骆和丹霸五条栈道。“栈阁北来连陇蜀”的诗句就真实地记录了古代秦岭的陆路交通景象。
山水特色
嘉陵道又称陈仓道,是从陈仓(宝鸡)沿扦水(今清姜河)经大散关上行至秦岭,又沿着嘉陵江支流下行到凤州,经褒城到南郑(汉中),全长535公里。“暗度陈仓”指的就是这条道。
褒斜道是从眉县斜峪关沿石头河上行至嘴头(太白县城),越秦岭分水岭,顺红崖河谷,经白云镇和王家楞,至留坝县江口镇,又沿着褒河下行经武关驿、马道驿至褒城达汉中的道路,全长235公里,是我国历史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栈道。现在的316国道汉中至天水段有很长一段经过这一带。新修通的姜眉路基本与这条路重合,即从姜窝子(武关驿)到眉县。“明修栈道”即指褒斜道。

傥骆道是从周至骆峪口沿骆峪翻老君岭,沿八斗河,经厚畛子,越兴隆岭,再沿酉水河经华阳至洋县,全程约两百公里。这条路线历史上主要用于军事活动。相传当年杨贵妃就是取道傥骆道,再沿汉江水路入长江到达扬州,最后漂洋过海去了东瀛。
子午道由长安沿沣河上行,越秦岭经宁陕、石泉达汉中。这条道有新旧两线,古道乃汉魏时期顺池河下行至石泉;六朝后的新线是经江口、宁陕达石泉,全程520公里,与现今的210国道基本一致。
丹霸道,也叫武关道。由丹江河谷西北行越秦岭,转灞河河谷到长安;沿丹江河谷东南行,可达河南南阳和湖北襄樊,长约三百五十公里,大致与现在由蓝田经商州、丹凤、商南至河南内乡的陆路一致。
行者感受
踏足古栈道,在传说与曾经的现实间去寻访那些已忘记的,千百年间历代人开拓的道路,历代人走过的足迹。而今历史的清晰随时空模糊,甚至消逝,一路寻访,一路忧伤。陈仓、子午、丹霸这三条古栈道已经被现在的公路所覆盖,几无踪迹可寻。
走过都督门,仅凭名字就知道都督门一定是傥骆道上屯兵的重镇,而今落魄到只剩下零星几户人家。田间地头散落着很多青花细瓷碎片,村口是戏楼遗迹;甚至连堆积麦草的偏房里的灶台也是用古碑垒成。时光荏苒,曾经的繁华已是过眼烟云。
然而,在幽深之处,承载千百年传奇的栈道遗迹却也带来些许安慰,让我得以在时空转换间去触摸曾经的存在。傥骆道深藏于大山之中,是这几条古道当中最隐蔽的一条。厚畛子西边临河曾有一段石孔、石柱、石板建成的石头栈道,如今已荡然无存。由厚畛子踏上傥骆道,沿黑河一路向西爬上秦岭梁,山顶平躺着数块断裂的汉白玉石碑,看碑文是清代年间捐修什么寺庙的。据说沿途曾经有不少栈道遗迹,可惜由于修路都被毁坏殆尽。
在皂角湾,当地人把栈道叫做“石桥”,顾名思义是在石头上凿孔搭桥。沿牛尾河到江口的路,听说这是当年红二十五军走过的路线。山壁上上下两排乌黑的方形石孔,前后共有十几米长。我惟一能想像出来的是在上古时期这里的河床一定比现在低很多,而且河面也要宽阔许多,否则古人绝不会弃简从繁,在绝壁上修建难度如此之大的栈道。触摸着这些方方正正的栈道孔,我又一次被先人的智慧所折服。这些石孔约莫二十厘米见方,四周布满了青苔。它们就像一双双深邃的眼睛,默默地注视着几百上千年来从它们身边走过的每一个人。从栈道遗迹向上游行走不远,是一段特殊的石头栈道。岩壁上的石孔中有石榫插入,上面铺着石条,也只有这些石质的栈道才能保存至今。
在江口镇的河边靠水很近的石岸上有一排整齐的方形石孔,当地人将之称作“白岩”。这应该是旱季水量较小时的通道;而几十米高的陡峭绝壁上分明是一排参差不齐的石榫,垂直插进了石壁!很难想像古人如何在半空中修建出这样令人胆战心惊的栈道来。即使石榫上铺好石条或木板,要想从上面通过也需要过人的胆量。
沿途所经过的一些地方的地名—“江西营”、“武关驿”、“青桥驿”、“马道”无不让人联想到“火烧栈道”、“寒溪夜涨”、“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些典故。然而这只是传说,无法见证事实。
凝望河道两边的石壁去寻访历史的瞬间,与一头体型硕大的羚牛相遇给了我另外的惊喜。在一千多米的低海拔地区能见到羚牛真是幸运,只能说秦岭得天独厚的气候和自然条件养育出许多这样的精灵。只要我们爱山,山就会慷慨地回馈我们。
四天的行程成就了我们三条古栈道之旅,在对今天道路的四通八达感到欣慰之余,更多的是对古人聪明才智的钦佩和对古迹被破坏的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