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诗歌功用的作者之维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ntong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对于文学功用的研究常指向读者而忽视作者,并且未充分注意到文体区别。对于中国古代诗歌来说,其在作者层面主要有四重功用:其一,登第科举,晋身仕途之用,这类诗歌的主要期待读者是考官以及可以提携自己进入仕途的权贵。其二,汇入群体、融洽关系之用,这类诗歌的主要期待读者是各种群体集会活动的参与者以及同僚、亲友。其三,留名后世、精神不朽之用,这类诗歌的期待读者在后世。其四,倾诉情感、慰藉心灵之用,这类诗歌最重要的品读对象是诗人自己。这四种功用并不能截然分开,其背后的期待读者也往往相互混杂。这些功用作用于诗人的创作,
其他文献
在企业自有媒体和第三方媒体发布微博数量对产品关注和产品态度的影响中,转发型微博和原创型微博产生的效果具有显著差异。转发型微博对产品关注和产品态度的影响均显著优于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民间网络历史书写变得日益普遍,它与以往学界历史书写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关系,显然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围绕有关义和团运动时期山西事件的学界书写
当前,区块链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高地。在信息技术加速创新与融合渗透为突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区块链技术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