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血瘀对骨代谢的影响探讨血瘀在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来源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nny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肾虚血瘀证患者血细胞参数、血瘀评分和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从血瘀对骨代谢影响的角度探讨血瘀在POP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POP患者共99例,按年龄段每10岁1组,分为3组(A组:55~64岁;B组:65~74岁;C组:75~84岁),统计所有患者年龄、身高、体重和骨密度。检测所有患者血细胞参数: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coefficient of vaviation,RDW-CV)、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骨代谢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并对患者进行血瘀量化评分,各项指标以直线相关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MCV水平随年龄增高呈上升趋势,且A组与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量化评分随年龄增高呈升高趋势,A组和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密度随年龄增高呈降低趋势,A组和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瘀量化评分与MCV、RDW-CV呈低度正相关(r=0.233、0.257,P<0.05);骨密度与MCV、血瘀量化评分呈低度负相关(r=-0.248,P<0.05;r=-0.344,P<0.01);β-CTx、PINP与PDW均呈低度负相关(r=-0.199、-0.221;P<0.05),β-CTx与RDW-CV、MPV存在极低度负相关(r=-0.155、-0.154),PINP与MPV呈极低度负相关(r=-0.184)。结论女性POP患者随年龄增加,血细胞参数及血瘀量化评分呈逐渐加重倾向,骨密度呈逐渐降低倾向,血细胞参数水平与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呈负相关。其机制可能是由于患者体内血瘀以及血细胞参数的异常改变引起骨内微循环障碍从而引起骨细胞代谢功能异常,导致旧骨吸收与新骨合成速率减慢,骨重建失衡,形成骨质疏松。研究表明血瘀是女性POP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
其他文献
以La2O3-Al2O3-B2O3-SiO2玻璃系统为基础玻璃,用SiO2替代B2O3,通过DTA、IR等测试手段来研究其介电性能、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及结构的变化。玻璃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系统玻
<正> 生命的光焰,在冰冷、坚硬的青铜躯壳里熠熠闪动着。 奴隶制时代象征奴隶主阶级无上权威的青铜礼器中有不少飞禽走兽的形象,它们形制各异,造型与装饰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目的 探讨分析早期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和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9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
采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PCR技术,建立了食用大豆油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方法。根据转基因大豆中内源参照基因lectin和外源基因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和cp4 epsps基因,设计特异性引
RMR法作为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围岩分级方法,其评判指标和适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以巴基斯坦Koto水电站工程为背景,通过对RMR分类法对围岩进行岩体质量分类和稳定性评价,
研究区位于西拉木伦河深大断裂与赤峰—乌兰浩特(嫩江)大断裂的交汇处南部,二叠系额里图组中性火山岩和侏罗系玛尼吐组中性中酸性火山岩是成矿最有利层位,发育东西向、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