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准时代脉搏 深化研究党的创新理论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loe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俊宏同志所著《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与发展》一书近日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全书一共收选了陈俊宏同志1999年到2009年10年间的理论研究文章共计22篇,涵盖了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全书读下来,感觉特点是非常鲜明的。一是全书主线条很清晰。虽然不是专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专著,但围绕着改革开放,全书论述了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历程;二是全书的论述很有深度。无论是对邓小平理论的阐释,还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论述,特别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论证,都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有思想、有内容,体现出作者的功力;三是实践色彩浓、针对性强。理论学习的自觉性来自于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历史重任的责任感。能不能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工作,对于党的事业关系极大,对于领导干部的成长也关系极大。全书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学习中的一些问题,解疑释惑,读来很有启发。
  自觉、系统、创造性地学习邓小平理论
  全书打头的两篇文章:《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经验》、《学好邓小平理论的几个关键问题》,是专门就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理论有感而发的。作者强调,学好邓小平理论,需要着重解决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增强自觉性。要增强对邓小平理论重要工作的认识;要有担当历史重任的责任感;要依靠学习制度的激励和制约。二是注意系统性。要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要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要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联系。三是发挥创造性。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理论上的最大创造;在实践中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理论上深入思考,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以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为标志,我们进入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面完成十五大确定的历史任务,最根本的仍然要靠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是不是真正学懂了邓小平理论,能不能运用这个理论指导工作,对于党的事业关系极大,对于领导干部的成长也关系极大。但在学习过程中,有的领导干部认为,邓小平理论已经学习过多次了,无需再下功夫了。怎样看待并解决这个问题呢?作者提出,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实践无止境,学习无止境,邓小平理论是常学常新的。许多同志体会到,每学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学得越深思想越能得到升华。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新问题新矛盾很多,工作难度加大。这对我们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工作水平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加重视理论学习,加强理论修养。有了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才能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才能更加全面和自觉,才会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
  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证明,一个领导干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出现某些摇摆,往往源于理论上的模糊不清;实践上的开拓进取,常常得益于理论上的坚定有力。领导干部只有掌握科学理论,才能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履行好自己承担的历史责任。否则,不但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还可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作者能在当时敏锐地察觉到这种现象并提出解决的思路,这是难能可贵的。
  从执政意识的高度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作者在书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进行了阐述。收录在书中的有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几篇文章如:《党在新世纪执政方略的总纲》、《“三个代表”与党的执政意识》、《“三个代表”与新世纪中国的发展》、《“三个代表”与党的执政能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积极推进理论创新》等,读起来感到都是很有份量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全党继续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给予研究和回答。江泽民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特别是他集中全党智慧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实现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为坚持和发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作出了杰出贡献。
  如何更好地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书中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凝结着国内外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践经验,体现着我们党第三代领导核心的政治智慧和创新精神。“三个代表”既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指针,又是新世纪我们党执政方略的总纲。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时,是从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的觉醒角度谈的,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执政意识的内涵提高到一个新的时代高度,为党的执政意识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容。联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我们党提出来的“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作者从执政意识的高度来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表明作者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是有深度的。作者在书中强调,“三个代表”集中反映了时代发展中充实和增强党的执政意识的客观趋势。“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江泽民同志站在世纪之交,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党所处的历史条件,深思熟虑之后作出的科学结论,把新形势下党的执政意识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着重阐释科学发展观的四大理念创新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是全书的重中之重,《执政理念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创新执政理念构建和谐社会》、《论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创新》、《论以人为本的历史定位》等,就是集中论述科学发展观内容的。作者指出,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执政理念的进一步创新。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强调的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集中体现了执政理念创新的重大成果。
  作者在书中更进一步分析了科学发展观创新之处。一是执政理念的创新。科学发展观集中回答的是“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关于执政理念的创新,全面地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执政的思想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集中地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我们党执政理论和执政实践的发展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二是发展理念的创新。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实际,汲取了当代世界的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赋予发展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理念的创新,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反映了对当代发展问题的独创性贡献,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思想的宝库增添了更为璀璨的明珠。三是文明理念的创新。科学发展观在坚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过程中,总结当代中国和世界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把文明理念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科学发展观关于文明理念的创新,扎根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深厚土壤,借鉴了发达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先进经验,为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理想社会建设的理论增添了更为绚丽的奇葩。四是和平理念的创新。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生态文明,逻辑地要求和平发展、和睦相处、和谐世界。这是一个反映时代潮流、凝结时代精神的伟大构想。科学发展观关于和平理念的创新,升华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和睦、崇尚和谐的历史价值,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人类的光明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世界人民向往永久和平增添了更为美好的华章。作者强调,科学发展观在四个方面的理念创新,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了新贡献,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拓了新境界。
  陈俊宏同志写出这样有深度的文章是有原由的。他青年时代在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毕业后来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工作,从此与党的理论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工作期间,多次参加中央部门联合召开的全国性理论研讨会以及组织理论方面的重要课题研究。期待作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理论上不断耕耘、再接再厉,有新的研究成果奉献给读者。(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博导)
其他文献
【摘要】对全流域进行统一的立法管理是流域管理的趋势,美国田纳西流域管理立法是全球流域管理立法方面的典范。从介紹田纳西流域立法入手,分析了长江流域的立法现状;并从流域管理立法的原则、制定《长江法》和协调相关部门关系等方面提出了对长江流域管理立法的设想。    田纳西流域管理立法  田纳西河是美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10.6万km2,发源于弗吉尼亚州,流经7个州,经俄亥俄河汇入密西西比河。20世纪30年
【摘要】从社会性别理论视野审视我国《婚姻法》和司法解释关于事实婚姻的法律规定及其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实行婚姻登记与结婚仪式双轨制,在强调结婚登记的同时,根据我国实际承认仪式婚的法律效力;改变非婚子女的称呼,把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都改为子女。以期寻求处于弱势地位女性利益的保护。  【关键词】事实婚姻 《婚姻法》 妇女利益保护 社会性别理论    2001年修正后的《婚姻法》明确规定结婚必
【摘要】利益均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旅游目的地因为旅游业的发展使得当地的利益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利益格局的变化将对旅游目的地社会的和谐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分析和谐社会与利益均衡的关系的基础上,以腾冲县和顺古镇为例研究了旅游目的地利益均衡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 利益均衡 和谐社会 利益相关者    利益均衡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利益均衡是维持和谐状态的必要条件。就目前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党从红军创建时期开始,就十分重视对红军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形成了思想教育首位、理论联系实际、干部以身作则、官兵民主平等和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优良传统。只有秉承这些优良传统,才能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关键词】红军创建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 优良传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来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党
摘要 深入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可以帮助大学毕业生正确把握就业形势,转变择业观念,强化竞争意识积极迎接人才市场的挑战。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关键词 就业指导 择业观 职业生涯规划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后期各高校才开始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部分高校
【摘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开展的调查发现,当代青年学生对目前的大学教育、社会道德、爱情、未来前途充满迷茫。导致迷茫的原因主要是当前大学定位的模糊、道德教育的落后和形式主义的校园文化活动、青年学生的孤独和空虚、理想信念的缺失等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革大学教育方式,必须关心、关注和爱护青年学生。  【关键词】青年学生 迷茫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作
五代何光远《鉴诫录》卷七云:“长庆中,元微之、刘梦得、韦楚客同会白乐天之居,论南朝兴废之事。乐天曰:‘古者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今群公毕集,不可徒然。请各赋《金陵怀古》一篇,韵则任意择用。’时梦得方在郎署,元公已在翰林。刘骋其俊才,略无逊让,满斟一巨杯,请为首唱。饮讫,不劳思忖,一笔而成。白公览诗曰:‘四人探骊,吾子先获其珠,所余鳞甲何用?’三公于是罢唱,但取刘诗吟味竟日,沉醉
爆发于2008年的金融海啸冲击了全球各经济领域,特大城市金融业也无法独善其身。在金融危机中显现出来的就业问题、资金集聚问题、二级投资问题等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特大城市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于处于困境中的我国金融业而言,应努力吸取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努力探求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产业集聚发展路径。    特大城市是指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截至2008年末,中国共拥有6.07亿城镇人口,其中100
“世界读书日”(2009年4月23日)前夕,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共同主持的“世界数字图书馆网站”于21日正式启动,全球用户可以在这个虚拟图书馆中免费浏览自有人类文明以来包括书籍、文字、地图、工艺品以及影像资料在内的共1170种文献,在电脑屏幕的方寸之间就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领略世界古今文明的成果。比如在图书馆的珍藏品中,人们能够欣赏到中国国家图书馆提供的石碑资料,埃及提供的早期
比较哲学要求比较者对被比较者双方的特征都有深入细致的了解,以相对超然的态度进行比较。生在18世纪中国的章学诚面对的问题是挽救当时经学的流弊,即只讲求训诂考据而不顾义理。而柯林伍德历史哲学的直接目的,则是要推翻西方传统历史思想。由各自的历史性造成思想间巨大的差异,是任何严格的比较研究不能不注意的。    穿凿附会是比较研究之大忌  随着东西方学者对彼此思想的了解,比较研究的出现是很自然的事。正如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