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PIC—I分子聚集体的超辐射和Z—扫描研究

来源 :发光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372286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聚集体在非线性光学和集成光学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纳米结构一维染料分子J-聚集体有许多既不同于单个分子又不同于体材料的奇异性质,即超辐射和巨光学非线性.这种超辐射是由于在几个本征态内振子强度结合在一起,得到一巨跃迁偶极子,因而是超辐射的.跃迁速率与耦合分子个数N成正比.分子聚集体的J-吸收和超辐射发射是共振的.利用Z-扫描技术测量PIC在不同配比下的非线性折射率、非线性吸收系数和非线性极化率.观测到随着链长变短,样品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增大.对这种非线性增强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其他文献
水热合成法制备的高度有序多孔ZrO2具有规则六角排列、均匀纳米孔洞(约1.8nm),并且其蓝、(近)紫外光发射强度比纳米微晶材料高2个数量级.本文研究了纳米介孔ZrO2这种不同于常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光荧光谱(PL)等测量手段研究了GaN薄膜的微结构和光学性质.样品是用光辐射加热MOCVD在蓝宝石衬底上制备的.随着衬底氮化时间的增加,
采用光荧光谱(PL)和光调制反射谱(PR)的方法,研究了由Si3N4、SiO2电介质盖层引起的无杂质空位(IFVD)诱导的InGaAsP四元化合物半导体多量子阱(MQws)结构的带隙蓝移.实验中Si3N
证明了基质晶体离子的质量差异对其中的激活离子光谱线的热加宽和热位移有贡献.对于单声子吸收或发射机制产生的热加宽和热位移而言,其贡献可以用一个乘积因子D2表示,对于喇
期刊
溶胶-凝胶方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材料制备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薄膜、均匀超细粉末和陶瓷涂层的制备中.本文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在乙醇共溶剂和盐酸催化剂条件
通过结合准相位匹配理论和空间分布自混频(或自倍频)激光模型提出了稀土掺杂光学超晶格材料自变频激光理论模型.该模型计入了弱聚焦的高斯光束空间分布,泵浦耦合以及非理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