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随文练笔的切入口,提升读写结合的有效性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ax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读写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语文教学课题的重中之重,让阅读与习作两大支柱相机交融是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共同出路。但在传统教学课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要么无所洞见,要么流于形式。其高耗低效的根源在于无法找准随文练笔的切入口。在通过利用文本留白、抓住关键语句、揣摩场面氛围、扣住文眼挖掘等方式寻找读写结合的切入口,让随文练笔走上轻松有效之路。
  关键词 读写结合 随文练笔 文本留白 拓展思维 语言积累
  读与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线,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目标。但很多时候,广大教师在阅读中无视写作的存在,在习作课堂中又将阅读之根置于空处。如此人为地将阅读与写作断然割裂开来,不仅影响到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益,同时势必影响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事实上,阅读与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两大重要支柱,绝不是并排而行的平行线,而是彼此交融的集合圈。语文教师应该将习作教学的新苗根植在阅读教学的沃土中,在阅读中成就写作的提升。
  一、利用留白补写,让资源更加丰厚
  在现行教材课文中,不少文本或因作者创作的艺术体现,或因叙述事件的诸多缘由,常常留有空白之处。这些留白之处,不仅是阅读教学让学生体验情感、感受人物的支点,更是读写结合的训练价值点。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利用留白的教学意识,不让任何一点教学资源浪费。
  苏教版《郑成功》一文中第五自然段对郑成功率领军队与荷兰侵略者进行正面交锋的描述,将郑成功率领的军队所表现出来的训练有素等特点描述得淋漓尽致,但对于郑成功在战场上的正面表现却只字未提。这正是作者匠心独运的侧面烘托手段的运用。教学这一小节,我让学生根据第五自然段的文字,想象郑成功指挥战斗的画面,从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重新塑造郑成功的形象。学生有意识地想象成了他们语言实践的平台,他们用自己原有词库中的言语积累积极主动地表达与创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郑成功形象的丰满,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抓住关键语句,让文本更具内涵
  文本是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这样的资源要靠教师充分的钻研、解读才能开掘出来。教学资源的开掘并不是一眼即可洞穿的,而是要在文本的核心处抓住关键语句反复咀嚼才能品得其中的意味。
  《二泉映月》一文中描写:“他整天戴着圣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此段乍一看,并没有什么深文大义,但细细读来却将阿炳失明的艰辛生活形象地描述了出来。在教学这一关键语句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现阿炳生活的艰苦,我引导学生抓住“卖艺度日”等字词发挥自己的想象,设置情境,将阿炳的生活状况展现出来。
  这样的描写和想象,不仅与文本意蕴一脉相承,而且调动了学生原本的生活经验以及言语积淀,用自己原有的词汇描述,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有了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三、揣摩场面氛围,让情境更为逼真
  阅读教学,以读懂文本为基本要求。但真正读懂文本却绝不是简单的事,这需要学生凭着自身的思维,透过文字表面揣摩文字的弦外之音,让学生穿越文字符号的羁绊,潜入文字内核中徜徉品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文本。否则浅尝辄止、领悟皮毛,绝不算读懂文本。
  《半截蜡烛》中有一段描写伯纳德夫人换取油灯的话语:“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如果脱离了文本的具体情境,实在是一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句子。但结合课文来读,可谓字字珠玑,精彩纷呈。既转移德军注意力,同时对真正的动机又毫无触及,足见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之深。这样一句看似简单的语句,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物内心活动。此处,恰当地设计随文练笔,可以让学生体悟到轻松的气氛中所包含的足以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既锻炼了学生描写场面气氛的能力,同时对于感受伯纳德夫人的机智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扣住文眼挖掘,让人物更加丰满
  词语是构成文本的基本语言单位。不少写人的文章即可通过关键字词将人物形象鲜明地展示出来。教学此类文本,教师应抓住其中的关键文眼,即可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
  《军神》第三自然在描写沃克医生为刘伯承动手术的过程中,运用了“汗如雨下”“一声不吭”等关键词语,将刘伯承的超强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教学时,我播放了相关视频,让学生亲自感悟手术的画面。虽然视频没有涉及刘伯承的特写,但透过画面中那只攥紧的拳头,学生仿佛已经洞察了一切。此时,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象刘伯承所承受的痛苦与心理活动便成为水到渠成的事。学生的练笔深入生动地展现了这一切。
  编入教材中的文本,大都是文质兼备的美文,是学生吸得语言的资源,更是学生争相模仿的范例。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教学一篇课文时,不仅仅要考量应该让学生从中读懂些什么,更要探寻文本蕴含的哪些读写结合的价值点。只有开掘出有效合理的练笔训练点才能够帮助学生打穿阅读与写作的通道,让学生在阅读与写作的结合上,思维得到锤炼、情感得到升华、能力得到提升。
其他文献